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章 犯蠢(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会长把旁边的干事叫到眼前,叮咛道:“去安抚安抚那个学生,可别闹出什么事来。”  

张雪林一出协会大门,冷风吹拂之下,回过神,猛地顿足,面上不由自主地露出强烈的羞愧——她这些都做了什么!?  

半途弃赛?  

张雪林脸上爆红,低下头痛哭起来,她几乎能想象得到新闻上都怎么报导这件事。  

新锐画家张雪林承受不住比赛压力,中途弃赛!  

嗡地一声,张雪林耳朵里轰鸣,头晕目眩,闭眼倒了下去,人事不省。  

后面追出来的两个评委,还有协会干事:!!  

张雪林昏了半个多小时,醒来后张守国已经守在了她身边。  

“网上那些无聊的言论,你都不必去听,去看,我和叔叔商量过了,有叔叔在,你就放心吧,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很快就会被压下去,比赛时你身体不适,提前退场,不是你的错,我们丢了这一次机会,很快就会有下一次。”  

张守国摸着妹妹漂亮的头发,笑道,“咱们张家的姑娘,难道还会愁没有机会不成?”  

张雪林怔了半晌,默默点头。  

“大哥以为雪林能挺过去,没想到她忽然留书出走,说多谢咱们张家对她的照顾,她准备换个环境,还从学校里退学,不准备继续画画了。”  

张守国心里茫然无措,他实在不明白,自己的宝贝妹妹为什么会忽然这样。  

他知道,自从家里出了那件事,虽然他们兄弟竭力想降低影响,想隐瞒真相,可他们家当家做主的毕竟不是他们兄弟,上面有父母,再上面还有祖父,祖母。  

这么大的事,张家是大家族,怎么可能隐瞒得了?  

雪林该知道,还是要知道,但他们真的已经尽力去安抚,他们都告诉雪林,亲缘关系有时候没有价值,真正有价值的,是相处的这二十余年时光。  

二十几年,不是几个月,不是随口一句抱错了,就能抹消感情,就能马上玩什么‘拨乱反正’的。  

雪林虽然很伤心,可是她也理解了,明明这一切麻烦即将过去,大家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现在仅仅是一场绘画比赛失利而已,为什么雪林的反应就这么大?  

张汗青查完资料,再听自家大哥心情复杂的叙述,简直恨不得一秒钟就飞回妹妹身边去。  

他越想越害怕。  

妹妹为什么要走?难道真的只是为了一次绘画比赛的失误?雪林有多么喜欢绘画,他这个当哥哥的很清楚,从小雪林唯一的爱好就是绘画,她究竟在想什么,才会说出要放弃画画这样的话来。  

那必然是…无比的绝望了。  

张汗青连回宿舍收拾东西的精力都没有,给他的带队老师留了条留言,拔腿就走。  

路走到一半,忽就见杨玉英靠在树上,手里拿着一只特别漂亮的羽毛笔,一边转笔一边对着手机说话。  

她身前围坐了十几个小孩子。  

张汗青脚步顿了顿,心下暗叹,他找这家伙找了好几日,结果找不到,这会儿到是碰上了。  

他气哼哼地从鼻子里喷出口气,心里别扭的很。  

杨玉英做了救援师,不去干活,居然随便躲懒,躲懒也就罢了,画得是哪门子画,闲得慌么?  

张汗青心里也知道,他不该怪杨玉英,可世上为什么会有‘迁怒’这个词?  

反正他心里这口气,怎么也顺不了。  

他闷头又向前走了好几步,后面忽然传来杨玉英清脆的笑声。  

“哈哈哈哈,你这就是胡说了吧,老夏,论漂亮,我最漂亮,排第二的也该是我家的晓雪,轮得到你那位易美人吗?”  

夏志明一边飞速地写报告,一边笑道:“评论美人,还是我们男人的眼光毒才对,我问你,大顺有几个贵公子喜欢你?”  

杨玉英想了想:“不知道,不过肯定很多。”  

“我看不见得,你也许不知道,纯王家的那位小世子曾经偷偷摸摸办过好几场文宴,声名如果谁能把皇城司的杨玉英杨大美人哄回家去,他保对方升官发财,三世显耀。”  

杨玉英:“…”  

有朝一日若能回去,就打死那小兔崽子。  

夏志明眼睛里都流出些许笑来:“结果愣是没一个人敢上手。都说真正的美人,足以倾国倾城,杨大美女,没指望你倾城,你有倾人吗?”  

杨玉英:“…”  

回去要打死那小兔子三回。  

“何况,就算有一些公子哥喜欢你,但大顺最优秀的两位公子,喜欢的都是易美人,谁更漂亮?”  

杨玉英:“最优秀的?谁?”  

“夏志明和林官啊。”  

夏志明大笑。  

杨玉英眨了眨眼,忍俊不禁:“噗…好,我认输。”  

她必须承认,夏志明说的很对,大顺或许会有很多优秀的青年才俊,在别人的故事中,那些青年远比夏志明和林官优秀。  

可是在他们的故事里,杨玉英就是觉得,夏志明和林官这两位挚友,同伴,搭档,就是最好的。  

他们两个争夺过的姑娘,当然也得是倾国倾城的佳丽。  

张汗青不知不觉就停下脚步走过来,看着杨玉英神采飞扬的表情,莫名气上心头。  

“杨玉英,你是不是很闲?”  

“闲?”  

杨玉英闻声回头,她身边那十几个孩子和她一起转头,齐刷刷盯着张汗青看。  

十几个孩子的眼睛清澈,宛如透明。  

杨玉英直视他,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