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真面目(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蒋行咬破藏于牙齿中毒药自尽而亡。  

张宇等人想要阻止,已经来不及了。  

王志大悔“怎么能让他自杀,这可如何是好,幕后之人是谁?”  

张宇也料想他会自杀,只是没想到会这么迅速和果断。不过转念一想,他敢干出这种事来,就没抱着生还的可能。  

翰鲁达眼神闪烁,他扫了一眼七窍流血的凶手,又看向王志,最后把目光聚焦在张宇身上“张大都统,虽然凶手自杀,但我国王子的确死在大周境内,此事已经不是我能解决的,我明日就会返回突厥,此事后果如何,自有可汗斟酌。不过今日之事,我也会详细汇报。”  

张宇明白翰鲁达的话,别说蒋行没自杀,就是找到了幕后之人,也缓和不了二王子之死带来的愤怒。  

张宇抱拳道“多谢翰鲁达将军仗义执言,事已至此,我们各为其主,将来若是战场相见,手下见真招!”  

“听闻张大人武艺了得,那战场上定要好好请教!”翰鲁达也回应道。  

随后,张宇入宫面圣。  

武曌面容憔悴了很多,让人看着怜惜。  

看到张宇回来,笑道“你父亲病重,还急匆匆召你回京,可有情绪?”  

张宇笑道“陛下哪里的话,应该感激陛下黄恩浩荡,父亲的病情已经痊愈。也怪我离开的不是时候,没想到突厥二王子会遇害。来之前,臣已经同大理寺卿王志查出了凶手。”  

“什么?查出了凶手?”武曌大喜。  

张宇叹了一声,道“可惜凶手够狠,直接服毒自杀。此时突厥大将军翰鲁达全程在场,但毕竟突厥的王子已经死了,就算查出了凶手,也无法缓和突厥的怒火。至于幕后之人,我已经命魏启明调查,希望能有所发现。”  

武曌点点头,道“突厥使臣进京,本就不是时候,正中阴谋者的下怀,至于突厥和大周的关系,本来就不和,这次突厥突然和谈,估计也是存着阴谋。虽然朝廷内忧外患,但如今的我们已经强大起来,张宇,如果突厥前面进犯,你可愿意替臣上阵杀敌?”  

“臣愿意!”张宇郑重道。  

武曌笑道“哈哈,有你这样的忠臣良将,何惧一众宵小?”  

张宇也笑了,同时不忘说道“对了陛下,如果突厥一旦进犯,胡人、吐蕃,还有南部边陲也要小心。”  

“放心,这次都护府大将军入京述职,正好将此事再敲打敲打。”武曌道“对了,火炮现在铸造的情况如何?”  

“已经铸造八十五台,弹药无数。”张宇回禀道“陛下,自从公司被刺客袭击,他们的目标就是火药,如今随着火炮的数量越来越多,火药量越来越大,公司后面的仓库已经显得捉襟见肘,需要新的生产场地和储存场地。”  

武曌问道“公司的生产区域继续扩大呢?实在不行,把净水宫和那边庄园都划归公司管辖,火炮和火药的生产不能停,我有预感,它们即将有大用处。”  

张宇道“如果把净水宫周边的区域都划入公司,那场地足够了。”  

“那就这样,我会命婉儿拟旨。净水宫乃是朕的私产,他们也阻止不了。”武曌说道。  

说完,武曌突然神秘一笑,说道“对了张宇,朕有意给你说门亲事,你觉得如何?”  

“啥?”张宇被闪了一个大腰,差点站不稳。  

“陛下,你怎么想起这事了,你知道的,我有婚约在身。”张宇突然发现,指腹为婚也是很好的借口。  

武曌笑道“不是被你父亲推掉了吗既然退掉了,就不算违背父母之命。”  

“陛下,臣有喜欢的人了?”张宇又道。  

武曌道“谁啊?那个叫素方的丫头吗?她不错,但做正妻还不行,做妾可以。我也知道你和冷幽、婉儿关系密切,但她俩是女官,无法婚配,将来你若立下赫赫战功,朕再赐婚便是了。所以这正妻人选,朕已有主意,不妨替你做个主。”  

张宇有些无语了,不知道武曌怎么心血来潮,喜欢干媒婆的生意,就这么急着给自己找个婆娘啊。  

想到这里,张宇灵机一动,道“陛下,臣喜欢的人…哎,身份悬殊太大,臣不敢痴心妄想,只想好好守护她!”  

武曌一愣,随即面容绯红。  

凭张宇的功劳,什么人和他身份悬殊过大,还不敢痴心妄想?郡主公主吗?好像不会吧,再往上…  

好一会,武曌才恢复平静,直接转移话题,说道“十位都护府的大将军即将进京,京城中人各怀心思,你让北衙暗卫做好探查工作。”  

“是,臣知道。”张宇回道。  

两人陷入沉默,张宇不敢久呆,慌忙告辞,匆匆离开了大殿。  

望着张宇离去的背影,武曌噗的一声笑了出来,灿烂芳华。  

张宇回到府邸,入宫前,他让魏启明偷偷地请来了林小斗。  

自从他跟随李英,在江湖奔波,人成熟了很多。他们的性子直愣,经过磨练也圆滑了一些。  

“师傅!”林小斗叫道。他还是喜欢叫张宇师傅,如今他的格斗术远胜张宇,其武艺已经超过张宇,属于一流水平,如今的他学习百家门派之所长,张宇有意培养他成为绝世高手。  

“小斗,坐吧,前些日子你妹妹成亲,我回了趟老家,也没赶回来。”张宇道。  

林小斗笑道“那丫头还念叨呢,问你去了哪里,你说要保密行踪,所以我谁都没告诉。”  

张宇点点头,话音一转,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