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奶奶没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叶子皓的目光黯淡了一下。  

奶奶没来。  

他成亲,奶奶没来,到是在县城里当众打骂他。  

他当了爹,报喜虽未当面,但奶奶这个月里一次都没回过。  

他曾想着,只要奶奶回来看月母子、看他妻儿,他就原谅她。  

而现在…  

他抱着儿子想转身回屋去。  

叶青凰及时拉住了他,接过儿子上前行礼。  

“叶安见过三爷爷、三奶奶。”叶青凰代儿行礼请安。  

“哎哟,叫安呀,好名字。”  

叶重华笑了笑,将手中小儿也亮了亮,笑道,“瑞儿,这是你的堂侄哟。”  

叶青凰见了不由抿了抿唇。  

三叔的炫耀之意太过明显,但她叮嘱过叶子皓今天万事忍为上,她自己又如何忍不得?  

已经三个多月大的叶恩瑞露出好奇地表情,看着对面半围着襁褓的小朋友,发出哇呜的声音。  

恰在此时,小吉祥也睁开了眼睛,似看非看地转向了对面。  

叶青凰挑了下眉,便抱着小吉祥一侧身,扭头看了叶子皓一眼。  

“三叔三婶一路辛苦,到屋里歇歇吧。”  

叶子皓立刻拱手行礼,已平复了自己的心情,客气地接上话来。  

继而转头又喊了他爹一声,意思是交给他爹去招待了。  

叶重信沉着脸色站在一旁,这时看向叶重华时依然没有好脸色,但看了一眼叶重华抱着的孩子,还是扯了扯嘴角,缓和了一下情绪。  

“去堂屋坐吧,外面有些热,别晒着孩子了。”  

小孩子无辜,不管是哪一边的,都不应该被牵扯进大人的恩怨里来。  

堂屋里只有张家舅舅、叶重义、赵树生和郑先生几个在。  

赵家舅娘她们都坐在东厢旁边屋里,和村里妇人在说话。  

大姑则陪着郑夫人在叶青凰和叶子皓的屋里坐,小姐妹们忙着泡茶,周氏从祠堂回来也立刻帮忙泡茶。  

虽说七月下旬已入了秋,但越到正午天气越热,今天来的客人还不少,只能安排屋里坐了。  

好在更多的客人是本村的,席又摆在祠堂那边,有专门的人手在忙着,到也不用太费事儿。  

只是亲戚来了当然还是在家里坐的。  

眼下时间还早,叶子皓和叶青凰抱着孩子四处去和亲戚们寒暄招待,最后在小吉祥哭时,才回到屋里。  

“小吉祥,你可回来了,快让郑奶奶抱一下。”  

郑夫人看到叶青凰他们终于到屋里来了,便笑了起来,言词之间颇为亲切,让人听得心头一暖。  

“小吉祥要先抱尿布喽,抱好尿布再给郑奶奶抱了。”叶青凰也说笑着,又朝叶子皓看了一眼。  

“赶紧打些温水来,给小吉祥洗下小屁屁,天气热了。”  

叶子皓连忙出屋去了,不一会儿就打来半盆温水,拧了帕子亲自给小吉祥清理。  

看着他熟悉的动作和耐心,郑夫人很是惊讶。  

“没想到子皓竟然能亲自照看孩子,这种事连我家先生都没这耐心呢,最多抱着孩子读书。”  

“哈哈,子皓也喜欢抱着孩子读书,孩子还没生时,就常对着我肚子读书,说是要让小吉祥先听着,以后上学就比别人早读几年了。”  

叶青凰笑着解释,却说得郑夫人也哈哈地笑了起来。  

“他们读书人的心思可真是…”让人无语呀。  

把小吉祥安置好,叶子皓离开后,叶青凰看了一眼孩子,便去将门窗关上,只能当着两个女性长辈的面儿喂孩子了。  

好在大家都是过来人,看着孩子吃得津津有味,却是大谈自己当年带孩子的时候。  

两个妇人虽然身份不同,但都是生过几个儿女的,又都通情达理,此时到是聊得热络得很。  

叶青凰喂饱孩子后,便交给了大姑和郑夫人带着,她则去看看哪里需要帮忙。  

就看到叶子玉也带着周子康在四处和亲戚打招呼,让亲戚们不至于受到冷落。  

叶青凰见她懂事的模样很是欣慰,便叫住了刚收回茶杯的陈杏花。  

“你霞表姐呢?”  

“刚才有看到她和她夫婿,同大表哥和二表哥他们去家里了。”陈杏花扭头看了看,想起来怎么回事儿。  

叶青凰听了这才安心了些。  

不管如何,今天徐家福可是来他们叶家做客的,若是中暑了可就尴尬了。  

叶青霞在家已经没有屋,不能像叶子玉随时回娘家住这么方便,这才是让叶青凰多费心思的原因。  

她去找了叶子皓,让他去大房那边看看,若是徐家福需要休息,就把他们屋里的炕铺上干净被子。  

书房是外公外婆住了,他们现在住在自家,最合适的就是收拾他们自己的屋子。  

徐家福是谨慎之人,肯定不会乱动他们东西的。  

叶青霞就算有心,当着徐家福也不敢,这点到是不用担心。  

叶子皓听了便连忙赶去大房那边。  

大房那边外婆在,正在堂屋里和叶青霞、徐家福他们说着话。  

外婆就去过一次县城,对外孙和外孙女如今在县城里的生活,也是关心的。  

不时看一眼嫁了人的亲外孙女,外婆的心情是复杂酸涩的,但她忍住了落泪,怕外孙女婿不喜。  

这时叶子皓就赶来了,陪徐家福说了会儿话,便问他是不是累,要不要到屋里歇歇。  

“哼,我连屋都没有了,上哪里歇歇?”叶青霞一听,不由冷笑了一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