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杨凡的改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就在大家尽情玩乐的时候,左丰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嗯?”  

张让见他进来,诧异的问道“左丰!你怎么回来了?”  

明明刚把左丰派出去,打算让他去广宗视察军情,顺便狠狠的勒索卢植一下,想不到,这么快就回来了。  

左丰哭丧着脸,摇了摇头:“列侯!大事不好了,卢植死了!”  

左丰急的跟什么似的,因为这一次出差,本想狠狠的捞上一把,结果刚走到半路上,就遇上了送往京师的战报。  

左丰一看没戏了,只好打道回府,心里甭提多憋屈了。  

“就这事?”  

张让不以为然的笑了:“你下去吧,卢植死了,朝廷自会派别人前去统兵,有什么好担心的,天又没塌下来。”  

赵忠眼珠字一转,嘿笑着对张让说:“正好这几日董卓派人来我府上,想找机会去前线杀贼,为朝廷分忧。”  

张让点点头,以拍板的口气说:“不妨给他一个机会!”  

董卓私底下跟十常侍关系非常好,他能有今时今日的地位和权势,十常侍至少有一半的功劳。  

三言两语,数万名将士的统帅就这么轻易的决定了。  

因为朝廷早已成了宦官们的朝廷,公卿百官只是他们点缀门楣的木雕泥塑,连至高无上的皇帝,也只是他们手中的傀儡。  

这几个没胡须的男人,鹰犬爪牙遍布天下,在洛阳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他们出一言,如同圣旨,举一行,则似龙腾!  

“将军——”  

张梁正在屋中生闷气,一名亲随跑了进来。  

“何事如此惊慌?”张梁沉声问道。  

“将军!刚才有人来报,杨凡去了火头营,把马六给打了。”  

“嗯?”  

张梁顿时瞪大了眼珠,嘴里喷出一口怒气,“他吃了熊心还是吞了豹胆,难道他想造反不成。”  

刚刚打了败仗,又被张角训斥了一顿,心中怒火正无处发泄,张梁一摆手“随我来,我倒要看看他在弄什么名堂。”  

张梁带着满腹怒气,径直去了营地,却发现杨凡正带兵给将士们分发饭食,杨凡挽着袖子,累的满头是汗。  

杨凡大声喊道:“大家都不要着急,人人有份,腿脚利索的乖乖排队,身上带伤的就不要动了,一会饭菜会送到你们的面前。”  

张梁迈步就要过去,哪知杨凡接着又说:“兄弟们!这可是人公将军体恤大家,特意让火头营给各位改善了伙食,将军说了,兄弟们打仗辛苦了,都敞开肚皮吃。”  

张梁的脚步不由得慢了下来,心说:这话我什么时候说过?  

草根眼尖,用手碰了杨凡一下“头领!将军来了。”  

杨凡抬起头来,见果然来的是张梁,忙对大伙说“兄弟们,将军来看望大家了。”  

“将军!”  

“将军!”  

这顿饭菜有鱼有肉,非常丰盛,大伙心里都很激动,见到张梁,纷纷恭敬的打起招呼来。  

张梁本来是带着一肚子怒气来的,被杨凡这么一弄,愣了一下,勉勉强强的挤出一丝笑容,故作关心的巡视了一遍。  

“怎么样?饭菜够吃吗?”  

“伤兵都处理了吗?”  

张梁从来没如此体恤过部下,这次算是破例了,没办法如果他不顺着杨凡的话往下说,岂不成了恶人。  

总不能对大伙说“我可没让人给你们准备饭菜,你们活该饿死。”  

假意嘘寒问暖的在营地转了一圈,最后张梁来到杨凡面前,冷冷的看了他一眼,招手道:“你跟我来一下。”  

“喏!”  

杨凡答应着,跟了上去,草根和铁锤都很担心,想一起跟着,杨凡用眼神示意,自己不会有事的。  

来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张梁脸色一沉,怒声喝问道“杨凡,我听说你把火头营的马六给打了,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  

“你好大的胆子,为何这么做?”  

张梁的声音明显加重了许多,表情也更加严肃。  

张梁那是勇冠三军,嗜杀好战的狠角色,一举一动,身上都透出一股凶悍的杀气。  

换做旁人,早吓的跪在地上乖乖认错了,杨凡不卑不亢的回道:“将军!我军刚刚在城外跟汉军血战了一场,激战长达三个时辰,胜败乃兵家常事,死伤在所难免,这没什么好说的。虽说将军没有下命令让火头营准备饭食,但我想,那是因为将军暂时心情不好,我们也跟将军一样,心里憋屈,恨不能把汉军杀个片甲不留。将军诸事繁忙,心情欠佳,可那火头营的人却心安理得的闲扯胡闹,丝毫没有体谅将军的一番苦心,他们这么做,简直是不顾及兄弟们的死活,是在给将军脸上抹黑,如是传扬出去,别人难免会误会将军,说将军输不起,心胸狭隘,打了败仗拿自己部下撒气,故意不给他们饭食,杨凡身为军中一员,绝不能让此等流言传出,绝不能让将军丢了颜面。”  

在火头营准备饭菜的时候,杨凡考虑了很多,思来想去,发现自己身上有一个致命的缺陷。  

那就是,遇事太急躁了!  

他迫切的想改变现在的处境,不仅想让自己早日掌握一支得利的虎狼之师,也迫切的希望黄巾的局面能得以扭转。  

他想变强,不想让黄巾输掉。  

张梁带兵出战,杨凡很不满意,刚刚组建的队伍,一下子死伤多达700人,杨凡的心情可想而知,所以见迟迟没有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