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子孙入华夏(2/3)
硬着头皮抱拳道:“是,卑职省得了。”
营州军将军岭大捷,徐智兴解救密州不得,仓皇经海路南撤。粟清海遂轻易克复密州城,并下令麾下各师撒开双腿,转向东南,追杀徐宾所率领的这支南吴军。
霍启明冒着秋雨赶回燕京城,进了广寒宫西节堂,郭继恩便将才送来的胶东军报递给他:“密州全境已经光复,徐智兴自崂山西岸登船,经海路逃往海州。南吴山东军司驻留高密之主力一万六千余人,则沿五莲山东麓海岸奔逃临沂。粟清海遣兵于琅邪山以西两度截杀,斩俘七千余,生擒主将徐宾。详情都在这军报之上。”
“山东连战皆捷,形势已然扭转,咱们如今可以放手经营胶东等处矣。”霍启明接过军报,却并不细瞧,他觑着瑞凤郡主面带喜色,大有神采飞扬之意,便打趣道:“丰州未下,周恒兄还在草地悠游,殿下就这般高兴?”
“今日得了西北军报,桑将军所部已经逼至丰安县城,叛将朱兴不敢接战,逃往丰州。”郡主敛了笑意,认真向他禀报,“周总管非是顿兵不进,乃有乞答部达贺奇归降,安抚部众,拨粮救助,是以耽搁了时日。”
“这事我也听说了,乞答部,髡发左衽之辈,是就地安置,还是遣放别处?”霍启明目视顾蓓,“顾典书。你书读得多,你来说一说。”
“啊?是,”顾蓓错愕抬头,她穿着淡蓝色女官袍服,略施淡妆,与当初相比,整个人显得素雅了许多,她稍稍沉吟,“山海经云,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后北狄一分而二,曰匈奴,乃处于西,曰鲜卑,乃居于东。昔慕容氏得国,分定鲜卑诸部,有一部东迁于黑水,与乌桓部相融,遂有乞答之名,是以该部久居于此。据周总管军报所言,归降之乞答部众,不过万人,畜产亦缺,就置于单于台也无不可。不然,其发祥之地乃在黑水道之大鲜卑山,路途万里,若将其遣放故地,也不知他们是否情愿。”
“原来北狄亦为黄帝之后?”霍启明笑了起来,“都说华夷有别,据此说来,彼此竟是同源同族了?”
他摆摆手:“古久之事,咱们如今也不议这个。你替本道和都帅,回书周总管,是留是迁,悉听其意。若该部情愿回营州,咱们便沿途予以方便就是。”
顾蓓点头应命,提笔拟文。霍启明这才扯来一张椅子自己坐下,一边展开军报,一边对郭继恩说道:“胶东形势甚好,鲁南那边,却被徐智勤搅得颇为狼狈,先是乔定忠败于金乡,后有温贵河被困曹州——这曹州若是落于敌手,山东河南两处被阻隔开来,中原战事,则又添变数矣。”
“徐智勤这一记回马枪,杀得极妙。”郭继恩听着门外的雨声,慢慢说道,“徐家三兄弟之中,就兵法之道言之,要算这个徐智勤,最为深通。不过,我昨夜仔细想了许久,就算咱们让出曹州,又有何妨?”
