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万马救中原(1/3)
洞房之中,曾树贵慢慢叙述自己往日经历,开始他还有些拘束,到得后来,故事讲得愈发生动起来。楚琳琅也听得专注,说到襄平血战之时,曾树贵面色艰难,有些说不下去了。
他深吸口气,终于说到了丘振之阵亡之时情形,顺手抹了一把眼泪:“一时伤感,教小娘子见笑了。”
“曾都尉一直记着当年为国捐躯的同袍,足见是个重情重义的好汉子。”楚琳琅也有些动容,她抬起头,打量着眼前这个男人,“都尉征战万里,至今未有家室,往后,便由妾来照应夫君起居了。”
“岂敢由小娘子来服侍,在下戎马倥偬,不能久居京城,伴于小娘子左右,甚感歉疚。”曾树贵微微叹息,“战场之上,刀箭无眼,存亡难料。是以在下也怕误了小娘子终身——”
“曾都尉,妾身如今也任职事,所见之事不少,燕镇地界,这些年的确多了不少寡妇。”楚琳琅打断了曾树贵,“只是妾也想问一句,她们之中,可有一人哭着喊着说,往后活不下去了?”
曾树贵被问住了,他瞅着新婚的妻子不知该如何回话。楚琳琅轻轻笑了笑,摘下耳饰说道:“时辰不早了,夫君请一块歇下罢。”
郓州为水陆交汇之处,方长十三里的城池之内,有多处水塘,所谓夏秋之交,荷花半城,渔舟唱晚,风景清幽,不亚江南。衙署之前的几条街道,是城中繁华闹市区域,虽然战事未平,这里依然喧闹不已。各处赶来的监军官们依然被谢文谦召集起来议事,曾树贵却被特许,陪伴新婚妻子出来游玩。
市声浩浩,如欲鼎沸,曾树贵手里捏着菱角,却有些心不在焉。楚琳琅挽住他的手臂,嗔怪说道:“夫君又走神了,既是出来游玩,那些什么军政大计,都放在一边罢。”
“小娘子说得极是,在下这般失礼,着实是唐突佳人了。”曾树贵笑了起来,他将菱角剥开,喂到楚琳琅嘴边,“来,这个算是向你赔罪。”
楚琳琅面色刷地红了,她连忙四下瞧瞧,见只有身后的冰巧捂嘴偷笑,来往行人却无人关注自己,这才松口气,含羞张口,轻轻接住。
府衙议事厅内,正在中都县练兵的羽林五师检校点检兼检校师监杜屹并未赶来,由三旅旅监张烁替他前来述职,谢文谦当即便署张烁为该师副师监:“羽林精锐,都帅向来倚重,火枪火炮等,都已如数拔付。目今曹州郓州兖州等处,战事一触即发,尔等万不可懈怠,只等都督令下,便即开拔。”
“据间报得知,南吴正在境内广募新伍,俱都遣往宋州、徐州等处。”杨运鹏也正色说道,“羽林五师,是本官压箱底的一支兵,必须招之能战,战必获捷。你返回之后,就告诉杜点检,若再有泗水之败,则提头来见!”
“是,我羽林五师官兵人等,一心雪耻,只等都督令下!”张烁年少气盛,“回去之后,咱们立即就南驻任城,吴贼若来,我师必为陈点检复仇。。”
“先不要急着南进,等乔统领那边先为应敌之策,你们不做前锋,开战之后,本官会亲至中都县城。”
“是,卑职知道了。”
谢文谦瞅着吴州军四师遣来的旅监官贺经纶:“你本是吴州军第三师之旅将?”
贺经纶方长脸型,三十岁模样,他惶惑起身抱拳:“是,卑职得了林点检军令,替四师史点检前来,听候吩咐。”
“史肇才私取金银,已经革职。”谢文谦语调波澜不惊,却令贺经纶心惊肉跳,“都帅在燕京亲自点将,自今日起,贺都尉便是吴州军第四师检校点检,原四师二旅旅监庄文贤,接任检校师监。你回去之后,告诉四师大小军官,若再有犯者,不管他先前多少军功,谢某也必取其项上人头。”
“是,卑职回去之后,必定严申军纪,”贺经纶竭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第四师,将来必为一支铁师,不教都帅失望。”
“好,望你牢牢记住今日之言。”谢文谦环视众将,“诸位多是燕镇出身的老军官,当知军纪乃是王师根基所在,纵兵行暴践民之事,令人深恶痛绝,往后决不许再有!谢某也不说别人,咱们中州杨都督,露营之时,部伍未安,则决不入营帐。身为制帅,与伍卒同行同止,同吃同住,这是诸位亲眼所瞧见的。本官也不要尔等能做到如此,只是有一样,劫掠金银、糟践妇女之事,不要让本官知道,不然,天理不容,王法不宥!”
诸将轰然起立,都抱拳道:“是,绝不敢违都监之令!”
谢文谦点点头,又觑着田实礼微微叹息:“史肇才乃是燕镇宿将,却做下这等糊涂之事,可惜了啊。倒是田兄,虽是归义之人,却是谨守自持,忠义刚强,足为天下楷模。”
田实礼神色激动,一时说不出来。这会杨运鹏也站起身来:“咱们这些人,出身也都是寻常,自家父母,多是耕种做事的百姓。想想年幼时家中苦楚艰难,如今俸禄丰厚,只要你保境安民,杀敌报国,你若与那贼兵一般的行混账之事,则百姓养你们何用?多的话本官也不说了,如今军情紧急,诸位今日便各自返回罢。谢副都监之训令,务必牢记牢记,不然,将来绑缚锁拿,悔之无及。”
诸将退下去之后,谢文谦转头问杨运鹏:“可要谢某留在郓州相助?”
