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引起公愤(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他没在县学当师长,不然他要把那几个生事的罚抄《论语》全篇十遍,让他们好好学习读书、做人。  

但杨先生他们趁机全面约束,搞起每月一考,固然会让人怨声载道,但也不失为一种手段。  

让大家趁机反省自己是否还不够认真努力、是否有严于律已、不生是非的手段。  

那些挑起事端的祸首,未来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  

郑先生为人严谨端正,其实也并不是那么古板。  

他在叶家喝了杯茶,与叶子皓聊了一阵学问,叶青凰教妹妹绣花,好奇地听了一会儿便回家去了。  

这一家大小要读书、要绣花,他也不好多坐。  

第二天,叶子皓背上书箱出门时,脸上却洋溢着期待的表情,对送他出门的叶青凰笑道:“我中午若是不回,就是在县学饭堂买馒头吃了。”  

“都吃两回馒头了,又不是没时间回家吃饭,何必吃这份苦?”  

叶青凰心疼他,读书本来就辛苦了,又住得这么近,为何还要这般自苦?  

“两回算什么,我还要吃上两月,以后都让那些人跟着我吃馒头。”  

叶子皓却是哈哈一笑,忽又神秘地压低了声音。  

“我今天带上了两块玉米糕、两块红豆饼,中午再吃两馒头,反正我是饿不到的。”  

至于那些人会不会饿到,他可不知道了。  

叶青凰抿唇,无语地看着他。  

这是要还击了呢。  

既然说他堂堂案首成绩下滑是没有好好读书,那他就好好读书给那些人看,让那些人都不得不被师长赶着走,跟着他的脚步前进。  

师长们自然是乐于看到所有学生都更努力、更有进步的。  

谁吃不消要发火,就冲着挑起事端的人发去吧。  

而叶子皓他什么也不用做,在自己努力之余,就让别人去掀起战斗了。  

而别人却怪不到他头上来,因为他确实没考好让师长罚了嘛,因为他确实是因此而被师长盯着读书了嘛。  

眼给别人战绩的后果,就是你以后都要和别人一起站在这片战场上,可不是动动嘴皮子的事儿了。  

叶青凰不怕叶子皓吃亏,只怕他饿肚子。  

既然他有准备,也就不管他了,回来继续绣花,她不能提升进度太快,于是趁空儿指点了赵春燕和小妹。  

再腾了些时间来做饭,让赵春杏和陈杏花能多些时间追赶她的进度。  

中午叶子皓果然没回,叶青凰无奈,还得跟小的们解释他为何不回。  

当然解释只有一句话,为了乡试更有把握,而要更加努力专注地读书。  

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少小要努力,老大更要努力,做任何事都是如此,有备才无患。  

小的们听了连连点头。  

陈飞回来说街上的人也问起昨天告状的事儿,没想到传这么快,不过这次却是县学师长自己传出来的,因为早上为此举行每月一考的公告已经贴到县学外面的布告廊了。  

看来早上师长们开会商议的结果,不是静悄悄息事宁人,而是趁机闹大。  

也让本县的人知道,他们对待教学的态度,对待本次乡试的态度。  

在老院长的支持下,便将告示贴出来了。  

这样也让原本议论叶子皓的人,就算不明白为何起了这纷争,但都又有了信心。  

若大家都如此认真对待学习,不敢懈怠,乡试胜算不是更大么。  

因而,上午街头的议论声虽在继续,却是夸叶案首严于律已、深知任重道远而不敢懈怠一事。  

县城几家私塾在知道县学月考一事后,也纷纷借此教导学生,还未踏入科举路时,一定要努力打好基础,这样将来考上了秀才,上了县学,才不至于疲于应对考试,不必忧于应对考试。  

功名,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为有准备的人铺路的。  

这都是陈飞在街头陆陆续续听来的一些事情,以及他自己的猜测,在家说得眉飞色舞。  

到了傍晚时叶子皓回来,进门就笑个不停。  

叶青凰看着他,不用问也知道今天的县学里一定很热闹。  

“你没激起大家公愤吧?”  

叶青凰等了半天,见叶子皓在那儿慢条斯理地喝茶,就是不说,只得自己先问了。  

这个家伙,关键时刻还卖关子,非得她表示捧场啊。  

“我没有,有人有啊。”叶子皓笑呵呵地,这才将县学里的热闹说了一遍。  

“今天早上一进县学,大家就接到了今天连考的通知,就像那天我一样,一天三场连着考,何时考完何时放学。”  

“当然我也一样,杨先生说,那天我成绩不理想,或者是一路奔波刚到的原因,没有准备好,今天让我和其他人一样考试,也一视同仁。”  

“而且考得不好的,等沐休之后回来,就要加课呢,这下可苦了那些在家读书的了。”  

“本来有的是为家境所迫,不敢花费太多,有的还在做工赚读书钱呢,还有的本就是想去乡试碰碰运气,做好了长期奋斗准备的。”  

“可今天老院长亲自宣布,凡在县学有名字的,只要今年有意参加乡试的秀才,一律参考,视这次考试成绩,决定这个月是否加课。”  

“下个月要不要加课,要视下个月的考试成绩来决定,以后的每月初一,都是三场连考,不得缺席。”  

“今天中午都不准出课室,饭堂就给每人送了两个馒头,监考的师长亲自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