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终来捷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腊月十三。  

未央宫前殿。  

刘恒在经历了几日前与冯唐的一番对话后,心情刚舒缓了两天。  

这几天倒是有了战报,但是战报的情况不太好。  

昨日昌侯卢卿来报,说已与东阳侯张相如以及成侯董赤合兵一共八万与匈奴老上单于在朝那城对峙,双方面前各有,但目前总体来说匈奴人并无向前的举动。  

匈奴太子挛鞮军臣展示其超高的军事造诣,其在朝那城前率三万大军与成侯董赤所率三万大军展开大战,仅以四千伤亡斩杀董赤麾下一万三千多人;如若不是卢卿前往营救,恐怕董赤就死在阵前了。  

刘恒想到这,眉头紧锁。  

下面的张苍、晁错等朝臣也知道昨日的战报让刘恒从昨日到现在一直不舒服,但是大家也没有办法。  

申屠嘉这时却在想着自己的那个弟子那边应当该有消息了,北地郡本身离长安城相较于其他几地要近一些,而现在朝那的战报都已送来;周亚夫的也快了。  

陈恢身为丞相府仓曹也参与了朝会,他同样比较担心陈安,毕竟认为自己身为陈安的大哥,而陈安也仅有十六岁。  

就在刘恒烦闷着,准备直接说退朝之时,战报终于来了。  

“报!周亚夫将军麾下传令兵求见!”  

刘恒闻言瞬间坐起:“快念!”  

“末将麾下都尉周冲率五千亲卫营夜袭甘泉县,一举夺下,斩杀匈奴士兵两千余名,生擒匈奴都尉乌干力。第二日白天与匈奴右贤王麾下左大将乌干达战于甘泉县外,斩杀匈奴士兵七千余名,后乘胜追击,直达北地郡郡城,但不料匈奴右贤王早已弃城而逃,末将现驻扎于北地郡郡城。”  

刘恒闻言,一拍龙椅,兴奋的站起来大笑道:“好!好!好!”  

“传旨,绛侯周亚夫大败匈奴右贤王麾下,现赏黄金千两!其部属等班师回朝,朕另有重赏!”  

朝中大臣都不由得松了口气,这些日子刘恒给人的压力太大了。  

朝堂之上紧张的气氛因这及时的战报消了许多。  

陈府。  

陈恢刚下早朝就风风火火的赶回家,想将此喜报告诉窦氏。  

陈恢还没到后堂,就听见了其母窦氏的笑声,好奇促使着他快步过去。  

陈恢到后发现出了母亲窦氏和自己夫人张氏外,还有一白衣少女。  

“咯咯,你啊,就会逗老婆子我开心!”窦氏说道“姑姑说笑了,您现在看起来像是只有三十岁呢!”那名白衣少女说道。  

陈恢见状还是进来说道:“儿子拜见母亲大人。”  

窦氏是儿子陈恢,笑道:“恢儿回来了,来见见你表妹云雪!”  

窦氏拉着窦云雪说道。  

陈恢却是回忆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说道:“欧,是云雪表妹啊!都怪我这做哥哥的年纪大了,记性变差了!见谅啊!”  

窦云雪在五岁到十岁的时候经常往陈安家里来,所以陈恢也是认识的。  

窦云雪则是笑道:“陈恢哥哥这时折煞小妹了,做妹妹的怎么会怪罪哥哥呢!”  

张氏在一旁则是说道:“是啊,老爷这刚回来,云雪妹妹又是客人,你们都这儿站着可不好!”  

窦氏闻言则是说道:“对!来来来,都坐下说!”  

说着拉着窦云雪坐在她身旁。  

而陈恢则是坐到的张氏的上首位置。  

窦氏见陈恢坐下后问道:“今日你一下早朝便来,可是小安有了什么消息?”  

窦云雪听见窦氏这么问,她也望向陈恢。  

陈恢喝了口茶水,才说道:“也差不多,今日早朝时周亚夫将军手下的传令兵将战报呈上,说是周亚夫将军大败匈奴军队!”  

窦氏闻言笑道:“那就好!那就好!”  

一旁的窦云雪闻言也不由的笑了。  

窦氏继续问道:“那可有说什么时候能班回朝吗?”  

“这倒是没有,不过母亲大人放心,既然周亚夫将军此行大胜,那离班师回朝估计也不远了!”陈恢如实说道。  

周府。  

周尔雅呆坐在房门,看着眼前空荡荡的院子。  

小安哥哥他们都出征十三天了,为什么还没有一点音讯啊。  

就在周尔雅无聊的想着的时候。  

“小姐!小姐!”小娟飞快的奔向周尔雅的房间。  

周尔雅一听就知道小娟的声音,这些日子她不时的会来骗一下周尔雅,让周尔雅动一下,免得呆坐着久了会闹出毛病的。  

小娟一路冲到周尔雅面前,却见周尔雅还是呆坐着,不免说道:“小姐!你怎么没有反应啊!我来给你报喜来了。”  

周尔雅坐着给小娟翻了个白眼,假笑着。  

“呵呵。”  

小娟两手插腰,有些不满的说道:“小姐!你这是什么反应啊?”  

周尔雅则是慢悠悠的说道:“呵呵,你忘了小安哥哥小时候给我们讲的狼来了的故事吗?”  

小娟思考了一会说道:“没有啊,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吗?”  

周尔雅不满的说道:“从小安哥哥他们出征,到今天十三天,你都给我说过四次来报喜了,起初我还信你,现在我还会信你吗?”  

小娟这才反应过来是自己这些天一直骗着周尔雅,导致周尔雅都不想信自己了。  

小娟于是也坐下,双手抓着周尔雅的手臂,撒娇的摇晃着说道:“哎呀,小姐之前是我不对,但今天真的是有消息了!”  

周尔雅依旧不为所动的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