第160章 战前准备(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即便是原本稀缺的战马,做了几波无本的买卖之后,杨凡也骤然阔绰了起来。  

先是抢了于夫罗的三千五百匹匈奴马;  

继而又跟何进连番索要了七千匹战马;  

董卓进京的时候,三千匹战马连同赤兔马更是一匹不剩被杨凡抢了个精光。  

不过这样,杨凡依然不会就此满足,继续招募兵勇,精益求精的训练着。  

杨凡一直想组建一支威震敌胆的骑兵,不仅人数要多,装备要精良,战力更要强悍!  

虽然董卓觉得董太后这个老女人多少有些碍眼,可董太后的确帮董卓省了不少麻烦。  

董太后站出来告诉满朝文武,当日先帝的确曾立过遗诏,让刘协继位!这下百官再也没有人反对,废立一事异常顺利的完成了。  

自此后,董卓独霸朝纲,横行无忌,西凉兵在他的纵容下四处烧杀劫掠,害死了数不清的无辜百姓,朝中文武的府邸他们也会时不时的闯进去哄抢一番。  

董卓残害异己,秽乱宫廷,恶行令人发直,惹得天怒人怨。  

何后没过多久,就被废了,打入了冷宫。  

几日后,董卓派人去冷宫想毒杀何后,却发现何后不见了。  

董卓勃然大怒,命人彻查冷宫,却一点踪迹都没有发现。  

有人说太后被冷宫的怨灵厉鬼给拖走了,这么多年以来不知多少女人死在冷宫,有怨灵厉鬼也不足为奇。这件事本来董卓心里就有鬼,也不敢对外声张,便不了了之。  

这一日,一伙走商的人来到函谷关前,被守卫拦住盘查。  

“军爷!行个方便,我们是往来河东河北的客商。”  

商队的头目侯泰满面堆笑的来到军兵近前,一边说着好话,一边从怀里掏出一块碎银递了过去。  

“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军爷兄弟们辛苦了,闲暇之时买几壶酒喝。”  

整个商队足有十几辆大车,车上装了不少上等的毛皮,军兵顿时起了贪念,借着检查的机会,强行抢了不少毛皮。  

侯泰急忙阻拦,嘴里连声求饶:“哎呀!军爷,你们不能这样啊,这些皮货可都是别人定的货,少一件我都得赔钱给人家。”  

“少啰嗦,拿你几件毛皮,是老子看的起你,滚吧!”前后总计抢了几十张毛皮,军兵头目非常满意。  

侯泰急的都快哭了,最后无奈的叹了口气,命人赶车通过了函谷关。  

等离开函谷关很远之后,侯泰命人停住了车,从最后一辆车的下面弄出一个女人。  

这个人正是被张韩送出洛阳的何后。  

第二天夜里,何后便被秘密的送进了白波谷。  

“参见圣主。”  

侯泰一见到杨凡,急忙跪地叩拜。  

杨凡道:“侯泰,你做的很好,现在给你一个任务,召集教中所有的商队,抓紧时间从各地往河东贩运粮草,不要怕花钱,只要有粮食出售,有多少要多少。”  

“遵命!”  

经过一番统计,光教中的商队,大大小小有二十多个,杨凡大把大把的拿出钱来,让他们从关中、汉中、中原往河东贩运粮食。  

这个任务,杨凡对侯泰等人直接交了底,没有期限!  

只要别的地方有粮食出售,一律全部吃进,不仅现在大量收购,明年、后年…哪怕是十年后,也依然要大量大量的购粮。  

杨凡手里不缺钱,以后也不会缺仗打,可粮食却是个棘手的大问题。  

现在几乎到处都在缺粮,以后这个问题只会更加严重。  

一来是气候所致,东汉末年属于小冰河期,全球气候大幅度转冷,粮食产量大幅度锐减,即便没有天下大乱,粮食也是个大问题,更何况世道艰难,乱世将至,田地大片大片的荒芜闲置,粮食自然就会日益紧缺。  

杨凡认为乱世最值钱的,不是人、也不是金银珠宝、更不是城池和地盘,而是粮食!  

曹操和吕布在兖州争斗,粮食紧缺,曹操甚至让人制作肉脯,吃死人身上的肉来充饥。  

诸葛亮六次北伐,至少有三次因为缺粮不得不退兵。  

常言道,家中有粮,心中不慌!  

有了粮食,不仅能保证境内的百姓衣食无忧,也能让杨凡在日后打仗的时候无后顾之忧。  

而仗马上就要来了,以后的仗会一个连个一个,太平道的商队他要彻底利用起来,从现在就开始做好准备。  

不论是谁的地盘上缺粮,杨凡绝不允许自己的境内出现人吃人的惨剧,也不想自己因为粮食的问题在战场上输掉。  

白波谷内,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裴潜命人修筑了几个作坊,里面叮叮当当,响声不断,木工、铁匠都在里面整日忙碌,打造刀枪盔甲和攻城器械。  

军刺的图纸、环首刀的图纸、霹雳车的图纸…杨凡都利用积攒的军功弄到手了,马上投入生产。  

马蹄铁和马镫也在杨凡的秘密叮嘱下,第一批两千套率先给军中的将校装备上了。  

军中的将领们这几日都在玩命的骑马测试,配上双边马镫,战马的威力成倍递增,几乎每一个人都能体会到那战马脱胎换骨一般的惊喜表现。  

而在训练场,明明已是数九隆冬,黄巾力士营的将士们依然只穿着单衣,练的热火朝天,身上的汗水哗哗的往外流。  

“你们两个一起上。”  

杨凡正在跟人对打,这是黄巾力士必备的训练项目,真刀真枪的拼杀,一旦粗心大意,就会被伤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