“不用,文谦兄还是按期返回罢。”杨运鹏摇头,“北境之事,都帅必遣周恒兄弟出京,则京中
他深吸口气,终于说到了丘振之阵亡之时情形,顺手抹了一把眼泪:“一时伤感,教小娘子见笑了。”
“曾都尉一直记着当年为国捐躯的同袍,足见是个重情重义的好汉子。”楚琳琅也有些动容,她抬起头,打量着眼前这个男人,“都尉征战万里,至今未有家室,往后,便由妾来照应夫君起居了。”
“岂敢由小娘子来服侍,在下戎马倥偬,不能久居京城,伴于小娘子左右,甚感歉疚。”曾树贵微微叹息,“战场之上,刀箭无眼,存亡难料。是以在下也怕误了小娘子终身——”
“曾都尉,妾身如今也任职事,所见之事不少,燕镇地界,这些年的确多了不少寡妇。”楚琳琅打断了曾树贵,“只是妾也想问一句,她们之中,可有一人哭着喊着说,往后活不下去了?”
曾树贵被问住了,他瞅着新婚的妻子不知该如何回话。楚琳琅轻轻笑了笑,摘下耳饰说道:“时辰不早了,夫君请一块歇下罢。”
郓州为水陆交汇之处,方长十三里的城池之内,有多处水塘,所谓夏秋之交,荷花半城,渔舟唱晚,风景清幽,不亚江南。衙署之前的几条街道,是城中繁华闹市区域,虽然战事未平,这里依然喧闹不已。各处赶来的监军官们依然被谢文谦召集起来议事,曾树贵却被特许,陪伴新婚妻子出来游玩。
市声浩浩,如欲鼎沸,曾树贵手里捏着菱角,却有些心不在焉。楚琳琅挽住他的手臂,嗔怪说道:“夫君又走神了,既是出来游玩,那些什么军政大计,都放在一边罢。”
“小娘子说得极是,在下这般失礼,着实是唐突佳人了。”曾树贵笑了起来,他将菱角剥开,喂到楚琳琅嘴边,“来,这个算是向你赔罪。”
楚琳琅面色刷地红了,她连忙四下瞧瞧,见只有身后的冰巧捂嘴偷笑,来往行人却无人关注自己,这才松口气,含羞张口,轻轻接住。
府衙议事厅内,正在中都县练兵的羽林五师检校点检兼检校师监杜屹并未赶来,由三旅旅监张烁替他前来述职,谢文谦当即便署张烁为该师副师监:“羽林精锐,都帅向来倚重,火枪火炮等,都已如数拔付。目今曹州郓州兖州等处,战事一触即发,尔等万不可懈怠,只等都督令下,便即开拔。”
“据间报得知,南吴正在境内广募新伍,俱都遣往宋州、徐州等处。”杨运鹏也正色说道,“羽林五师,是本官压箱底的一支兵,必须招之能战,战必获捷。你返回之后,就告诉杜点检,若再有泗水之败,则提头来见!”
“是,我羽林五师官兵人等,一心雪耻,只等都督令下!”张烁年少气盛,“回去之后,咱们立即就南驻任城,吴贼若来,我师必为陈点检复仇。。”
“先不要急着南进,等乔统领那边先为应敌之策,你们不做前锋,开战之后,本官会亲至中都县城。”
“是,卑职知道了。”
谢文谦瞅着吴州军四师遣来的旅监官贺经纶:“你本是吴州军第三师之旅将?”
贺经纶方长脸型,三十岁模样,他惶惑起身抱拳:“是,卑职得了林点检军令,替四师史点检前来,听候吩咐。”
“史肇才私取金银,已经革职。”谢文谦语调波澜不惊,却令贺经纶心惊肉跳,“都帅在燕京亲自点将,自今日起,贺都尉便是吴州军第四师检校点检,原四师二旅旅监庄文贤,接任检校师监。你回去之后,告诉四师大小军官,若再有犯者,不管他先前多少军功,谢某也必取其项上人头。”
“是,卑职回去之后,必定严申军纪,”贺经纶竭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第四师,将来必为一支铁师,不教都帅失望。”
“好,望你牢牢记住今日之言。”谢文谦环视众将,“诸位多是燕镇出身的老军官,当知军纪乃是王师根基所在,纵兵行暴践民之事,令人深恶痛绝,往后决不许再有!谢某也不说别人,咱们中州杨都督,露营之时,部伍未安,则决不入营帐。身为制帅,与伍卒同行同止,同吃同住,这是诸位亲眼所瞧见的。本官也不要尔等能做到如此,只是有一样,劫掠金银、糟践妇女之事,不要让本官知道,不然,天理不容,王法不宥!”
诸将轰然起立,都抱拳道:“是,绝不敢违都监之令!”
谢文谦点点头,又觑着田实礼微微叹息:“史肇才乃是燕镇宿将,却做下这等糊涂之事,可惜了啊。倒是田兄,虽是归义之人,却是谨守自持,忠义刚强,足为天下楷模。”
田实礼神色激动,一时说不出来。这会杨运鹏也站起身来:“咱们这些人,出身也都是寻常,自家父母,多是耕种做事的百姓。想想年幼时家中苦楚艰难,如今俸禄丰厚,只要你保境安民,杀敌报国,你若与那贼兵一般的行混账之事,则百姓养你们何用?多的话本官也不说了,如今军情紧急,诸位今日便各自返回罢。谢副都监之训令,务必牢记牢记,不然,将来绑缚锁拿,悔之无及。”
诸将退下去之后,谢文谦转头问杨运鹏:“可要谢某留在郓州相助?”
“不用,文谦兄还是按期返回罢。”杨运鹏摇头,“北境之事,都帅必遣周恒兄弟出京,则京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