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论道2(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至于其他的安排,在唐三藏昏迷不醒的时候,“孙悟空”回到玉华县郡城。  

玉华县郡城的铁匠,这七天时间,将山寨的如意金箍棒、九齿钉耙和乌金月牙铲三样兵器打造好了。  

“孙悟空”直接将猪八戒和沙悟净两人给徒弟安排的事情和相关的功法,都教授三个王子武功。  

以三位王子被加强的资质,一定会很快完全熟练这“简单的功法!”  

“孙悟空”在临走之前,玉华王让人端出了一大盘金银,还有给唐三藏师徒四人准备的衣服和干粮,说是用来感谢他们为玉华县郡城的百姓除害了。  

“孙悟空”本着唐三藏的行为处事原则那是坚决的谢绝玉华王的好意,表示自己不收玉华王送出的这些礼物。  

玉华王坚决要送,最后以这是给“孙悟空”、猪八戒和沙悟净三人的拜师礼。  

三位王子态度也是十分恳切,然后的要求“孙悟空”收下这些东西。  

算是他们对于师傅们尽一点小小的心意,二王子和三王子让“孙悟空”这个大师伯转告猪八戒和沙悟净。  

照顾好自己,希望他们有时间回玉华县郡城来看看他们。  

大王子也是这样的想法…  

“孙悟空”自然了解他们的想法,嘴上说自己不差这些东西。  

但是看在玉华王父子四人诚心诚意的份上,就将所有礼物照单全收。  

“孙悟空”告辞玉华王父子四人,直接驾起筋斗云,离开玉华县郡城。  

然后和唐三藏、猪八戒和沙悟净三人汇合,唐三藏听到这里,倒是有一点好奇,玉华王送出的衣服。  

唐三藏让沙悟净将新做衣服拿出来看看,从衣服上能够看出…  

玉华王让隔壁姓王的裁缝,给他们师徒做的衣服很用心,也很是华丽。  

众人又恢复了,安静平淡的西游取经旅途,渐渐远去的背影,一直消失在夕阳下,那样子像极了爱情。  

唐三藏师徒四人,就这么安静的离开竹节山九曲盘桓洞继续西行…  

与此同时…  

在竹节山某处虚空处,六明天尊和袁无道人看着“孙悟空”、猪八戒和沙悟净三人,保护着唐三藏渐行渐远的背影。  

六明天尊问难得一见的本尊袁无道人,看着袁无道人身上越加缥缈的气质和六明天尊都看不出的修为。  

六明天尊好奇的问道:“本尊,你说六耳猕猴、猪八戒和沙悟净、唐三藏他们现在过得生活是他们向往的吗?”  

袁无道人不答反问六明天尊道:“你问这个问题干嘛?你这个问题让我感到好奇,六明你现在过得生活,是你自己想要的生活吗?”  

六明天尊认真的打量了袁无道人一下,摇头苦笑道:“本尊,修为越加精深恐怕心里早就答案了,何必问我?”  

“哈哈哈,这是你以为我有答案。  

其实你不知道,我也在找的答案。  

如那疑问曰: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你我不过都是在探索旅途上,比其他人多走了那么几步而已,不值得高兴。”  

六明天尊听了袁无道人的话,时而点头,时而摇头苦笑,随后指着取经团队众人的背影说道:“他们是我们手中的棋子,我们又是谁手中的棋子?”  

“我能都处于棋盘上,棋盘是世上最大的海——苦海,而你我像是一叶扁舟,在苦海里风雨飘摇,方向漂泊不定…  

这虽然是佛教的说法,但是你我都知道佛本是道,所以苦海无涯,回头是岸在某个方面说的也算对…”  

袁无道人听了六明天尊的话,眼中精光一闪而过,然后确实摇头不语。  

那一瞬而逝精光,还是被六明天尊敏感捕抓到了,只是六明天尊不好直接问出口,毕竟他只是袁无道人的善尸。  

袁无道人似乎能感觉到六明天尊心情低落,看似答非所问的说道:“这人生有太多的无奈,一个人当你在不同的位置上,就会有不同的烦恼。  

原本不到的话不能强求,那道法自然的道理,应该不用我过多的解释。”  

六明天尊听了袁无道人的话,点点又摇摇头,看来只理解一部分意思。  

袁无道人看见六明天尊的样子,指着远方已经变成小黑点的取经团队,对着六明天尊说道:  

“你说正在向大雷音寺而去的他们,要是没有大义的压迫能有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他们会选择继续向西天大雷音寺前行求取真经,还是各回各家?”  

六明天尊:“…”  

袁无道人看了六明天尊那一脸无语的样子就感觉好笑,那么答案也就不言而喻了,然后袁无道人缓缓说道:  

“打个比方,正如你想象不到,紫薇大帝纣王的前世白开心,那么个糙汉子虽然有时候爱恶作剧,但是他有一颗赤子之心,被叫去幼儿园帮忙。  

还能跟耐心的对付小孩子不生气,白开心的愿望就是开一个幼稚园。  

这你没有想到过吧!”  

六明天尊一下子忍不住“啊!”的一声叫出来回答袁无道人道:“  

我真的想不到,因为我和不恭道人好像没有白开心这相关的记忆!  

我记得白开心似乎是一个道士,现在你说他当过幼儿园老师,他的梦想还是来幼稚园,这风格很白开心!”  

六明天尊:“我想不到你能记错,最近是不是因为盯着西游太过紧张。  

或者是你在担心不恭道人和孙悟空他们的情况?竟然忘记了,白开心不是道士,他只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