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世上无难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更为精彩,他:“一个发展中国家能够在短时间内建造一座创造世界纪录的斜拉桥,这好比在奥运会上获得半打金牌。”  

这是世界一流专家对世界一流大桥所作的一流评价。  

92年8月17日,亚洲开发银行的三位代表终于用日、德、英文,在杨浦大桥审查报告上签署下自己的姓名,充分肯定杨浦大桥的设计、制造与施工都是现代化的、安全的。  

一个月后,即92年9月,世界级桥梁设计巨匠云集于美国纽约,在国际土木工程会议斜拉桥会议上,总工程师作为中国代表,向与会的近百名桥梁设计师清晰地阐述了他对上海“南浦”、“杨浦”两座斜拉桥的设计理念,并描绘了中国斜拉桥的发展前景。  

他的发言,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与会专家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甚至有人:“中国的杨浦大桥现在已和中国的长城一样出名。”  

所以,杨浦大桥设计方面的成功,也是中国为世界桥梁理论发展所作出的新的突出而非常重要的贡献。  

“我始终记得当年总工程师给我们讲过的一句话:做工程和做科研要求不一样,科研可以不断地试,允许失败,直至最后成功;做工程涉及巨大的投资和人员的安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任何一座桥梁,只要有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导致付出人命的沉重代价。”  

老胡盯着王建东,一字一句道:“世上无难事。碰到大的难题,一定要学会分解。这是我从老一辈专家那里学到的处事方法,这样既能控制工程项目风险,又能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