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强者与蝼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齐大夫人自以为仙人是占在她们家一边的,毕竟看站位,刚才夫君离仙人极近,似乎因为夫君说了什么。  

仙人才现出真身去前方救人了。  

儿子有救了!  

心中放松后,看向苏夫人的神色就带上了几分讥讽、冷漠,在她看来,一切都是苏家引起的。  

要不是苏家不识相。  

怎么会引出‘妖物’来现世?  

看到‘神仙’后,她几乎撕碎的意识又冷静聚合了起来,按她猜想,应该是那长相一看就过于轻浮的苏家外甥女引出的‘妖物’!  

书上不都写着吗?  

那些妖物化身俊美公子最喜欢引诱美貌少女。  

看那贱丫头那细得不堪一握的柳腰、纤细柔夷、晶莹玉肤、娇弱姿态齐夫人想到丫环所报,儿子对其的关注和重视。  

恨得有些咬牙!  

另一边苏夫人却面色惨白摇摇欲坠。  

扶着她的丫环已经软倒在地。  

世俗上,苏夫人还能虚以四品恭人之位吓退齐家之人,但如果有神仙站在齐家一边,她能怎么办?  

苍天为何如此薄待苏家!  

明明眼看将兴!  

如果被仙人指为妖祟,苏家的一切都完了!儿子的前途也完了!楚国上下都是崇道的,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  

应该还有解!  

苏夫人低垂眉眼努力思考着,无视身上仿佛要被灼穿的视线感。  

周围的宾客们此刻都心情激动莫明,没有擅自奔逃,毕竟一是危险就没出现在眼前,二是有‘神仙’在。  

但也极小声的交头接耳。  

关注着远处一声声轰鸣和建筑倒塌的声响,目光灼灼。  

这可是神仙在灭妖?!  

“要不要悄悄靠近看两眼?”  

有胆大的人接受了神仙妖怪的设定后,一时蠢蠢欲动,毕竟世上虽有各国林立,偶有交战。  

但世俗间一向还算安稳。  

没有听说过哪里有妖物横行之说。  

这就证明了,就算世上有妖,那也有神仙庇护着凡人,邪不胜正一说,向来深受人的信赖。  

这时,远处又一道流光飞来。  

时间稍稍推前。  

在越曦一路轰鸣着前进后。  

齐府翠园的北面一片狼籍。  

四处是昏睡一片的下人,有受伤的,也有无损的,还有倒塌的房屋树木断墙碎石,大风成旋般刮过,尘土半空弥漫遮挡了视线。  

当越曦使用灵符习惯后。  

发现解决一切其实很简单。  

一张爆裂符加一张烈风符,轻易能摧毁这里的一切建筑,然后一张安眠符,烦人的喧嚣声也没有了。  

如果不够,再加一份!  

不够,再加!  

轰轰轰!  

一路见着建筑就扔下一份激活的三件套灵符,见灵光闪烁后爆炸声不断,一路飞掠一路辗过。  

说实话,挺爽的!  

以强欺弱果然比在强者大佬的压力下,谨慎生存来得更爽!  

越曦如画的小脸上扬起浅浅笑容。  

强者与蝼蚁之分明显。  

而她只愿意作为前者!  

至于下方偶尔出现的的大一点的蝼蚁,在房屋崩塌时能或逃离或向她冲来的二阶中的弱者齐府护院或供奉们。  

自然是无视!  

灵符的威力比她预计的要大了不少,但多使用几次后,已经能完全掌控细微之处。  

也就是想爆哪里爆哪里!  

恶意重的爆成重伤,烈风刮过,将白点之人从建筑内缠绕着拖出,一是查看,二也是防止有无辜之人被她误伤。  

虽然她对齐府毫无好感。  

但不代表这里的所有人都有取死之道。  

见过空桑子后,知道了这里果然有修炼者时,越曦反而踏实了,大概猜得到对方的心态,所以暂时不打算肆意过头。  

齐府众人:“”  

北园都快被辗平了,还不算肆意过头?  

所以,一路以毁掉建筑为主。  

这也是一种威慑!  

只是,地图上的这片北园区域内,最大的一个二阶白点,居然还停留在原位?艺高胆大?  

越曦加快速度,借着灵符之力上前。  

想了想,又补了神速、巨力等符。  

至于半路上有人冲她大喊什么卫家、世子、冒犯什么的话,她自然是懒得理会,将那身旁跟了不少二阶和普通人的男人直接一道灵符刮到了废墟里。  

轰隆!  

齐昌一个不慎,在拼命反抗中,被烈风成功刮到了一株未完全倒塌的大树叉上,还是倒着的。  

他一脸的震惊茫然,一时到忘了继续大喊。  

这也让越曦忘了再补他一道安眠符。  

因为她已经到了这里最后一处,位置最深,靠近了凤陵城边缘其实就在边缘位置的一座依山庭院上方。  

准确的说,是庭院的院墙上。  

这里仿佛与北园有一定隔离区域,显得无比安静,只是站在院墙上,越曦敏感的耳朵听到里面传来阵阵奇异的声音。  

这类声音她似乎在哪里听过当然,这些都是小事!  

重点是某种奇异的气息从庭院内部散发,却在庭院附近仿佛被什么无形之物阻挡了一般,未能散发出去。  

只有其中一丝一缕成功的融入天空中的雾气中。  

形成一种彩色的霞光。  

越曦有些谨慎,虽然没有察觉到小莲的气息在这里,但还是在爆裂符和烈风符中选择了后者。  

对她来说,后者更容易控制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