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北师入山东(1/2)
当初燕京敕诏发至历城,中州军副统领兼山东道观察使马世仁大惧,他的两个儿子马师睿、马师俊则提议,将衙署移撤至青州,而以大将吴友化友率部驻守历城。
“燕州军在河间集兵数万,德州顷刻即破,渡河便至历城,无险可守。”马师睿说道,“咱们将治所退至青州,死守淄青便是。若东都遣兵来救,则危局自解。”
“若是东都不救呢?”马世仁甚是担忧。
“若梁氏无力救援,咱们降了南吴便是!”马师睿果断说道,“若降徐吴,犹为万户侯,若降燕京,必得解任北往,则我为鱼肉矣。”
“极是!宁可降于南吴,不可降于燕京。”马世仁深以为然,于是率牙兵移驻东面三百里之外的青州。以吴化友为历城主将,又以石益三为淄川主将,分兵把守之。
怀明元年的开春,上元节未至,驻扎于河间的燕州军第三师谭宗延部、第四师许德海部、中州军第一师唐成义部、第五师张季振部,四个师的兵马由淄青道行军统管谢文谦率领,迅速出动,仅三日工夫,便重新占据德州全境。
接着,燕州精兵分三路涉过冰封的大河,迅速逼向历城。历城北面的济水河道早已干涸,城外一马平川,无处可以阻拦北面强敌。吴化友挑选精锐死士,由副点检王重武率领出城搦战,结果王重武直接阵前倒戈,谢文谦的近四万兵马杀至城下,将十门虎蹲炮一字排开,轰击城墙。
火炮对城墙造成的毁伤其实并不算大,但是巨大的轰响令守军士气大泄,吴化友连夜弃城溃逃。谢文谦轻易夺下了历城。消息传回燕州,官民人等,无不欢欣振奋。
郭继恩得到前方军报,立即书致中书省、议政院,提名以唐山刺史焦胜武为山东道观察使,即日赶赴历城,主持民政之事。
焦胜武接了朝廷谕令,喜不自胜,将印绶交与接替自己职务的刘世英,匆忙出了唐山府城,一路南行。新任燕州军监军使的石忠财恰好也从海津军营赶赴德州,于是便请焦胜武与自己一道,由亲兵护卫着,由河间而至德州。
驻守德州的是燕州军第四师韩景和旅,石忠财赶至德州之后,焦胜武便与他道别,自己跟着一支运粮队,心惊胆战地渡过了塞满冰凌的大河,终于顺利进入历城。
山东道治所屡经迁移,历城城墙经过数次修建,长逾十二里,城中北面即为著名的大明湖。壮观富丽的山东道衙署即在大明湖之南,位于城市最中心之处。燕州大军入城之后,既告示城中百姓,历城复旧名为济南府,仍设山东道观察署衙。辞官归宅已经数年的山东名士吕文鹤,被闯入宅中的军士们送至府衙,出任济南刺史。
吕文鹤气得七窍生烟,却是敢怒不敢言,再加上城中百姓惊惶思定,急需有人出面安抚众心,他也只好忍住怒气,每日在府衙之中坐堂理事。
焦胜武赶到济南城,与谢文谦一道往济南府衙拜访赔罪,吕文鹤怒意少解:“谢将军瞧着甚是斯文,手下这些兵卒也是军纪严明,何以对下官这等粗鲁。”
谢文谦连连抱拳笑道:“此前谢某实是不知,入城之后,有父老乡贤推举吕先生出掌府城。哪里知道伙伴们是这等相请之法!得罪莫怪,莫怪。”
焦胜武强忍笑意,好言相劝。谢文谦又吩咐跟随来的亲兵将簇新的官袍、吏部告身等都献上,三人于是聚在一处饮酒议事,正说得兴起,点检唐成义赶来禀报,西南面郓州守将田实礼遣使来报,愿率部属归降燕京朝廷。
谢文谦闻言大喜,想了想道:“便由唐点检率本部人马前往郓城,接受部伍,加以清点遴选,如何?”
“是,末将这就点起人马出城。”
郓州在济南城西南面,约莫二百余里,驻有三千余山东兵。得知主将欲降燕州,几个军头焦躁议论道:“那燕州军中,军纪极严,又不许吃空饷,抢东西,如何能得自在!不如将田巡检杀了,咱们依旧守住这里便是。”
于是半夜之中,守军哗变,两个团练引兵反杀入田实礼住处。田实礼负伤逃出,仅带着千余人马从北门冲出郓州,奔往济南。
半道遇见唐成义率部前来接应,忙吩咐医官给田实礼包扎伤口。田实礼惭愧道:“某驭下不能,反遭其噬,着实愧对谢将军、唐将军也。”
“不要紧,田巡检性命无碍,这就是件幸事。”唐成义一面吩咐就地扎营,一面紧张地思索。
旅监葛有昌凑过来低声道:“听这位田巡检之语,郓州之敌,颇为凶悍,咱们何如连夜进兵,出其不意,一举夺了城池?”
唐成义惊讶地瞅一眼形貌苍老的葛有昌:“本官正有此意,只是瞧这天色,像是又要下雪的光景。”
“雪天岂不正好?”葛有昌咧嘴笑道,“敌更无防备,只是伙伴们要多吃些苦头了。”
“谢统管先前就说过,郓州是必取之处。”唐成义略一思索,便吩咐道,“一旅留守营寨,二旅三旅,随我南去郓州!”
