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天空晴朗,万里无云,难得的好天气。  

可是声音却愈发的清晰,像雷鸣,像擂鼓,脚下的地面震颤的越发激烈。  

越来越来多的黄巾兵站直了身体,翘着脚往远处张望。  

远处平原上渐渐出现许多小黑点,黑点渐渐连成一条黑线,不多时,一队骑兵的轮廓愈发清晰。  

一队,两队,三队…骑兵越来越多,马蹄声由远及近的传来,这蹄声强劲有力,每一步都像是踏在巨鼓之上,让心脏为之一颤。  

大地微微震动,如同一头远古巨龙踏地而来。  

骑兵如狼似虎,从四面八方席卷而来,广宗城的守军一多半都闭住了呼吸,惊恐的睁大了眼睛。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有气势的骑兵,骏马汇聚成大浪,狠狠的拍击在地面上,发出惊天动地的声响。  

漫天烟尘暴起,那暴风骤雨般的马蹄声,好像敲击在了每一个黄巾兵的心头,令人不寒而栗,紧张万分。  

骑兵不多时,来到了城下,距离一箭之地,所有的骑兵都停住了,然后,在各自将领的率领下,骑兵开始绕城转圈,后面的步兵也快速的跟了上来,他们敲锣击鼓,不停的呐喊着。  

“看来这是要给咱们来个下马威啊。”  

杨凡握紧了拳头,锐利的目光在城下飞快的搜寻着,问道:“哪一个才是卢植呢?要是能一箭把他射死,那就好了。”  

既然已经站在了黄巾这一边,那么卢植、皇甫嵩、曹操、刘备等人便是他的敌人,没什么好客气的。  

何况,杀名将,系统肯定不会吝啬!  

听到动静,有人急忙禀报张角,张角在一众兵甲的簇拥下,登上了城墙。  

官军的骑兵绕成跑了三圈,才停下来,令旗手飞快的挥舞令旗,在极短的时间,官军便列好了队伍。  

在黄巾兵的注视下,官军军容整肃,队伍里没有半点杂声。  

骑兵在前,步兵在后,弓箭手左右护卫,鼓乐手站脚助威,官军摆出一副坚不可摧的阵势。  

将如猛虎,马似蛟龙,盔甲鲜明,刀枪耀眼,一股冲天的杀气席卷苍穹,无形的向广宗城碾压而来。  

与其说这些人是官军,不如称呼他们是汉军更为恰当。  

因为这是大汉朝的精锐,哪怕汉室腐朽衰败到了极点,汉军的战斗力依然不容小视,当年汉军横扫塞外,威震天下,成了无数异族心中的噩梦。  

他们军容整肃,气势雄壮,真称得起,兵似兵山,将似将海,中军好似斑斓虎,雄军小校似狻猊。  

一杆火红的大纛旗出现在阵中央,旗下有一匹黄骠马,马背上端坐一员上了年纪的儒将。  

此人面如冠玉,眉分八彩,面似淡金,五官周正,胡须修饰的颇为仔细,温文尔雅,举止动作稳重端庄。  

任谁见了都只会认为他是一位可亲的士人,绝料不到他就是汉末三大名将之一的北中郎将——卢植!  

虽说上了年纪,卢植却一身正气,双目炯炯有神。  

杨凡举起弓箭,锁定了卢植,仔细瞄了一下,连连摇头“距离太远了。”  

普通的弓箭射程最多一百步,像吕布那样的天下名将,最多也就射到一百五十步到两百步的距离。  

“嗯?”  

卢植身后的兵将,见城墙上反射出一道刺眼的寒光,很快就注意到了杨凡。  

杨凡冲他们做了个鬼脸,把弓箭收了起来。  

张宁也纳闷的看了过来,目光落在杨凡身上,不由得想起了几日前杨凡说过的那番话。  

“这一次朝廷派来的都是精锐,可没那么好对付!”  

事实证明,杨凡没有说错,巨鹿失守就是最好的明证!  

有人讨令出战,想挫一挫汉军的锐气,张角却颇为谨慎,下令四门紧闭,静观其变。  

杨凡无奈的挥了一下拳头,“汉军远路而来,有什么好怕的,哪怕再是精锐,赶了这么远的路,人马也会疲惫的。”  

“头领!你嘀咕什么呢?”铁锤凑了过来。  

杨凡把身子靠在墙垛上“没什么,好好歇着,攒足了力气,说不定很快就轮到咱们上阵杀敌了。”  

“嗯!”  

铁锤点点头,挨着杨凡靠在了城墙上。  

见张角按兵不动,卢植微然一笑,不慌不忙的命人扎营安寨。  

虽说汉军都是精锐,可卢植心里也很担心,黄巾兵人多势众,兵力是汉军的数倍,如果张角趁机率军倾巢而出,汉军也很难招架得住。  

一夜无话,转过天来,汉军经过一夜休整,精神焕然一新,一个个精神饱满,斗志昂扬。  

反观黄巾这边,被人围了一夜,心里多少都有些不安。  

早饭过后,汉军主动前来挑衅,城前骂阵,张角点兵派将,率军出战,管亥也抽调了一半的兵力跟着出了城。  

杨凡的队伍也跟着出了城。  

先是武将单挑,张角一连派出几员大将,都不是敌将的对手,直到管亥催马杀到阵前,局面才得以扭转。  

管亥不到十个回合,便把敌将斩于马下,张角见状,当即命人发起冲锋。  

管亥催马舞刀,第一个冲了上去,大刀上下翻飞,带起一阵阵呼啸的劲风,刀锋过处,头颅乱滚,鲜血飞洒。  

黄巾兵一拥而上,也颇有几分猛虎下山的气势。  

卢植沉稳不乱,指挥若定,官军进退有序,骑兵在前,步兵在后,弓箭手在两旁不停的攒射。  

“冲啊!”  

汉军几员猛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