“又有何妨?你说得轻巧,”霍启明不高兴了,他手持麈尾,差点指到郭继恩面门之上,“彼以临沂阻住我山东兵马,如今再据曹州,那南吴徐智玄,便可全力西出宋城、亳州。南北两路齐进,北路直驱汴梁,南路则攻许昌、东都,如此,说不定年内便可占据河南全境也。”
“此方略极好,”郭继恩拊掌而笑,“若我是徐智玄,也必定采纳此议。”
“道爷没有工夫与你说笑,”霍启明眉头大皱,又对郭继恩身后的许云萝数落道,“你家这位老爷,如今怎地这般油滑起来了?道爷我在西山督造新式机器,无暇顾及军务,你们倒好,中原本是五五之局,如今这般被动,还不赶紧给运鹏兄写信过去,教他召集诸将,仔细检讨作战得失,部署方略?金乡之战,范长清部为何先乱?陈之翰部为何迟迟未至?还有杜屹的羽林五师,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一仗,败得实在是不成话!告诉杨运鹏,无论是谁人过失,一个都不可放过,老老实实交代明白。”
郭继恩正要说话,却觑见唐应海在门边探头探脑,便皱眉说道:“这般鬼鬼祟祟做什么,都与本帅进来说话。”
“是。”唐应海硬着头皮进来,又向门外招手,于是陆祥顺带着一个身形高大的年轻军官一块进来,向着郭继恩行礼。
郭继恩恍然拍着幞头:“是应海转任别职,要去山东战场了,是么?”
“是。”唐应海挺直身体,眼神之中颇有不舍之意,“往后不能跟随都帅左右了,还请都帅凡事仔细小心,不要过于操劳。”
“如今我很是悠闲,你不用担心。”郭继恩瞅着他的七品正尉臂章,又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歹也是从西海池出去的武官,望你能以令兄为楷模,早日立功杀敌,本帅等着你的好消息。”
霍启明也站起身来,觑着唐应海道:“随侍都帅身侧,擢升自然是比别处要快一些,这是你的机缘,却也是你的枷锁。前方战场,厮杀酷烈之处,你便与别个队官营官并无不同。望你记得晏子御者之故事,时时警醒。”
“是,卑职早盼能有报国杀贼之日,定然不教都帅、真人失望。”唐应海镇定心神,慨然向郭继恩、霍启明郑重抱拳,他瞧见许云萝关切神色,又向她抱拳说道:“小夫人也要多多保重。”
许云萝轻轻点头,没有说话。唐应海深吸一口气,这才转身大步出了节堂。
郭继恩若有所思,这时陆祥顺才向他示意身旁的高
营州军将军岭大捷,徐智兴解救密州不得,仓皇经海路南撤。粟清海遂轻易克复密州城,并下令麾下各师撒开双腿,转向东南,追杀徐宾所率领的这支南吴军。
霍启明冒着秋雨赶回燕京城,进了广寒宫西节堂,郭继恩便将才送来的胶东军报递给他:“密州全境已经光复,徐智兴自崂山西岸登船,经海路逃往海州。南吴山东军司驻留高密之主力一万六千余人,则沿五莲山东麓海岸奔逃临沂。粟清海遣兵于琅邪山以西两度截杀,斩俘七千余,生擒主将徐宾。详情都在这军报之上。”
“山东连战皆捷,形势已然扭转,咱们如今可以放手经营胶东等处矣。”霍启明接过军报,却并不细瞧,他觑着瑞凤郡主面带喜色,大有神采飞扬之意,便打趣道:“丰州未下,周恒兄还在草地悠游,殿下就这般高兴?”
“今日得了西北军报,桑将军所部已经逼至丰安县城,叛将朱兴不敢接战,逃往丰州。”郡主敛了笑意,认真向他禀报,“周总管非是顿兵不进,乃有乞答部达贺奇归降,安抚部众,拨粮救助,是以耽搁了时日。”
“这事我也听说了,乞答部,髡发左衽之辈,是就地安置,还是遣放别处?”霍启明目视顾蓓,“顾典书。你书读得多,你来说一说。”
“啊?是,”顾蓓错愕抬头,她穿着淡蓝色女官袍服,略施淡妆,与当初相比,整个人显得素雅了许多,她稍稍沉吟,“山海经云,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后北狄一分而二,曰匈奴,乃处于西,曰鲜卑,乃居于东。昔慕容氏得国,分定鲜卑诸部,有一部东迁于黑水,与乌桓部相融,遂有乞答之名,是以该部久居于此。据周总管军报所言,归降之乞答部众,不过万人,畜产亦缺,就置于单于台也无不可。不然,其发祥之地乃在黑水道之大鲜卑山,路途万里,若将其遣放故地,也不知他们是否情愿。”
“原来北狄亦为黄帝之后?”霍启明笑了起来,“都说华夷有别,据此说来,彼此竟是同源同族了?”