“既是这等,某这就吩咐下去,赶紧埋锅造饭。”葛有昌摸着头道。
中州军第一师以跟随田实礼投奔过来的团练冯相廷为向导,雪夜奔袭百里,一举夺下郓州城,并覆报济南。谢文谦见济南城中有粮草二十余万斛,又有马家尚未带走的金银无数,决定就地扩充兵马,他奏报枢密院,决定以降将降卒为枝干,另募新兵,就地组建吴州军。
“燕州军在河间集兵数万,德州顷刻即破,渡河便至历城,无险可守。”马师睿说道,“咱们将治所退至青州,死守淄青便是。若东都遣兵来救,则危局自解。”
“若是东都不救呢?”马世仁甚是担忧。
“若梁氏无力救援,咱们降了南吴便是!”马师睿果断说道,“若降徐吴,犹为万户侯,若降燕京,必得解任北往,则我为鱼肉矣。”
“极是!宁可降于南吴,不可降于燕京。”马世仁深以为然,于是率牙兵移驻东面三百里之外的青州。以吴化友为历城主将,又以石益三为淄川主将,分兵把守之。
怀明元年的开春,上元节未至,驻扎于河间的燕州军第三师谭宗延部、第四师许德海部、中州军第一师唐成义部、第五师张季振部,四个师的兵马由淄青道行军统管谢文谦率领,迅速出动,仅三日工夫,便重新占据德州全境。
接着,燕州精兵分三路涉过冰封的大河,迅速逼向历城。历城北面的济水河道早已干涸,城外一马平川,无处可以阻拦北面强敌。吴化友挑选精锐死士,由副点检王重武率领出城搦战,结果王重武直接阵前倒戈,谢文谦的近四万兵马杀至城下,将十门虎蹲炮一字排开,轰击城墙。
火炮对城墙造成的毁伤其实并不算大,但是巨大的轰响令守军士气大泄,吴化友连夜弃城溃逃。谢文谦轻易夺下了历城。消息传回燕州,官民人等,无不欢欣振奋。
郭继恩得到前方军报,立即书致中书省、议政院,提名以唐山刺史焦胜武为山东道观察使,即日赶赴历城,主持民政之事。
焦胜武接了朝廷谕令,喜不自胜,将印绶交与接替自己职务的刘世英,匆忙出了唐山府城,一路南行。新任燕州军监军使的石忠财恰好也从海津军营赶赴德州,于是便请焦胜武与自己一道,由亲兵护卫着,由河间而至德州。
驻守德州的是燕州军第四师韩景和旅,石忠财赶至德州之后,焦胜武便与他道别,自己跟着一支运粮队,心惊胆战地渡过了塞满冰凌的大河,终于顺利进入历城。
山东道治所屡经迁移,历城城墙经过数次修建,长逾十二里,城中北面即为著名的大明湖。壮观富丽的山东道衙署即在大明湖之南,位于城市最中心之处。燕州大军入城之后,既告示城中百姓,历城复旧名为济南府,仍设山东道观察署衙。辞官归宅已经数年的山东名士吕文鹤,被闯入宅中的军士们送至府衙,出任济南刺史。
吕文鹤气得七窍生烟,却是敢怒不敢言,再加上城中百姓惊惶思定,急需有人出面安抚众心,他也只好忍住怒气,每日在府衙之中坐堂理事。
焦胜武赶到济南城,与谢文谦一道往济南府衙拜访赔罪,吕文鹤怒意少解:“谢将军瞧着甚是斯文,手下这些兵卒也是军纪严明,何以对下官这等粗鲁。”
谢文谦连连抱拳笑道:“此前谢某实是不知,入城之后,有父老乡贤推举吕先生出掌府城。哪里知道伙伴们是这等相请之法!得罪莫怪,莫怪。”
焦胜武强忍笑意,好言相劝。谢文谦又吩咐跟随来的亲兵将簇新的官袍、吏部告身等都献上,三人于是聚在一处饮酒议事,正说得兴起,点检唐成义赶来禀报,西南面郓州守将田实礼遣使来报,愿率部属归降燕京朝廷。
谢文谦闻言大喜,想了想道:“便由唐点检率本部人马前往郓城,接受部伍,加以清点遴选,如何?”
“是,末将这就点起人马出城。”
郓州在济南城西南面,约莫二百余里,驻有三千余山东兵。得知主将欲降燕州,几个军头焦躁议论道:“那燕州军中,军纪极严,又不许吃空饷,抢东西,如何能得自在!不如将田巡检杀了,咱们依旧守住这里便是。”
于是半夜之中,守军哗变,两个团练引兵反杀入田实礼住处。田实礼负伤逃出,仅带着千余人马从北门冲出郓州,奔往济南。
半道遇见唐成义率部前来接应,忙吩咐医官给田实礼包扎伤口。田实礼惭愧道:“某驭下不能,反遭其噬,着实愧对谢将军、唐将军也。”
“不要紧,田巡检性命无碍,这就是件幸事。”唐成义一面吩咐就地扎营,一面紧张地思索。
旅监葛有昌凑过来低声道:“听这位田巡检之语,郓州之敌,颇为凶悍,咱们何如连夜进兵,出其不意,一举夺了城池?”
唐成义惊讶地瞅一眼形貌苍老的葛有昌:“本官正有此意,只是瞧这天色,像是又要下雪的光景。”
“雪天岂不正好?”葛有昌咧嘴笑道,“敌更无防备,只是伙伴们要多吃些苦头了。”
“谢统管先前就说过,郓州是必取之处。”唐成义略一思索,便吩咐道,“一旅留守营寨,二旅三旅,随我南去郓州!”
“既是这等,某这就吩咐下去,赶紧埋锅造饭。”葛有昌摸着头道。
中州军第一师以跟随田实礼投奔过来的团练冯相廷为向导,雪夜奔袭百里,一举夺下郓州城,并覆报济南。谢文谦见济南城中有粮草二十余万斛,又有马家尚未带走的金银无数,决定就地扩充兵马,他奏报枢密院,决定以降将降卒为枝干,另募新兵,就地组建吴州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