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真一夫五口治百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桑朴听着陈安的话有些犹豫。  

看着这后面稀稀落落的田舍以及这一望无际的田野。  

陈安的话是真的。  

至少暂时看起来,是真的。  

“桑将军?桑将军?”  

“啊!”  

思绪飘远的桑朴被陈安的叫喊拉了回来。  

“桑将军,我们该上前了。”陈安微笑着指着前方的院落。  

桑朴点了点头,在桑吉的照看下翻身下马。  

前方的小路狭窄,骑马过去会踩到前方的稻田。  

陈安对着袁程众等人吩咐道:“你们几个在这里照看马匹,我带着陈六和桑将军、桑都尉过去就行了。”  

“诺。”  

得到他们的回应后陈安抬起左手做出邀请状。  

“桑将军请。”  

“嗯。”桑朴点了点头迈步向着前方院落走去。  

路程也就三十丈左右,很快就到了。  

陈安上前小扣了几下柴门:“有人吗。”  

吱呀一声,屋内的有一黑瘦老翁打开房门。  

旁边还跟着个几岁大小孩,露着好奇的目光看着陈安他们。  

老翁看了看陈安他们身上的华贵服饰,默默叹息一声。  

脚步慢慢挪到了院门口:“几位贵人找老汉可有什么事?”  

陈安露出微笑:“老丈不必惊慌,我们是奉了少府大人的命令,前来巡视民生的。”  

长安城的一些贵族子弟在百姓中的名声并不好,那些贵族子弟仗着自己的家世时欺男霸女,惹得百姓们看到他们都躲得远远的。  

对此刘恒也很是无奈,汉律上有关这方面的处罚是只要不是谋反等重罪,其余这些罪行均可以用钱来摆平。  

这条汉律一直被陈安所诟病,但陈安现在实力还不够强大,无法做到改变律法的存在。  

当然也有些贵族的子弟在百姓中的名声还是不错,比如周阳、曹寿和陈安以前都是如此。  

陈安任少府后清理少府上下的事情早已传遍的长安城的周边,听说后的百姓无不叫好。  

前几年,陈安的两个孩子出生时,要新招募一些下人。  

他们都知道陈府对待下人的待遇极好,纷纷前往报道。  

所以现在报上陈安的名字还是很管用。  

果然,听到是奉陈安的命令后老翁像是舒了一口气。  

打开远门:“几位贵人进来吧。”  

旁边的桑朴和桑吉见着这一幕不由的对陈安又高看了几分。  

他们很清楚在闵越国内,那些百姓平日里别说奉少府命令让官员进门了,就是奉了闵越王的命令都会使他们内心滋生恐惧,好像是自己犯了什么事一般。  

当然门还是会开,但与他们交流时,都是唯唯诺诺,甚至说一句话要想很久,生怕说错后就会被抓似的。  

“打扰了。”陈安拱手笑道,便带着桑朴三人进了院内,桑朴等人也纷纷和老翁见礼。  

老翁让小孩进屋给陈安等人搬来了凳子。  

“谢谢。”陈安对着小孩笑道,让小孩愣在了原地。  

每年也有来统计收成的官员,但别说谢谢了,态度好一些都是破天荒的事情。  

陈安也大概明白,摸了摸小孩的头,亲切问道:“叫什么名字啊?”  

小孩扭头望着老翁,见老翁点了点头后张开小嘴,慢慢说道:“陈廉。”  

陈安怔了下,笑道:“哈哈,跟我一个姓啊。”  

小孩嘿嘿一笑跑回了老翁的身边。  

老翁扶着陈廉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陈安欣慰一笑说道:“不知老丈今年高寿?”  

老翁像是想到了什么,笑道:“老汉今年七十有六了!”  

七十六岁年纪已经不小了。  

按照汉律规定,六十岁以上老人可以见官不拜,八十岁以上的甚至可以见到皇帝不拜。  

也就意味着这个小孩很有可能是老汉的曾孙一辈。  

“老汉家中现在有几口人啊?”  

陈安直奔了主题。  

老翁顿了下,像是在思考:“有三子一女,老二去了北镇军,长子和幼子在家中种田,女儿也嫁出去了,现在的话,算上儿媳孙子他们一共有十几口人,他们都出去劳作了。”  

说到最后看着陈廉:“这个是我曾孙儿。”  

四世同堂。  

桑朴听着有些羡慕,不知以后自己能否做到这般四世同堂。  

陈安这时问道:“敢问老丈,旁边的那五亩田地可是您家的?”  

老翁听到这个问题便得有些警觉,没有回答。  

陈安连忙说道:“老丈不必担忧,这是少府大人让我等了解后,好针对特殊情况进行提前得预防,想必您也听说了去年河东河西郡遭受蝗灾的事情。”  

老翁听到陈安的回答面色缓和了一些,缓缓说道:“不是五亩,是这两顷田地都是我家的。”  

听到老翁这话陈安愣住了,桑朴更是满脸不可置信。  

两顷田地也就是两百亩,这比陈安一开始料想的多了四十倍。  

之前陈安一直在长安城内对农家了解甚少,他一直以为这只是吹的。  

而对于桑朴来说,这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一件事,当初要是他家有五亩田地,自己可能也就不会参军了吧。  

战国初期时,魏国国相李悝变法,第一次提出了一夫五口百田的模式,后来商鞅在秦国变法也是延续了这个口号。  

刘邦在建国初期也是沿袭了这个口号,但这其实就是在画饼给天下百姓,告诉你们都能有田地可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