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颠倒黑白(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抵敌?”  

孟梦常:“前辈放心!在晚辈想来,只要艾宗主不露面,那些顶尖高手当是不会出手。”  

古怪老头:“无意暴露意图,以再次寻找机会?”  

孟梦常:“不错!”  

古怪老头:“即便如此,也不能不防!还是依托护宗大阵防守吧,不要做无谓的牺牲。”  

孟梦常:“嗯,前辈所言极是!”  

古怪老头:“那就抓紧准备,三日后全部进入护宗大阵之中!唉,生平第一次当缩头乌龟啊!憋屈。”  

众人一听,立即分头准备。  

孟梦常一连派出八批人马打探消息。  

大战前的紧张气氛,顿时弥漫在落雨镇上空。  

三日时间不到,无数人流向飞龙宗汇聚。有一支支排列整齐的军士,有三三两两的武者。  

五日后。  

落雨镇集结的军士,已然迅猛增长到三十万之众。  

闻讯前来为飞龙宗助拳的西域武者,也达到了五万余人。这个数字比预想中的二十万,少得太多。  

看来,见风使舵的‘聪明人’,还真是多啊!  

其实,二十万援兵就已经是很保守的估计了。西域武林界虽然弱于北域,但也不可弱上这许多。  

要知道,当初雪域门进攻笑天宗时,只不过集结了半个北域武林界,就达到了近四十万之众。  

整个西域武林界,估算二十万确实并不多。  

然而却只到了五万人,这让飞龙宗的一众气愤之极!享受飞龙宗给予的低价猴子酒、修炼场所等好处时,这些宗派一个比一个跑得快。  

需要他们援助之时,却龟缩不出。  

这种的宗派,还有必要留在世上么?  

孟梦常立即毫不犹豫地把一人未至的宗派,全部记到了秋后算帐的小本本上!  

既然你只怕皇庭,不害怕我飞龙宗,那好!咱就用事实证明给你看。  

皇庭的实力固然强横,但得罪了皇庭或许还有活路,至少还可以匿名潜逃。毕竟,皇庭并不敢大规模地跟武林界动武。而且,军方之人并不敢进入他国追捕。  

但得罪了飞龙宗,情况可就不一样了。  

以艾冲浪之能、之狠、之睚眦必报,任你逃到天涯海角,恐怕也难逃毒手!  

七日后。  

三十万大军气势汹汹而来,团团围住了飞龙宗。  

预感成真!  

高高飘扬的‘帅’字旗下,一名五十余岁的黄脸汉子端坐于一匹白龙驹上,两眼似睁似闭。  

眼底一丝精光,偶尔一闪即逝。  

赫然是位大帝一阶高手!  

担任此次统帅之人,正是这名略显病态的黄脸汉子,名叫黄炳文。  

看似一副儒生模样,其实却是心狠手辣之辈。  

从其‘血屠’的称号,即可知端倪!  

在其还是一名副将之时,曾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深夜,率领五千兵马,突袭大龙边防大营,斩杀对方八千余众,直杀得血流成河。  

而且,无论是当副将,还是当统帅,落在他手中的俘虏从来没有活过一天的,都是在铐问完毕后当场斩杀。  

‘血屠’之名,由此而来。  

此次李树学派遣黄炳文为统帅,剿杀飞龙宗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  

面对战意滔天的三十万大军,飞龙宗只出动了六人,其余人等皆紧缩于护宗大阵之内。  

这六人分别是:古怪老头、俞长生、王铁锨、李飘衣、宁威豪和孟梦常。  

古怪老头等三位大帝的出现,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震慑对方;二是保护孟梦常。  

孟梦常的智谋虽然厉害,但武功实在太弱了。  

别说人家高手出击了,恐怕就连由普通军士射出的劲驽都能要了他的小命。  

而这种情势下,宛如定海神针的孟梦常,显然不能出现任何意外。  

他之所非要坚持出现在护宗大阵之外,只是为了通过问话验证心中的猜想。  

宁威豪一见那黄炳文,脸色顿时一变:“竟然是他担任统帅!皇上的心还真够狠的啊!”  

李飘衣眉头一皱:“你说的是那个黄脸老头吧?他是谁?很厉害么?”  

也难怪李飘衣不认识黄炳文,她身为郡主,自幼深锁王府之中,年龄稍长一些后又进入了云梦学院,哪里有机会认识军方之人?  

除了宁猛这个父王的知交好友偶尔前来串门之外,其余军方首领几乎没有登门者。  

原因有二:其一,李树正不喜交友,只喜武功;其二,李树正王爷的身份太过敏感,广交友唯恐引起皇上猜忌。  

而宁威豪身为将军之子,认识在军方声望不弱的黄炳文,则在情理之中。  

见众人皆不识得黄炳文,宁威豪立即低声介绍道:“他叫黄炳文,对敌人极其血腥,人称‘血屠’。”  

孟梦常道:“他跟你父亲关系如何?”  

宁威豪摇摇头:“几乎没有往来!他是皇上嫡系,我父亲则跟李王爷交好。”  

孟梦常点点头:“明白了!无须再浪费口舌了,直接退回护宗大阵之内,准备死战吧。”  

李飘衣仍有不甘:“莫非连我和宁威豪也要一起斩杀?难道不怕惹恼我父王和宁大将军?”  

孟梦常一声低叹:“多半如此!人们常说‘最是无情帝王家’,今日总算亲眼见证了一次!皇上恐怕巴不得李王爷和宁大将军主动跳出来报复啊!只有收拾了他们两位,他的皇位才固若金汤。”  

古怪老头低喝道:“撤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