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国内剧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真打奥斯顿曾在希美地区任职,负责镇压当地暴乱,行事作风颇为机警灵活。  

在白色监狱暴乱当夜,奥斯顿曾和叛乱者巴伦、亚尔维斯在希美山脉激战。  

虽说没能成功阻止,但奎因看中他的忠诚和悍力,根据凯多的要求,几经删选,最后将其调来瑞斯克雅岛任职。  

在奥斯顿诚惶诚恐的表情下,凯多将瑞斯克雅岛的重要性告知于他,让他引起足够重视。  

顺便询问了下和之国最近的情况,奶奶灰头的奥斯顿结结巴巴地禀报说,因为利维坦抽取影子的能力,现在白舞地区街道城池中,全是行动诡异的,巡逻的僵尸队伍。  

森罗,死气如同一只大手笼罩住白舞,臣服在利维坦的恐怖能力之中。  

如今白天很难看见人影,白舞地区已彻底沦为一座阴森死城,居民们只有到了夜里才敢出来走动。  

国内很多人将其称为“消失的白舞”。  

消失的白舞是当前和之国热议的话题,同时也震慑到了各个地区。  

其它五大区域人人自危,不敢再犯上造次。  

而且还有好几个私下想要募兵复仇的组织头领,因为“消失的白舞”的原因,商谈不恰,最后不欢而散。  

之后他们全部遭到巴尔克刺杀,横死街头。  

此后,国内一片“祥和”,反叛暴乱者仿佛墨入汪洋,瞬间没了踪影。  

另外,利维坦也派遣了几百名僵尸参与了重新修筑白色监狱的工作,如今的白色监狱比之前更加庞大牢固,实验基地也如期进行。  

知道国内发展顺利,凯多也就放下心来,最后他又给奥斯顿交代了些注意事项,还让詹邦海贼团余下势力启程和之国。  

交代完后这才带着艾琳娜腾身而起,幻化成青蓝巨龙,消失在落日的余晖下。  

奥斯顿望着翱翔天际如鱼入大海的凯多,眼里又是羡慕又是敬畏,想到自己职责重大,立即叫来部下和村民安排任务。  

……………  

入夜。  

凯多卷集着稠密的黑云飞入和之国国境,打算先带艾琳娜熟悉下和之国内各个地区。  

黑云翻涌如乌光匹练,撕开斑斓夜空,转瞬数里!  

浩瀚森诡的气势压境,惊得国内无数人仓皇色变,纷纷把目光探向星空,霎时惊恐万状。  

九里实验基地,一群囚犯正在开荒,花豹五郎顿足观望,满脸惊悚:“凯多,他回来了!?”  

希美深山泉涧下,正忙于捕鱼的河松,忽感应到什么。  

看向天空,只见一道黑色乌光在天空游窜,他瞳孔骤凝:“好可怕的气息!凯多这才出去几天,怎么就回来了?!”  

花之都,因最近国内祥和,除掉了数名反叛军头目,黑炭大蛇令花之都境内张灯结彩,举城欢庆。  

大蛇城内办宴庆贺,席间琴声袅袅,余音绕梁。  

黑炭大蛇满面春风,正想与众家臣举樽相邀,忽闻城外传来雷声,街道喧哗声四起。  

他先是悚然一惊,旋即一脸怒气的将酒樽打翻在地:“外面吵吵闹闹的怎么回事!不知道本将军正在办宴吗?”  

一数名侍者慌忙从外面跑了进来,神情震怖:“回禀大蛇将军!明王凯多先生回国了!?”  

“此事千真万确?”黑炭大蛇脸色怒气骤消,眼眸精光闪动:“既是他回国了,那就再好不过了!哈哈!来!随本将军举杯庆祝叛首伏诛!”  

“喝吧!哈哈!小苓的琴技实在太美了!哈哈!”  

铃后。  

原本的墓场被拆掉后,烬遵循凯多命令,让人在此修建了一所院所———明光院所。  

按照凯多的意思,和之国国民很多人虽表面臣服,但复国之心不死。  

成年的这批国民采取镇压奴役的方式,至于小孩乃至还未出生的孩子,只能采取文化思想入侵的方式。  

修改和之国历史,学习凯多改编的“正史”。  

正史中,光月一族是历史罪人,企图把和之国卖给恶人,将和之国带入灭亡。  

而在其中扮演英雄角色,拯救和之国于危难之中的正是将军黑炭大蛇和明王凯多。  

并且告诫这些孩子,他们是罪人的后裔,曾企图协助罪人御田出卖国家。  

但明王宽宏大量,没有将他们赶尽杀绝,反而愿意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拼尽一生血力为自己长辈乃至于先祖赎罪,洗掉一身罪孽。  

当然,为了能让这群孩子不被其父母思想左右,被送进明光院所后就和其父母隔绝生活,灌输一生效忠明王的思想。  

在明光院所,除了教导正史文化和洗脑…嗯,赎罪录外,还由几名真打亲自监督这些孩子训练。  

此时,铃后明光院所中,正对着数十个孩子教授正史课的,由花之都调来经过重重删选的女老师酒井美黛,忽的一愣。  

窗外天空雷声滚滚,电光中有龙影游窜,酒井美黛眼眸惊异,很快激动地指着外面说道:“孩子们,那就是无所不能,于水火之中拯救和之国的明王大人!若能得到明王大人的认可便是无上的光荣!哪怕是洗掉你们罪人后裔的标签!”  

兔碗,白舞亦是如此,全都笼罩在凯多无尽的威慑之中,心思深沉者瑟瑟发抖。  

游逛了一圈和之国,凯多最后才带着艾琳娜飞向鬼之岛。  

海上的牛角恶魔,鬼之岛一往如常的,乌云笼盖,雷电奔喑,海浪翻腾。  

接到凯多出现在和之国国境内的消息,正在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