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无题4(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如来佛祖听六耳猕猴版孙悟空讲完后笑着说:“这事我早就知道,因为真经不能随便传,也不能随便他人取。  

岂不是显得真经不珍贵…  

原来比丘给人家讲经也要三斗三升黄金,我还嫌他要得太少了。  

这些是无字真经也是真,只是你们你们看不懂罢了,红尘之人多愚昧。  

阿弥陀佛,三藏、悟空、八戒、悟净你们切莫因这点事情,产生什么误会!”  

唐三藏口颂一声“阿弥陀佛”,低着头向如来佛祖回礼口称不敢。  

只是在众人看不到的地方,唐三藏眼中的灰色已经浓郁的化不开。  

这一刻唐三藏心里复杂不已。的原本的小种子也彻底长成参天大树。  

“孙悟空”等人跟着行礼,大家唐表面上都没有露出什么异常来。  

唐三藏最后奉如来佛祖金旨,跟着的阿傩、伽叶两位尊者再次来到传经宝阁,再次被告知要传给有字真经,唐三藏师徒就要他们两人好处…  

这一次的唐三藏也不啰嗦,直接拿出紫金钵盂递给阿傩、伽叶两位尊者。  

只是他的那眼神中再无一点对于西天众多佛祖菩萨罗汉珈蓝的敬重之色。  

从这一天开始,三藏不复三藏。  

阿傩、伽叶两位尊者自然看得出这一点,只以为唐三藏是一时气愤,根本不放在心上。  

阿傩接过,还对着唐三藏微微一笑,伽叶进阁去取经卷。  

唐三藏冷冷的说道:“悟空八戒悟净好好看看,别像上次一样让人给骗了。”  

验证真经不假,唐三藏师徒四人取了真经之后,重新回到大雄宝殿里。  

如来佛祖请灵山佛祖菩萨罗汉召开传经大会传经会,结束后唐三藏等人直接就离开大雷音寺,连告别都没有…  

等他们四人离开大雷音寺后。  

弥勒佛祖跟如来佛祖说道:  

“唐三藏师徒取经虽然成功,劫难也满,但时间未圆满,他们本该经历十四年。共计五千零四十天,现在差八天。”  

如来佛祖忙令四大金刚驾云送圣僧回国,八天内再把圣经送回来。  

四大金刚刚赶上唐三藏一行人说道:“我等可以送圣僧一程。”  

不怀疑有其他的唐三藏谢过四大金刚,唐三藏师徒四人,连同白龙马上了四大金刚架着的巨大白云上飘飘荡荡,向东胜神洲大唐而回。  

一天一夜后,揭谛赶上四大金刚,凑在其中一个金刚耳边说了一些什么。  

四大金刚听后揭谛的话,相互传音后,直接把云给收了起来,唐三藏连人带马和众多经书,一块向地上摔去…  

原来如来佛祖取经路上的历难,不符合发现佛门九九归真,唐三藏一行人只受了八十难,还少一难。  

所以命揭谛去赶四大金刚,让唐三藏再遇一难。唐三藏被六耳猕猴版孙悟空救下。  

唐三藏一行人安全落地后,发现已经来到通天河西岸,找不到船和桥,没有办法过河。  

忽然听见有人叫喊∶“唐圣僧,来这里!我送你们过河…”  

唐三藏师徒们抬头张望,唐三藏不认识这巨大的乌龟以为是妖精。  

六耳猕猴版孙悟空见是那,大白赖头乌龟在岸边探着头叫:“师父,你才回来,我等你好几年了。”  

六耳猕猴版孙悟空对唐三藏解释了一下,随后也知道要发生什么,可是没有半点要阻拦的意思。  

佛经没了不就更好?  

唐三藏这次亲身经历,就像六耳猕猴版孙悟空告诉自己过着河去西天一样,唐三藏师徒四人和白龙马一齐上了龟背,直向东岸驶去…  

可是事情会那么简单结束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白头老龟四脚着水,跟走平地一样,快到东岸时,天有点黑了…  

白头老龟问唐三藏:“那年托你向如来佛祖问我几时能修成人身,你问了没有?”  

唐三藏哪里会知道有这件事情?  

因为不是他亲身经历的,就算是经历这么多也忘了问。  

唐三藏又不是个会撒谎的人,只能低着头不敢回答老龟的问题。  

老龟见状十分生气了,把身子一晃,沉下水去。  

直接翻身把唐三藏师徒丢进了滚滚河水中,幸亏离岸边不远。  

唐三藏已经脱了凡胎没沉入河底。  

小白龙难得积极了一会,变出真身救起了唐三藏。白龙马是避水金晶兽哪里会怕水,顺便还救起了经书包裹。  

猪八戒和沙悟净水性好,六耳猕猴本身就不怕水,每个人都能自救。  

全体取经团队成员,就这样安全的登上东岸。  

白龙马刚放下包裹。  

忽然又刮起一阵狂风,电闪雷鸣,砂石乱飞,唐三藏师徒忙按住放着经求的包裹,六耳猕猴版孙悟空拿着棒在一边守护着。  

师徒四人劳累了一夜,天亮时才风停雷止。太阳出来后,他们忙打开经包晾晒经卷。  

等经书收起来的时候,有一本确实残缺不全,引唐三藏感叹不已,就在这个时候。  

一个渔民发现他们,忙叫来陈家庄的陈澄等人。  

当年六耳猕猴版孙悟空,猪八戒救过陈家的儿女,陈澄没忘恩情,请唐三藏师徒进庄休息。  

盛情难却,唐三藏师徒收拾起经卷,跟陈澄来到陈家庄,全庄男女老幼都到村口迎接。  

在陈家用过饭后,唐三藏就要告辞,陈家兄弟和全庄的人都不让走,唐三藏师徒当天晚上就在庄里过夜。  

当天夜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