他摆摆手:“古久之事,咱们如今也不议这个。你替本道和都帅,回书周总管,是留是迁,悉听其意。若该部情愿回营州,咱们便沿途予以方便就是。”
顾蓓点头应命,提笔拟文。霍启明这才扯来一张椅子自己坐下,一边展开军报,一边对郭继恩说道:“胶东形势甚好,鲁南那边,却被徐智勤搅得颇为狼狈,先是乔定忠败于金乡,后有温贵河被困曹州——这曹州若是落于敌手,山东河南两处被阻隔开来,中原战事,则又添变数矣。”
“徐智勤这一记回马枪,杀得极妙。”郭继恩听着门外的雨声,慢慢说道,“徐家三兄弟之中,就兵法之道言之,要算这个徐智勤,最为深通。不过,我昨夜仔细想了许久,就算咱们让出曹州,又有何妨?”
“又有何妨?你说得轻巧,”霍启明不高兴了,他手持麈尾,差点指到郭继恩面门之上,“彼以临沂阻住我山东兵马,如今再据曹州,那南吴徐智玄,便可全力西出宋城、亳州。南北两路齐进,北路直驱汴梁,南路则攻许昌、东都,如此,说不定年内便可占据河南全境也。”
“此方略极好,”郭继恩拊掌而笑,“若我是徐智玄,也必定采纳此议。”
“道爷没有工夫与你说笑,”霍启明眉头大皱,又对郭继恩身后的许云萝数落道,“你家这位老爷,如今怎地这般油滑起来了?道爷我在西山督造新式机器,无暇顾及军务,你们倒好,中原本是五五之局,如今这般被动,还不赶紧给运鹏兄写信过去,教他召集诸将,仔细检讨作战得失,部署方略?金乡之战,范长清部为何先乱?陈之翰部为何迟迟未至?还有杜屹的羽林五师,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一仗,败得实在是不成话!告诉杨运鹏,无论是谁人过失,一个都不可放过,老老实实交代明白。”
郭继恩正要说话,却觑见唐应海在门边探头探脑,便皱眉说道:“这般鬼鬼祟祟做什么,都与本帅进来说话。”
“是。”唐应海硬着头皮进来,又向门外招手,于是陆祥顺带着一个身形高大的年轻军官一块进来,向着郭继恩行礼。
郭继恩恍然拍着幞头:“是应海转任别职,要去山东战场了,是么?”
“是。”唐应海挺直身体,眼神之中颇有不舍之意,“往后不能跟随都帅左右了,还请都帅凡事仔细小心,不要过于操劳。”
“如今我很是悠闲,你不用担心。”郭继恩瞅着他的七品正尉臂章,又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歹也是从西海池出去的武官,望你能以令兄为楷模,早日立功杀敌,本帅等着你的好消息。”
霍启明也站起身来,觑着唐应海道:“随侍都帅身侧,擢升自然是比别处要快一些,这是你的机缘,却也是你的枷锁。前方战场,厮杀酷烈之处,你便与别个队官营官并无不同。望你记得晏子御者之故事,时时警醒。”
“是,卑职早盼能有报国杀贼之日,定然不教都帅、真人失望。”唐应海镇定心神,慨然向郭继恩、霍启明郑重抱拳,他瞧见许云萝关切神色,又向她抱拳说道:“小夫人也要多多保重。”
许云萝轻轻点头,没有说话。唐应海深吸一口气,这才转身大步出了节堂。
郭继恩若有所思,这时陆祥顺才向他示意身旁的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