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狼群计划(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六塔层的风无痕等三人,在“明目张胆”地较劲。  

三人较劲的方向,是看谁先完成第六塔层的修炼。  

置第五塔层的李飘衣、白滔、骆威、金大炮等四人,也在暗中较劲。  

他们较劲的方向,是看谁率先进入第六塔层。  

其中,后来居上的李飘衣,胜出的可能较大。但白滔却不愿认命,骆威、金大炮也不愿轻易服输。  

毕竟,炼体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白滔、骆威、金大炮三人的想法很是相似武力等级涉及到的因素较多,咱可以不如你。  

但此次炼体,却一直处于同等条件下,凭什么咱还会输给你?  

从第一、第二这两个塔层的修炼况来看,你李大美女修炼进度明显落后于咱。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体修更适合男人,说明咱还是有机会压她一头。  

嗯,她之所以后来居上,原因不在于她突然变强了,而是咱骄傲松懈了!  

知耻而后勇的三名大沙雕,从此忘命修炼。  

其刻苦努力程度,前所未有。  

如此你追我赶的良竞争局面,正是老大艾冲浪最喜闻乐见的。  

立志创建大宇王朝第一大势力的艾冲浪,既不想做带着一群狮子的绵羊,也不想做带着一群绵羊的狮子。  

他想做的,是群狼的狼王!  

早在地球村时,他就从手机网络中了解到:狼群,是最有团队精神、最有危机意识、最奉行优胜劣汰原则的群体,也是最成功的群体。  

为了实现自己的宏伟目标,艾冲浪打算将野狼“贪、残、野、暴”这四大特点,充分体现在“浪滔天同盟”的核心小团体中在武道和事业的追求方面,要有“贪”,要永无止境地拼搏,要孜孜不倦地追求。  

在修炼和创业遇到困难时,要有“残”,要毫无畏惧,要毫不留的攻克。  

对于认定的目标和方向,要有“野”,要锲而不舍,要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狠劲。  

对横亘在前进道路上的一切“拦路虎”,或者“绊脚石”,要有“暴”,绝不心慈手软、绝不妇人之仁。  

切实做到“团体作战,巧力取胜,自我牺牲,谨小慎微,极具韧,顽强拼搏。”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艾冲浪才会别出心裁地建立了小团体,才会对小团体格外重视、格外眷顾。  

他非常清楚:要想创建一支强大的狼群,必须得循序渐进,切不能好高骛远。  

对此,他制定了三步走计划第一步,创建狼群。  

他的狼群,就是“浪滔天同盟”。  

这一步无关质量,良莠皆收。  

其目的,在于壮大声势,在于增强吸引力。  

第二步,树立典型。  

建立核心小圈子,这个小圈子既是“狼群”的骨干力量,也是群狼学习的标杆、行事的榜样。  

如此做法,只有一个目的:达到“以点带面,以面及片”的效果。  

第三步,形成规模。  

以小圈子为核心力量、为管理阶层,大力吸收各种各样的“狼”。  

在狼群达到一定规模之后,通过“在常中整顿,在任务中考察,在战斗中检验”等方式,不断整合,从而形成一严密的管理机制,以及一合理的淘汰机制。  

直到组建一支战斗力、凝聚力都极强的队伍。  

目前,第一步、第二步均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成效极为显著。  

在艾冲浪从北域“笑天宗”学成归来之时,就是第三步计划展开之时。  

报仇雪恨、重振“飞龙宗”这两大要务,将会与第三步计划同步进行。  

至于啸傲天下、横扫寰宇,则是在狼群真正强大之后。  

艾冲浪独自拟定的“狼群计划”,除了“丹田大能”外,再无一人知晓。  

其实,这个计划的出台时间并不长。  

在与古怪老头结为忘年之交,并获得猴子酒的酿造技术和“三昧真火”后,他才诞生了这个想法。  

在他想来,有古怪老头和“丹田大能”这两大强力帮手相助,顶端战力方面,他已无所畏惧;掌握了“三昧真火”和猴子酒的酿造技术,财力也就有了保证。  

人力、财力,这创业最为关键的两大要素均已解决,以艾冲浪越来越高的心气,以他地球人的思维,又怎能不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狼群计划”甫一出台,立即得到了“丹田大能”的充分肯定:“好计划,好心气。小子能啊!本大神当初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些呢?”  

“那是因为大话唠您太骄傲。”  

“是这么个理!本大神巅峰时期,何曾将一方势力瞧在眼里?人数再多,在我看来皆蝼蚁耳!”  

“这么狂妄?”  

“那时的我,确实有些目空一切。”  

“难道您不知道‘雄狮再强,也怕群狼’的道理?”  

“知道啊!‘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这些道理本大神都清楚。奈何脾全然,对于创建一方势力,根本就不屑为之。”  

“是懒癌发作吧!”  

“懒癌?什么鬼!唉,初达武道之巅的我,确实太自负了!不久,即为自己的狂妄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残酷的现实,再一次告诉我们:千万别装逼),装逼)被雷劈!”  

“咦,你小子怎么知道本大神被雷劈了?”  

艾冲浪闻之一怔,随即哈哈大道道:“什么?大话唠前辈还真的被雷劈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