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赵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上郡的守军军饷,是你拨发的吧。”  

武则天渐冷语气的语气让赵路感到脖颈一阵发凉,连忙跪在地上:“陛下,臣,罪该万死!”  

“说来听听,你有何罪?”武则天冷哼了一声。  

“额…臣不该让开国候赵括代臣发放军饷,导致军饷延误。”  

武则天眉头一挑,拿开国侯来压朕,果真是个老油条。  

看着跪成一团的赵路,武则天眼里杀意一闪而过。  

“臣本以为他会秉公守法,将军饷送往前线,可谁知他中饱私囊,将军饷藏在了自己家里。”  

“你身为户部尚书,下面又无数的直属部门可以代做此事,你却偏偏选你的侄子赵括去发放军饷,即使他继承了开国候的爵位,也没有权利和资格代表户部,难道你的脑子是长在屁股上了吗?”武则天拍着龙椅喝道。  

赵括缩了缩脖子,眼睛盯着地面,面无表情道:“臣,该死。”  

武则天俯身看着下方跪着的赵路:“你可想过,如果军饷丢了当是何罪?  

咱们大唐以军扩国,军队是立国之本,你身为诰命大臣却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险些让长城的守军丢了军心。”  

“微臣知罪,臣,愿意接受任何责罚。”  

“挑梁小人。”武则天在心里默道,嘴上却换了一套说辞:“念在你三朝元老,又是初犯,就罚俸半年,可有异议?”  

“谢陛下开恩。”赵路用脑袋磕在地面。  

武则天眼睛转了转,“还有,听闻你的侄子赵括死了,你身为他的伯父,于情于理都应回去处理下家事。朕放你一月假期,你的职务暂时由户部侍郎代理。”  

听到武则天的安排,赵路微微抬头,看了一眼站在边上的长孙中,后者冲着他微微摇头。  

“臣,领旨。”赵路缩回脖子说完,仍旧跪地不起。  

“你还有什么事吗?”  

“陛下,臣犯错愿以死谢罪。可臣的侄子赵括是开国候的继承人,饱读诗书的栋梁之才,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在了上郡,实在可惜。  

臣,恳请皇上为我的侄儿做主,找出凶手。”  

“哼,赵括身为开国候的后人,残杀了七十多名无辜少女,这样的人,你称他为栋梁之才?  

太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他的死本是罪有应得。  

如果不是念及他是你们赵家的后人,朕早就下令挖坟掘墓了。  

还有,我让你休假一月,就是让你好好反省,这样身形不正的人,你居然还想推荐他出仕!  

赵括的行为已经不配封侯,他这般行径也不知道学的是谁,难道这都是你们这群长辈以身作则做出的榜样?”武则天面露怒意,言语里满是嘲讽。  

赵路一惊,冷汗瞬间打湿了后背,这些他早就知道,但是没想到女帝会在朝堂上当面说清,也怪自己多嘴,为什么这时候说这件事。  

听完武则天的解释,众臣纷纷看着赵路,神情复杂。  

“愚蠢。”长孙中心里骂道。  

“传朕的旨意,从今天起,取消赵括的爵位。  

告知那些仗着是王侯将相后人,行为跋扈不检点者,平时手脚放干净一些。  

否则,别怪朕绝情。”  

“陛下圣明!”  

听完武则天的号令,长孙中和赵路的眼皮跳了跳。  

“退朝。”早朝沉默了好一会,武则天身边的太监才拉长了音调吼了一声。  

众人目送女帝离去,才泱泱的从门口退去。  

“长孙大人,慢走。”  

退朝好一会后,走在最后的赵路小跑才追上前面的长孙中。  

“赵大人,不知道找我有什么事?”  

长孙中神情复杂的环视了一圈,退朝的官员都在,一双双眼睛盯着,实在让他不太舒服,心里开始问候赵路先人。  

赵路看到对方的神情,才知道自己不该这时候叫住对方。  

不过刚才女帝的冷喝,已经让他有种屠刀放到了脖子上的感觉,现在已经顾不得周围的眼睛了。  

“长孙大人,晚上可有空一叙。”  

长孙中不留痕迹的点了下头,嘴上却道:“赵大人得了假期,理应上门庆祝,但我事务繁忙,就不叨扰府上了。”  

看到长孙中的点头,赵路了然:“如此,便不打扰长孙大人了。”  

正当两人说着,一个须发皆白的魁梧老人,从两人中间穿了过去。  

“戏演的真特么好!”郭仪斜了一眼对话的两人,撇嘴嘟囔了一句飘了过去。  

郭仪的声音不大,正好能被两人听到,两人眼角抽了抽,连忙鞠躬道别。  

人群的更远处,早已远离人群的张巡正向前走着,直直的身板像一棵平挪的松树。  

刚才皇上的意见让他有些不爽,但毕竟是帝王发话,他无法多说什么,只能郁闷的闷头向前走着,逮什么踢什么。  

东吴老大出事,他们还闹瘟疫和旱灾,不正是举兵攻城的好时机么!  

一个瘟疫有什么可怕的,直接一把火烧光不就行了,这帮舞文弄墨的死文官,真想捏死他们。  

好容易来参加一次早朝,啥都没干又得回去了,真不知道郭老将军为什么要回长安。  

比起这里,沙场才是男人该待的地方。  

正当张巡郁闷发愁时,一个蒲扇大的巴掌扇到了他的后脑勺上。  

“麻蛋,谁惹老子…”  

“臭小子,退朝就跑,当老子是空气!”  

张巡刚想回击,却看到了一脸白毛的郭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