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倭寇越海来(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个万人队了!何如右卫门这就领兵前去攻打柳京,一定能马到成功?”  

伊达长政站起身来,神态沉静:“小的唯总大将大人之命是从。”  

“罢了,”加藤至辉无奈摆手,“你去北条君处,归他指挥!”  

伊达长政微微一愣,北条雄信,那可是他的师兄啊。  

“伊达长政右卫门?”  

“是,”伊达长政回过神来,“小的这就过去。”  

倭军各路并进,迅速瓦解沿途义兵自发组织的抵抗,直抵柳京城下。仓皇无措的平真王由殿前军指挥使李承顺护卫,抛城弃国匆匆向北出逃,一路狂奔五百里,越过訾水进入辽宁道境内大行城。接着又遣使向沈阳求救。  

此时的燕京皇宫政事堂内,几位中书、尚书犹在激烈地讨论新卢国兵事。靳宜德、王行严都认为应暂时不予理会新卢国君臣的请求,全力应对南征事。与霍启明一道参与大军输供支应等事务的户部尚书宋鼎臣深知打仗耗费之巨,是以也赞成靳相之见解:“以眼下新卢国内情形而言,即便我大军相援,彼亦无法提供粮草,须由营州燕州两处供粮应战,民伕车辆,也都要往訾水毕集。”  

言下之意,出援新卢是一笔折本的买卖,最好别去做。  

“就是怕这礼曹判书并非危言耸听,”卢弘义拈须沉吟,“则营州军非但不能入关,还得调往訾水西岸以为布防。”  

靳宜德一听就急了:“营州军六万精锐,若不能入临榆关助阵,这中州之战定然不能速决。如今西面有图鞑蚕食我华夏之土,东面马世仁待价而沽,淮南之徐逆亦是虎视眈眈,咱们若是不能速决,将来形势,愈发难料也。”  

他转头对苏崇远拱手道:“此事还请苏相致书都帅,率三军健儿,挟大胜之余威,鼓勇而进,早克东都!”  

“言之有理,”苏崇远点头道,“老夫这就遣人急往馆陶去见郭都帅。”  

“照靳公此语,咱们之所为,只好称做,顾头不顾腚。”一直没有做声听着几位大臣议论的霍启明面露讥讽之色,“别是一头重入东都的体面风光,另一头却是沈阳等处落入倭贼之手,到得那时,咱们就成了天下的笑话矣。”  

“所谓假道以犯中国,不过是新卢君臣一面之词。”靳宜德很是不快,“此事说到底,不过是两个藩国之间竞斗。那倭国摄政之举,虽是悖德无义,毕竟疥癣之疾,咱们教营州军留一两师人马,以为布防,也就是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