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好奇4(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哪吒打飞了一个某先生,一个莫名其妙来找哪吒报仇的画仙不是仙。  

因果循环,今日种下的因,自然是会有来日结下的果,然而哪吒并不知道这一切,在解决完了这里的事情。  

哪吒脚踩风火轮手持火尖枪,背后混天绫飘荡,威风凛凛的往东海而去。  

至于打飞的画仙不是仙和某先生,是一件无关痛痒的事情。  

哪吒一点都不在乎,先去找到东海找敖丙,把事情说清楚了才好,免的误会越来越来,让友谊的小船翻了。  

哪吒心里认为,把事情说清楚了,再和敖丙踢毽子才是正经事情。  

哪吒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敖丙又怎么好好的在东海?  

敖丙和哪吒感情为什么会这么好?  

要知道以前两人可以说是仇人,敖丙还差一点死在哪吒手里。  

这要从一次意外说起…  

某一天,洪荒世界的天空上,突然出现了一道时空裂缝。  

时空裂缝原本要带走,敖丙和哪吒两人的,被天道阻止了。  

可是那又是未来的天道大势,所以天道把从还在东海敖丙和在天庭的哪吒两人身上,各自抽去一丝灵魂。  

敖丙和哪吒的两丝,被那时空裂缝吸了进去,让敖丙和哪吒转生在,一个奇怪的小千世界,各自投胎回到,这个世界母亲肚子里。  

天道提醒了元始天尊该怎么做,生怕元始天尊再惹什么祸事出来。  

元始天尊亲自采访了在崆峒洞天修炼的六明天尊,在征求到六明天尊的同意后,才去按照天道安排行事。  

至于为什么要采访六明天尊,不是害怕六明天尊本人,而是尊重…  

原始天尊出现在那个小千世界里,制造出一件后天灵宝,也就是所谓的混元珠,并且对弟子申公豹和太乙真人,说混元珠存在一股毁灭世界的力量。  

元始天尊已经在混元珠上,下了符咒天雷,只要时间一到。  

符咒天雷,就会毁灭混元珠。  

消除对这个世界的威胁。  

元始天尊说的都是假的,只是按照天道的办法,用混元珠分开的灵珠和魔胎推动,这个小千世界的发展。  

让敖丙和哪吒两人,早点恢复本我意识,能够突破到更高的境界,至于封神榜的事情,早就完成了多少年了。  

其他的事情都是假的,也根本没有什么灭世的魔胎。  

符咒天雷是真的,却不能毁灭混元珠,一切都是这个小千世界天道和天道达成的协议内容。  

通过元始天尊之手来实行。  

太乙真人原本和哪吒有师徒之缘,为了这个小千世界做了剧情完善。  

天道也以真换真,替换掉了这个世界的太乙真人。  

小千世界是未来的万千世界中的一个,关乎着未来的世界演变。  

所以洪荒世界天道才会妥协,元始天尊从头到尾也不敢真正的出手。  

原始天尊虽然是圣人。  

还是洪荒主世界的天道圣人,比小千世界的圣人高一点,但是还要受到洪荒天道的束缚。  

不是可以为所欲为,天道圣人哪里有表面上那么高高在上。  

要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没有足够的时间都是妄想“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视众生为蝼蚁。  

天道之下,圣人也为蝼蚁。  

圣人之下,众人也为蝼蚁。  

强大的天道大势下,失去了原本的记忆的敖丙和哪吒。  

在这个小千世界里,上演了相爱相杀的大戏,只能说明一切都是,命运最好的安排…  

妙不可言的缘分,才让原本在洪荒世界感情不算好,可以说是陌生人的敖丙和哪吒两人,在小千世界里相遇、相知、结下深厚的友谊。  

这样的相遇,是最好的相遇,也是命运最好的安排。  

那个让无数人喜爱的故事,在种种机缘巧合下才会发生。  

那个丑帅丑帅的小爷才会诞生。  

最后敖丙和哪吒两人的灵魂,然后恢复了记忆回到了混元珠内。  

太乙真人认为敖丙和哪吒死了,然而他却没有办法,完美的复活两人。  

因为这段时间的相处,太乙真人深深的了解敖丙和哪吒两人。  

将所有事情看在眼里的太乙真人,真心的心疼敖丙和哪吒两人。  

太乙真人不愿草率的复活敖丙和哪吒两人,唯一能够想到的办法,就是求助自己的老师元始天尊。  

于是太乙真人通过小千世界的时空之门,带着敖丙和哪吒两人离开了那个小千世界,回到了未来的洪荒主世界。  

太乙真人没有想到,自己一回到洪荒世界就昏迷了过去…  

存放敖丙和哪吒两人灵魂的混元珠也消失不见了。  

太乙真人是真的太乙真人,被天道送去的小千世界,只是被改变了记忆。  

太乙真人来到玉清天,请求师尊元始天尊出手,帮助敖丙和哪吒两人复活。  

哪吒是福缘岛三代弟子,紫薇大帝逍遥道人纣王的徒弟;敖丙为东海龙王的三太子,也算是福缘岛三代弟子。  

就算敖丙和哪吒两人真的死了,也轮不到原始天尊出手,复活敖丙和哪吒两人,元始天尊的不过是天道圣人。  

天道圣人的手段,就算将人复活了过来,始终不能完美,会留下副作用。  

元始天尊再高傲也不敢和洪荒第一圣人袁无道人相比。  

元始天尊看着太乙真人苦苦哀求,却不敢擅自做主,将小千世界和有关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