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节 谷戴斯小径(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当利威一行人谦恭的告辞离开之后,吟吉国王在宫殿中沉吟了片刻,召集来了他的王宫总管,以及原本就在王都待命的六个自治领、七个直辖领的首领进行了集中商讨。剑卫首领途昂也列席了会议。  

对于最近频繁的与白高国的外交沟通以及对瑞德领的处置方法等进行了最后的商讨。很显然,他们也从瑞德领这次不同寻常的进贡中嗅到了奇怪的味道。一百份的巴尼对于贾黎国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再是鲜美,其他地区也不是没有。  

这很可能是瑞德领在打探军情。  

那么,瑞德领打算干什么?  

前段时间在白高国的进攻中损失了大量兵力的苏瓦驰家族的领主首先发言,认为白高国的耐心已经到了极限,目前答应的条件也已经到了极限,不再有太多继续压榨的价值了,建议吟吉国王与白高国达成协议。以免两国真的因为从不是朋友的瑞德余孽全面开战。  

其他领地要么不是在边境,要么也对瑞德领没什么看法,只不过对于是否还想要继续争取好处观点不一。  

吟吉闭目听着群臣们的争吵。这群家伙越来越放肆了,只因为自己没有男性继承人就拼命的在自己面前表现,就连一向忠诚不二的剑卫首领途昂都生出了勃勃野心。  

北边那个红毛鬼虽然粗鲁愚蠢,却能生儿子!三个儿子一个比一个强,尤其是汉博!一想到宁愿忍受巨大羞辱也要坚持自己的小算盘的汉博,吟吉的心中就非常复杂。与表面上的折辱不同,他其实很想要汉博王子能够成为他的女婿。他既想要瑞德国威力巨大的掷矛兵,也想要汉博王子本人。在他看来,无论怎样,这都是一个真正的王族血脉,由他和自己的吉扎生下男性继承人,一定比这些普通的胡曼人要优秀。  

只是,成为“拉帕兹”对一位尚有追随者,尚未熄灭复国之心的王子来说,是不可接受的,所以吟吉一直在寻求努力的维系好双方感情的同时,积极削弱瑞德领的实力。将汉博向“拉帕兹”的方向逼迫。  

前段时间听说利威重伤后的消息,他还曾高兴了一阵子,可惜今天利威居然来进贡了,虽然看起来仍旧有些行动不便,但瑞德领的实力好像恢复了?  

确实,不能再等了!  

睁开眼睛的吟吉国王,迅速发布了命令,召唤来了等候在王都的白高国的使节。谈判的具体最后条款无需更改,吟吉国王只是加上了一条附加条款:汉博王子必须活擒。  

早已经在边境整装待发的白高国大军,第二天穿过汉卡诺领,到王都外列队,接受盟国元首检阅。足足十名连枷武士、十名骑兵和十五队唐克!  

为了不弱了声势,吟吉国王也派出了途昂率领的十名剑卫和十队唐克!  

打着蓝天绿地白马旗和白底黄烂花旗的两国联军,经过了动员、誓师等复杂的环节后,在城墙上众星捧月的吟吉国王的目视下,开始向着本国的南境进发。  

与其说是一场联合军事行动,更不如说是一次联合军事演习。拥有强大军力的白高国和勉力支撑也凑出了一只大军的贾黎国,都打算用这一次的行动评估对方的战争能力和战争潜力。  

瑞德领,不过是一次不足道的目标,总计也不过只有几班人而已。  

经过了半天的跋涉,两国联军终于踏上了龟裂的土地,一望无际的黄褐色的萨博平原到了。依靠曾经来到过瑞德领的信使的指引,两国很快围绕着地图上的瑞德领展开了战斗队形。  

白高国居左,贾黎国居右,分别拉开大队,进行战略大包围。  

尽管各自心怀鬼胎,但在消灭瑞德余孽的大方向上,两国是统一的,务求全歼。  

但是当两国联军做好了包围,并缓缓压缩到了乃至目视可及的时候,瑞德领小小的一片建筑中仍旧没有人出现,只有香甜的气息不断的飘散出来。  

途昂忍耐不住,走出人群到了瑞德领的边缘高声喊话:“汉博,你们的末日已经到了。速速出来投降!我国伟大的吟吉国王愿意保留你的生命!”  

喊话三遍,寂静无声。  

已经行走了大半天早已经饿了的唐克忍不住食物味道的吸引,阵型渐渐凌乱,最后双方为了避免混乱,各自派出一队唐克率先冲进瑞德领!  

粗糙的木屋、砂石遍地的街道、简陋的王宫和整个寂静无人的瑞德领!  

人哪去了?  

两国的将领面面相觑,而这时,争抢食物的两国唐克还打了起来,两国将领只好紧急制止,并命令外围的士兵就地休息进食,才没有演化成大规模冲突。但即便如此,双方的唐克也损失了好几个班。  

怒目相视的双方将领,最后不得不坐下来探讨敌人的去向。  

茫茫的萨博平原极为辽阔,点缀其间的小森林无计其数,最多只有几个班的瑞德残余,要想找一个隐藏的地点,简直太容易了些。而要搜寻他们,难度又太大了。  

白高国的将领认为应该分散兵力进行搜索,以瑞德领为圆心,四面八方派兵。而贾黎国则建议双方合兵一处,退回萨博平原的边境,从北到南拉横线搜索,确保不会漏网。  

两国还为此争执了一番,最终因为身在贾黎国境内,白高国不敢真的撕破脸,要防备贾黎国阴险的国王对他们下手,于是同意了贾黎国的安排。双方真的退回边境拉开大队向南横推。  

五天后,疲惫的双方已经扫过了所有萨博平原星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