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不看好(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宁缺再次登上了芒果大本营做宣传,这里算是他半个娘家。  

宁缺在芒果大本营中讲述了自己拍摄宫中月的艰辛,并且还说自己非常的尊重原著,改编也是尽量靠拢原著。  

宁缺这是在笼络原著粉丝,这几年由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基本上都被吐槽不已,因为都被改编的不像话,除了男女主角名字之外,故事都完全不一样了。  

宁缺也谈到了徐乾:“这次他拍摄宫廷剧,我觉得这是一个错误。”  

宁缺补充道:“虽然徐乾此前击败我,我也承认他的实力,但是他想要凭借宫廷剧打败我那是不可能的。”  

“因为宫廷剧是我擅长的题材,并不是他擅长的题材,他在用自己的短处来挑战我的长处,怎么可能不失败呢?”  

“哪怕是徐乾在我面前我也敢这么说。”  

宁缺心直口快,根本一点都不在乎他这番话的影响。  

著名剧评人陈北也在网络上评论道:“这一次我站在宁导这一边,徐乾他当然是才华横溢,一连拍出三部超神剧,但我要说这一次天时地利人和都不站在他这一边。”  

“宫廷剧,这是宁缺所擅长的,这是徐乾所不擅长的,这是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做对比,在这个情况下已经是失去了天时。”  

“再谈地利,延禧攻略在苏省卫视播放,而宫中月则在芒果卫视播放,我们都知道,苏省卫视虽然也是非常大的平台,但是与芒果卫视相比则是稍逊一筹。”  

“人和,宫中月改编的是大ip,这部小说在八年前大红大紫,现在已经成了很多人心目中的情怀,这部剧还没有开拍便引起广泛的讨论,由此可见这部电视剧的强势。”  

“再说参演人员,李文那是当红明星,女主也是当红小花旦,而延禧攻略呢?只靠徐乾一人独自支撑,其他那些明星更是听都没听说过,不是过气演员就是不知名的演员。”  

“在天时地利人和方面,延禧攻略全方位的输给宫中月,你告诉我这部电视剧拿什么取胜?”  

张果对徐乾道:“乾哥,现在网上的风向不是太妙呀。”  

徐乾道:“怎么呢?”  

张果道:“很多人在批评延禧攻略。”  

徐乾道:“都有谁???”  

张果道:“都是一些网友,我怀疑他们是水军。”  

徐乾笑了:“就没有一些知名的人物?”  

张果道:“知名的人物?”  

“好像只有宁缺以及一位叫陈北的剧评人。”  

“哈哈哈!”  

徐乾笑了。  

张果有些莫名其妙,这都被人黑了,乾哥怎么还笑?  

张果:“乾哥你为什么发笑?”  

徐乾道:“你没有发现现在黑我的人少了吗?”  

张果道:“好像是这样。”  

换做以前,徐乾拍摄电视剧的时候都有一大帮人口诛笔伐,这其中不乏圈内知名的导演,剧评人,公知。  

但这一次敢公开站出来质疑徐乾的也就宁缺和陈北两个人。  

宁缺自不必多说,他拍摄的宫中月和延禧攻略是同档期,他黑徐乾那是有理由的,毕竟是竞争对手嘛。  

而陈北名气也不大,他黑徐乾那是为蹭徐乾的热度,这叫死猪不怕开水烫。  

至于其他那些有头有脸的人物都不敢直接diss徐乾了,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徐乾在圈内已经确立了自己的威信,其他人也不敢随便黑他了,毕竟被他打脸打多了,现在已经是要避免被徐乾打脸了。  

电视剧的具体质量没有出来之前他们是不敢随便评论的。  

微博上,很多网友已经讨论起近期的电视剧了,都很期待。  

其中讨论度最高的无疑就是宫中月和延禧攻略。  

一部是徐乾执导的电视剧。  

一部是根据大ip改编的电视剧。  

其实说起来,延禧攻略也算是大ip,只不过它卖的不是小说,而是徐乾这个人,现在徐乾已经有把自己经营成一个品牌,一个ip的趋势。  

宫廷剧的口碑一直不错,和抗日神剧一直是最火热的几个类型的电视剧之一。  

并且这几年穿越元素流行,也让宫廷剧焕发了第二春,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的宫廷剧观众。  

可以说宫廷剧是当今市面上最受欢迎的题材,甚至是没有之一。  

有关宫中月与延禧攻略的讨论基本上就没有停歇过,随着宁缺和陈北先后发表声明,这种讨论更是达到了一个巅峰。  

“支持李文,不看延禧攻略。”  

“延禧攻略这名字一听起来就非常俗气,没有素质。”  

“我支持陈北的观点,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延禧攻略都不如宫中月,二者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  

“我还就呵呵了,《延禧攻略》铁定凉了,刚从《延禧攻略》围脖过来,帖子、评论、人气、热度,压根没什么期待和关注啊。”  

“对呀,对呀,延禧攻略这部电视剧除了徐乾之外,几乎全是生面孔,这样的电视剧有什么好看的?”  

“延禧攻略堪称是过气演员的集中营,徐乾为了节省制作费用也是蛮拼的,其实我想对徐乾说,如果你花大价钱请几位大流量,那么电视剧的热度肯定非同一般。”  

“是是是,对对对,你们都很睿智,你们说的都对,希望你们以后不要被徐乾打脸。”  

而在徐乾的抖音直播间,也有一位粉丝道:“如果延禧攻略的收视率能够超过宫中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