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固国不因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石忠财年已四旬,形貌疏朗,性情豁达。他与燕州七师检校师监祁士德一块挤住在破旧的县衙之内。身边虽有随侍之亲兵,两个将领却依然如同当年做伍长哨长之时一般,诸事亲力亲为,全无一点仗势欺人之意。只是祁士德身躯高壮,不苟言笑,李、王二人都不大与其说话,只陪着石忠财说些风物民情之事。  

李进献盛赞部伍军纪严明,兵不犯令,民不厌兵:“千里之行,见秋毫之无犯,百姓按堵,闻犬吠之不惊。下官此前,实是闻所未闻。”  

石忠财笑了起来:“当初某跟着都帅在宣化之时,也便如今日一般。不是某夸说,自关内直至訾水河畔,数千里之境,我师数十万官兵,无不如此。”  

于是他将当初郭继恩与霍启明二人,初至宣化抵御图鞑部,出生入死,直至如今执掌国家半壁江山,许多故事,一一道来。李进献、王承祚皆听得入神,啧啧称奇:“听护军这等说来,郭都帅与霍参政两位,实乃奇男子、伟丈夫也。”  

过不多久,杜葵赶到了阳武城,向石忠财交了军令,验看了告身,又与祁士德抱拳相见。  

祁士德斜眼打量着这个比自己小两岁的同袍:“军中旅将数百员,为何偏生是你得了擢拔?此前亦不曾听闻你有何卓著军功。”  

杜葵心下有气,强自忍住笑道:“枢府是如何考量,杜某哪里会知道。不过既得署任,自然会尽心任事,决计不会落于人后。”  

“嗯,”祁士德微微点头,“某陪点检一道,去见见下面的伙伴们。”  

崔林生、马福延、苗向奎、吴占德、史廷仁、杨安清,几个旅将皆是由各师团练擢选而来,其中还有两个是降将。他们见杜葵一团和气,心下都有亲近之意。及至操训之时,杜葵也总是身先士卒,微胖的身躯甚是灵活,部伍抽空还要帮着百姓做些农活,他也是十分熟练,于是全师上下,俱都服膺,祁士德也渐渐不再挑他的不是。  

石忠财赶往黎阳去见都帅,杜、祁二人依旧领着兵马整训待战。听闻都帅已经到了阳武,他们又与李进献、王承祚一道往城北谷堆村相迎。  

阴沉的天空微微落着雨点,郭继恩翻身下马,抱拳与众人相见,他觑着杜葵笑道:“杜兄许久不曾回京了罢,听说令姐甚是挂念,你也该多写书信回去才是。”  

“身为军将,一睁眼就忙到了天黑,倒是给忘了。”杜葵咧嘴笑道,“便是卑职转到此处任职,也不曾去信告诉家里。”  

郭继恩用手指着他,轻笑一声没有说话,又转头问了祁士德几句,便吩咐一块进城,往县衙去详谈:“这位想必是李明府?石军监跟郭某夸说你是个好官,就烦请你替本帅领路罢。”  

李进献原本稍稍躲在后面,一面打量着郭继恩,消瘦劲健,姿容俊爽,自有凛然之气,身后那个女侍卫,倾国之貌,稚嫩沉静,他正暗自纳罕,听得都帅召唤,连忙小心上前:“是,石军监谬赞,下官其实当不起。还请都帅跟着下官一道入城歇息。”  

两人走在头里,低声谈论,祁士德忍不住问杜葵:“原来杜点检与都帅有旧?”  

“家姐与姐夫,俱在燕京任事。”杜葵含糊其辞,“在下身份低微,哪里说得上与都帅有旧。”  

“杜兄弟,你这可是不实诚。”祁士德有些不满,想了想又转头抱拳问许云萝,“还请小夫人解惑。”  

“西山所新设之制造总厂,杜点检之姐夫洪全顺,便是两位副总办之一。其姐杜荇,乃是实业银行之协理。”许云萝抿嘴笑了笑,又对杜葵说道,“受洪副总办之邀,奴跟着都帅、真人往令姐宅中吃饭,见着了嫂夫人和令爱、令郎,他们两个,很是可爱。”  

“是么,某也很想念昳儿暄儿,”杜葵面上浮现怀想神色,有些怅然,“许久不曾见着他们两个了。”  

“原来杜兄弟出身,竟是这等体面。”祁士德有些嫉妒说道,“令姐夫乃是京中大大有名一个员外,如今又得都帅和真人信重,出任要职,可见将来必为一门望族也。”  

杜葵只是摇头:“那是某的姐姐姐夫,他们做下的事业,其实与某没有什么相干。料想枢府调某来此掌兵,也不是因为这个,是以杜某并不愿意声张。”  

他们穿行过干涸的护城河进了城,李进献又提起重筑城墙之事:“城墙毁坏,致百姓苦受兵盗之患,当因民所愿,分工兴役,筑版立墙,以安众心。”  

郭继恩打量着断壁颓垣,却轻轻摇头:“筑城之议,关内、云中等处亦有奏请,本帅都教政事堂给驳了。阳武虽为形胜,可是本帅觉着,这城墙,不筑也罢。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奚用城墙为?”  

他见李进献面露失望之色,便轻声笑道:“燕州七师,想必城外操练有日矣,明府可曾前往观之?”  

“不曾,军营要地,下官并不敢擅入。只是时常听得鸣响之声,据石军监言之,乃是火枪等物。”  

“可曾听得炮响?”  

“炮响?”李进献困惑道,“可是有似雷鸣之声?偶有闻之,下官还以为是营中敲打梆子,原来不是?”  

“哪里有这么响的梆子?”郭继恩失笑,“往后明府若亲眼见着那火炮之物,自然就什么都不明白了。此物于五百步之外,轰击城墙有如齑粉,再厚的墙,也是无济于事。”  

李进献这才恍然:“下官明白了。”  

众人进了县衙,郭继恩四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