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溃散对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河防军溃散的消息,第一时间被夜不收探查到传回了西平堡。  

罗一贯与黑云鹤明白这意味着什么,立即召开了军议,原本赵烈这个权千总的身份是没有资格参加的,但无论是罗一贯还是黑云鹤都亲自派人请来了赵烈。  

对此,没有人有反对意见,相处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赵烈所建立的功勋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潜力,足够让每个人动容,也让绝大多数将领认同了赵烈的超然地位。  

没有人不愿意打胜仗,有赵烈这样的“常胜者”与会,毫无疑问是能提升胜仗几率的。  

人一到齐,罗一贯便就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情况,众将闻言无不愤然。  

“三万河防军竟然半日未到就这么溃散了?”  

“西宁堡虽然赶不上咱们西平堡,可也是坚城一座啦,竟然守都不守就逃了?”  

“实在该杀!”  

“麻麻的,就是三万头猪给建奴来杀,也要杀一天吧!”  

要知道,三岔河防线一失守,首当其冲的将是镇武堡防线最前端的西平堡!  

大家虽然已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可乍一听到建奴几乎毫无损失就打散了三万河防军,并向着西平堡而来的消息,心中多少还是有些忐忑的。  

黑云鹤瞪了众人一眼,一掌拍在了桌子上,发出了一声巨响,立时打断了众人的抱怨,这才开口说道:“怎么了,早先不是一个个嚷着要打回辽东,要为死去的亲人们报仇雪恨的吗?建奴未到,这就要怂了?”  

众将闻言,无不讪讪地解释道:“只是事发突然,事发突然而已。”  

“事发突然,战场形势瞬息万变,难道以后建奴打过来之前,还得给你们说一声,让你们好做个准备?”黑云鹤冷冷地道。  

众将无不哑然。  

罗一贯开口道:“好了,三岔河防军溃散,这天寒地冻的不免有所死伤,甚至会有不少人会被建奴给俘获,但一定是有不少人要往广宁而逃的,这西平堡就是众人逃命的必经之地,大家都想想该怎么办吧。”  

“能有什么怎么办的,这帮怂包,我们西平堡一个不要,让他们直接滚!”黑云鹤也不等众人给个反应,立即骂道。  

这让罗一贯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  

但赵烈明白,这并不是黑云鹤故意在给罗一贯难堪,只是在发泄对河防军轻易溃散的不满而已。  

都司陈尚仁也看出了罗一贯的难堪,便就连忙出来圆场道:“那溃军死不足惜,但若是乱跑,冲撞了咱们的地雷阵,那可就大为不妙了。”  

这一语立即点醒了黑云鹤,黑云鹤连忙点头称是道:“是,一定要快些拦截这些溃军,千万不能让这些怂包触发了咱们的地雷阵。”  

罗一贯也调整了过来,知晓黑云鹤的脾气,而且现在在西平堡都是黑云鹤的人,他也不想生事,便就开口道:“确实,一定要拦截住这些溃军,否则误炸了溃军事小,浪费了地雷没办法给建奴造成伤亡事大。”  

“对,一定要拦截住溃军,不让他们接近西平堡!让他们统统滚蛋!”这副将与参将都开口表态了,那众人知道该怎么做。  

一片赞同声中,却忽然响起了一个不同的人声音。  

“不可如此!”  

黑云鹤刚要出口而骂,却见到是赵烈站了出来,便就将一堆脏话咽回了肚子了,罗一贯则开口问道:“为何?”  

“西平堡四周都已密布地雷阵,若是没有熟悉标志的人引导,那是没有人能接近得了西平堡的,如果有,那一定是九世善人。”赵烈自信而言。  

“九世善人,什么意思?”  

“就是说那人福气造化好才能过得了地雷阵!”  

“喝,还真是这个理。”  

下面窃窃私语起来。  

赵烈也不管他们,继续说道:“大敌当前,建奴虽先锋受挫,但大体未伤,实力尚在,定然也在驱赶这些溃兵,若是我们只一味的拦截溃军,却又不给他们一条活路,只是让他们统统滚蛋的话,只怕这些人走投无路!”  

“前有我们拦截,后有建奴追杀,溃军固然可恶,可到底也是明人,也是我们的袍泽,更别说,其中难道就没有勇士了吗?只是大势所趋,不得不从而已。”  

“所以,拦截是要拦截的,不能让他们撞了咱们的地雷阵,要知道,那可是为建奴所准备的大餐啊,咱们还等着看了,但不是让他们自生自灭,而是进行分化与引导。”  

罗一贯闻言,感兴趣地问道:“怎么个分化引导?”  

“拦住溃军,吸纳其中愿意留在西平堡助战的,而不愿留在堡内的就分些干粮给他们,让他们自行回广宁!”赵烈不假思索地回道。  

黑云鹤开口拒绝道:“那些溃军一个个都已逃得没了胆气,这些人留在堡中,非但不能增强城防,反倒会影响了堡内儿郎们的士气。”  

不过,黑云鹤到底是欣赏赵烈的,语重心长地说道:“你虽是好心,但为将者,可不能妇人之仁。”  

众人闻言,连连称是,只是心中觉得好笑,这“妇人之仁”的评价实在按不在赵烈的身上啊,这赵烈屡立战功,杀的建奴都用筐来装了,这样勇猛的人,又怎会是“妇人之仁”呢?  

但再结合起这些日子相处的所见,那赵烈毫无新贵的骄气,与士卒们相处更是打成一片,嘘寒问暖,倒也确实有些“妇人之仁”的苗头。  

想到了这里,众人无不暗暗叹服黑云鹤的眼光毒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