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武考报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其他人的修炼,影响速度的原因很多。  

一是资质对天地灵气的感应和吸收,二是环境内灵气浓度的存在,三是身体对灵气的转换速度等等。  

至于功法,就是强化一三点。  

不过,这三点对越曦来说,其实都不存在问题。  

所以,在主动询问师尊,关于武修三阶的修炼功法要点问题后。  

越曦明了了功法达到三阶,重点是开辟新的经脉与天地更加契合,外加增强属性偏向,为之后的四阶打基础。  

总的来说,武修三阶的八奇脉的凝结。  

有些类似后天凝结修炼需要的灵根一般,八奇脉拥有八种不同的属性偏向,开辟和凝结的顺序代表着一种初步选择。  

所以,武修才是修炼的基础。  

因为,本身先天没有灵根资质的人,都可以在三阶时,开辟凝结奇脉时,后天筑就修真修仙入门最重要的资质和基础!  

奇脉能强化人体与天地灵气间的契合度和感应度。  

八大奇脉就等于后天灵根!  

在了解到这一点后,越曦其实有些震撼的,还有些稍稍奇怪,那为什么异修一道,也就是传统修真者又在大罗算不上正统呢?  

其实异修的体系挺完善的。  

而道修在越曦目前的了解来看,似乎挺复杂的,就是入门,她的那位师尊都无比重视,现在带她四处观看奇景让她尽可能观想《千锻灵生诀》  

拜祖师时的蕴神香似乎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她便于入道入门。  

这一点,在她问过后了解,她在天水城见到的众多三阶,大部分其实都没有入道成功,只是处于炼气养魂的三阶后。  

震撼了!  

入道这么难吗?  

道修对灵根的要求并没有那高。  

当然,只是指的是道修中的部分,大部分道修都更讲究天赋悟性。  

越曦兑换纯净的灵气继续自己凝结三阶八脉的修炼,耳中一直传来分身处与器修师尊的交流对话。  

让越曦对相关常识进一步了解。  

“入道是什么?”  

“入道很难形容,真要用言语表达,为师只能告诉你,入道是一种境界,玄而玄之,道之初始进去了才知道进去了很多人始终在门口打转,面前迷雾重重,而入道就是清楚的看到那道门!”  

“没有功法吗?”  

“入道没有功法,只有心法,两个字:开悟!”  

“师尊您是怎么入道的?”  

“炼器打磨十年,一朝开悟!”  

万湖秘境内的越曦,感觉与师尊的谈话要交流不下去了,说得这么飘,具体的修炼方式到底是什么啊!  

木然的瞪着大眼,怒!  

要不是打不过“别急!呵呵!”  

沙经天在徒弟和其他晚辈们面前,脾气看起来都是挺好的,并没有他在同阶或外界强者眼中的霸气任性。  

越曦一边评价着自家师尊,一边绞尽脑汁的分析一路见过的风景与入道间的关联。  

看山!  

看水!  

看风!  

看火!  

大部分时间都在乘坐飞行法宝在天空飘着,师徒两交流修炼和炼器等内容,不交流时,越曦闭眼盘坐观想。  

看风卷云舒。  

似乎很惬意。  

十几天后,越曦若有所思。  

水神域内的越曦发现自己处于魂力50点的总量后,卡住了,星辰篇的修炼也没有凝结成新的意识星辰。  

对了,不是没有凝结成。  

是凝结成星辰后,没能成功的与天星产生感应,只能算是星辰之力的凝结球体,不能算意识星辰。  

除了魂力方面,也就是神魂修为方面卡在三阶极限外。  

武修方面越曦基础太好了,所以一帆风顺的在庞大的灵气支持下,成功的凝结成了八条晶莹剔透的奇脉。  

她没有修炼任何功法。  

奇脉没有属性偏向。  

修炼到这一步后,她又卡住了。  

似乎除了增强了对天地灵气的感应和吸收,外加炼化速度外,三阶的修炼带给她的战力提升并没有那么明显。  

而八条能量奇脉似乎还能继续提升?  

压缩?  

提纯?  

除了可以引动外界的灵气外,体内的先天真气运转速度快了点,恢复速度惊人了点外,就没啥可说的了。  

越曦想,她可能需要一场战斗来了解自己的实力。  

她有种奇异的感觉。  

似乎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存在了挺长时间,目前已经处在爆发阶段了。  

是什么?  

天气转凉,秋风瑟瑟。  

十月,正是秋冬即将相交之季,树黄叶落,一切农业归于收敛,也是大罗天下冬季武考的报名时间,各地武堂繁忙不已。  

南江县武堂也是如此。  

路总武也从闭关恢复中走出,开始处理审查相关事务。  

武考!  

天下之重!  

武堂学子中部分出色者,他亲自招见了解报考状态,关心学子的身心状态,并进行身份初审查,以便交至监察司。  

天下武学子的身份存档,是分为三份。  

官府户籍处有一份,监察司在武考时会收录一份,武堂自身会保存一份,三者不得相异,极为严格!  

“总武大人!”  

燕天星将抄写的报考资料放干后小心叠起,突然欲言又止。  

他从孟家村返回后,就更专心的修炼备考起来。  

因为最后返回是与路总武一块,一路深受对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