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阿格里沼泽(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汉博生疏的驾驭着他的马冲向了杀死拉西奇的两个唐克,他抽出了祖先之剑,划过一道闪光,铿!  

锋利的剑,砍在厚重的石斧上,汉博抓不住,完全弯曲了的剑,惨叫着飞上半空。  

赤手空拳的汉博,半张着嘴,似乎要用瘦弱的手臂去阻挡砍来石斧。  

“低头!”利威断喝一声,随手猛的掷出一根标枪,从汉博的耳边,穿透了敌人的胸膛。利威随后上前一步,身体旋转,重标枪呼啸着,砸断了另外一个唐克的双腿。  

汉博从惊慌中醒来,要下马去搀扶拉西奇。  

“快走,殿下,不要管他了!”利威抓住汉博的马头,标枪挥舞着、捅刺着,杀出一条血路,离伏倒在血泊里的半生老友,越来越远。  

这时,从城堡的方向又冲出来几名黑发的仆人和卫兵,他们和利威率领的唐克两面对冲,终于驱散了敌人。  

“拉西奇叔叔…”汉博执着的又要回头。  

“殿下!”利威急切的抓牢了缰绳:“来不及了!再不走我们都要死在这里,拿好你的剑快走!”  

汉博从利威手中接过弯曲的祖先之剑,勉强的插入剑鞘,一步一回头的张望着拉西奇的尸体。  

两班唐克只剩下了五个,沉默的推着笨重的辎重车,沿着河滩快速的远离王都。  

随着一阵远远的欢呼,众人回头,见城堡最高处的横杆上,瑞德国的暗红紫五星旗,被抛落下来,一面蓝天白马旗,挂了上去。似乎有一名特别高大的敌人,抓着一颗首级的头发,冲着城堡下炫耀。  

“走吧!”利威低声的劝告。  

汉博无声的回头,强忍着眼中的泪水。下意识的紧了紧胸前的皮绳,按了按腰间的剑。  

通过几颗树木拼接的木桥,在维尼河支流的另一侧,南边的路途隐没在灰白色的雾气中,时隐时现。周围的声音和光线越来越暗淡,啪嗒啪嗒的脚步声,溅起了肮脏的泥水。  

这里就是阿格里沼泽,瑞德国与贾黎国天然的国境线,只有一条草根虬结的路能勉强支撑着一辆车马通过,在两国祖先付出了无数生命,毫无价值的互相征讨了百年之后,双方终于精疲力竭,签订了和平协议。  

汉博的婚事,就是协议的一部分。  

这条“顽固”的国境线,限制了两国的商贸往来,却也给双方提供了稳定的后防线,除了节庆时候有寥寥的信使往来之外,这是一条荒僻的路。两国的王室血脉更是从未真正踏上对方的土地。  

令人恐慌的寂静中,汉博下了马,在队列中一步一步,慢慢前行。四周已经都是灰白色的雾霭,头上没有阳光,身边没有方向,唯有利威弓着腰慢慢探索前行。  

走出去大概一千步,身后远远传来了大片的脚步声,似乎还有人向着这边奔跑和叫嚷。星星点点的火把犹如垂死的萤火,它驱不散浓重的雾,只是让这里更显得幽深恐怖。片刻后,阵阵的惊呼传来,然后,又变成了惨叫,似乎有怪异的影子来回穿梭。  

“呵!”倾听的利威直起腰,轻笑一声:“我们用了几十年才能通过这里!他们已经完了。殿下,你要记得,通过阿格里沼泽,千万不能点火把。”  

“嗯。”汉博低低的应了声:“我知道,这里有怪物专门屠杀点了火把的人…不过,那是什么?还有后面的那些影子?”  

利威似乎想起了什么,下意识的左右看看,攥紧了手里的标枪,低声道:“那就是阿格里。”  

“那是什么?”  

“不知道。”利威摇着头,重新开始向前探索,传来闷闷的声音:“没人知道那是什么,所有知道的人都死了,好多勇士也死了。在八十年战争中,我们和贾黎国无数的士兵也都死了,有些被沼泽吞没,有些死在了阿格里手里。好在只要不点燃火把激怒他,他并不在乎我们。”  

浓重的腐烂味道,在分外寂静的空间,异常难闻,汉博、利威以及后来追随出来的卫兵和仆人都捂着鼻子,只有迈着沉重脚步、发出粗重呼吸的唐克似乎没有感觉。  

胡曼人和唐克人,尽管外形没什么差别,但胡曼人有聪慧的头脑和敏感的感官,而唐克人除了吃就是睡,连交配的欲望都很少有。  

一行人艰难而迟缓的走到了半夜,才慢慢脱离了泥水大雾的沼泽中心地带。到了黎明时分,迎着南边清新的风,鼻端的恶臭才渐渐散去。直到第二天的阳光升起,才真正踏上了坚实的土地。  

仆人拖着疲惫和饥饿的身躯准备早餐,汉博拍了拍马头,让马儿自去啃食青草,随后一屁股坐在陌生的土地上,后方是依旧大雾弥漫的阿格里沼泽,而前方两千步左右就是法拉斯落石谷,那里没有阿格里,却更加危险。  

必须保证充沛的体力和精力,才能躲开不时坠落的石块。  

“到了贾黎国就好了。”利威命令几名卫士警戒,坐在从未远行过的王子身边:“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黑发,不像那群红毛的野兽,他们很讲礼貌,会友善的对待我们的。当初交换婚书的时候,我带着你的画像,吟吉国王很满意。”  

“他们会派士兵跟随我们回来吗?毕竟我们这些人太少了。”  

“当然!”利威拍了拍胸前的包裹:“我出来时,带了我们两国的和平文书,这是安波拉见证下的誓言,不遵守誓言的王族会血统断绝的。”  

汉博慢慢点了点头。  

“放心吧,吟吉国王一定会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