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重伤昏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武映亲自带人上府闹事,而且还这么晚,没有大事发生是不可能的。武映对外和蔼而又有分寸,如今张宇是女皇武曌信任的重臣之一,作为他妹妹的心腹大臣,应该是统一战线内的,贸然闹这一出好戏,明天肯定会传遍京城,唱个沸沸扬扬,到时丢的是女皇的脸面。  

武映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道理,那他还如此所以张宇想到了白天闹事的武庆德两兄弟。  

“老爷”管事察觉到了张宇的脸色,低声问了一句。  

张宇则道:“去把魏启明找来。”  

“是!”管事匆匆离开。  

张宇来到府门前,只见火把将漆黑的夜照耀地通透火红。  

一行暗卫拦在门前,护卫着张府,而在门前不远,一算提棒带棍的仆人,举着火把,个个张牙舞爪,一脸愤慨,在其中央,则簇拥着一位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不是别人,正是武映。  

“住手!成何体统!”张宇大喝一声,门前的暗卫连忙立正,让开了一条路。  

张宇扫视众人,对面张狂的仆人也都畏惧张宇的目光,纷纷止住了躁动。  

“王爷,下官迎接来迟,还望见谅!”张宇抱拳上前,恭敬道。  

这位武映本是国舅爷,后来武曌做了女皇他也被封为郡王,不过他喜欢人称呼他国舅爷,这一点,他和武北玄的父亲武方完全不同。武方喜欢更进一步,想做亲王。而他想做,但有低调一些。  

武映阴沉着脸色,他眯着眼睛打量张宇:“张大人,果然是英雄出少年,二十出头,这么年轻就身兼从三品的重任,深得陛下信任,真是羡煞旁人。但是,鲜花怒马也要有个度,连本郡王都不放在眼中!”  

张宇笑道:“郡王大人这话严重了,下官岂敢有这样的想法,你是前辈也是长辈,下官一直敬仰大人的高风亮节和性情,上次拜访只是匆匆聊了几句,没能多向您请教,心中甚是遗憾,岂能有不敬之意!大人是不是误会什么事了?”  

“我误会?”武映眉头一挑,喝道:“我两个儿子如今重伤昏迷,你给我说是误会!”  

张宇心中暗叫一句“果然”,随即面不改色:“什么?重伤昏迷,两位小王爷怎会如此?白天,我和武北玄还在潇湘院中见到两位小王爷,我们年轻人都是习武之人,还随手切磋了几招,两位小侯王爷不愧是人中龙凤,身手了得,深得王爷真传!”  

“你们是切磋吗?”武映喝道:“胸骨都被打碎伤了心肺,如今昏迷不醒,你竟然还不承认,真当本王爷好欺负!”  

说罢,武映从身旁护卫手中抢过来一把刀。  

张宇的眉头立即皱了起来!  

白天虽然教训了武庆德两人,但出手很有分寸,他两人还是习武之身,抗击打能力很强的,怎么可能一脚捶碎了胸骨!  

这其中肯定有问题!  

“郡王大人,你先息怒!”张宇连忙说道:“你若是不信我,可以派人去请武北玄,今天下午的事,他就在现场,可以作证!他是你亲侄儿,他的话你应该相信吧!另外有个问题,不知当不当问!”  

“你问!”武映喝道,事情牵扯到武北玄,他也不得不慎重一些。  

张宇问道:“郡王大人,两位小王爷离开潇湘院时,是未时三刻,不知他们何时回的家,又是何时受得重伤?”  

武映算了一下时间,顿时发现这其中有问题。  

武庆德两人是被仆人架回府的,说是在潇湘院不远处的偏僻巷口里发现,发现时已经不省人事,至于时间,大概有酉时。  

看到两个儿子如此惨烈,武映心急火燎的找郎中救治,后询问是谁下的毒手,仆人扯出了白天两人去找张宇晦气的事,这才有了武映前来兴师动众。  

张宇趁着武映有了理智,又道:“王爷,不管我们年轻人如何争风吃醋,下官还是不敢忘大道理的。两位小王爷是陛下的外甥,俗话说不看僧面看佛面,我又如何会对两位小王爷下毒手?而且有武北玄可以作证,如果我说谎,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顿了顿,张宇道:“王爷,切莫让敌人趁机得逞,看我们的笑话!”  

这句话说到了武映的心底。  

武映思索一下,道:“好!我这就派人去找北玄,看看他怎么说!”  

张宇点点头,道:“王爷,要不这样,我陪你回府一趟,我也略懂些岐黄之术!”  

武映眯着眼睛打量起了张宇。  

“如果真不是你所为,本王会向你道歉!张大人,请吧!”武映说道。  

张宇笑了笑,制止了身后想要跟随的众多暗卫,独自一人跟随武家人回去。  

一群人赶回武府,这是张宇第二次来武府,第一次是拜访武映,并未深入后宅。  

张宇跟随武映来到后宅一处厢房,进入后发现屋内聚了不少人,一大群花枝招展的美女簇拥着一位中年妇人,一个个扑在床榻前,哭的稀里哗啦,床上躺着两人恰是武庆德和武寻礼。  

武映一看这群人哭哭啼啼,就心生恼意,立即大喝一声:“哭什么哭,都给我出去!”  

这群美女都是武庆德两兄弟的侧室,武府内最惧怕的就是这位郡王了,所以吓得连忙逃出厢房,只剩下中年妇人他是武映的结发妻子。  

“王妃安好!”张宇打个招呼后,便来到床前查看二人伤势。  

只见两人脸色惨白,昏迷不醒,气息低迷,张宇查看了两人伤势,的确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