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孤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周泰不禁有些得意,抱拳道。  

“多谢殿下夸赞。”  

“子龙,目前形势大好,让第五军团上去吧。”  

“诺。”  

赵云应诺一声,随即传下命令。一支四万人左右的步卒推着各种攻城器械朝城墙冲去,与此同时,一支一万人的骑兵队也前出到距离城门近一百五十步的距离,以便在城门被打开后第一时间杀入城中。  

汉军连绵不断地冲击着城墙,汹涌澎湃气势惊人,城墙上的荆州军在汉军的反复冲击下死伤惨重。  

城墙上杀声震天,双方将士已经杀红了眼,咬紧牙关拼命地厮杀着,就如同野兽一般,不断有双方将士从城墙上坠落下来,远远望去,只见城头上血雨阵阵一片混乱的景象。  

城墙内只见荆州援军正如同支流一般不断向城墙上汇聚,那势头明显比从城外增援城头汉军要大得多。  

不知不觉到了傍晚时分,然而双方将士仍在城头上胶着血战,汉军并没能取得进一步的突破。此时,城头上下尸积如山,一片血色,一种惨烈的氛围萦绕在所有人的心头。  

刘凯看了一眼即将落山的夕阳,又看了一眼战事如火如茶的城墙,皱眉说道。  

“看来,荆州军的战斗意志还未完全崩溃,鸣金收兵,明日再战!”  

清亮的锣鼓之声在一片嘈杂的战场之上悠扬响起,随即黑色的浪潮渐渐地退了下去。  

厮杀了一整天的荆州军将士就地瘫坐下去,许多人的神情有些茫然,虽然抵挡住了汉军的攻势,然而没有人流露出欣悦之色,他们不知道自己能够抵挡多久。  

一座坚城,外面全是强悍的敌人,没有盟友,没有希望。  

刘凯及一众大将谋臣回到大帐中。  

刘凯在主位上坐下,贾诩立在刘凯身边,其他众将谋臣则分列在大帐下左右。  

徐庶疾步进到大帐中,禀报道。  

“殿下,我军伤亡数字统计出来了。”  

刘凯点了点头,示意徐庶继续说下去。  

徐庶继续说道。  

“今日一战我军死伤近一万五千人。不过敌军的死伤人数不会比我们少,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我军的火药跟投石车造成的。”  

襄阳城虽然是荆州的治所所在,但是一开始刘表就把它当做是军事要地来建设,襄阳城的面积并不大,这就导致城墙也不是很长,一面城墙也就是能够让一万人进攻。  

刘凯皱了皱眉头,仅仅一天的战斗就折损近一万五千人,如果继续下去,这损失只怕会让人难以接受啊。  

刘凯思忖片刻,扫视了帐下众将一眼,开口说道。  

“预备军团今日表现很好,明日继续由预备军团继续攻城。现在,你们各自下去督促将士好生休息。”  

“诺。”  

众将应诺一声,鱼贯退出了大帐。  

如果说刘凯对于今天的战斗不怎么满意的话,那么刘表则是惊心了。这头一天战斗的激烈程度远远过刘表的预料,数次差点便被汉军击破防御阵线,最关键的城门楼更是数次易手。  

刘表亲自到四门巡视了一遍防御,一来检查叮嘱守将严加戒备不可懈怠,二来给将士们打气。  

当刘表回到治所中的时候,已经是半夜时分了。心里不放心的刘表又叫来大将黄忠,叮嘱他加强对城内的防备。  

刘表没有回卧房休息,就在大殿之上看着地图思考着。昏昏沉沉睡着了。  

被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唤醒,刘表揉了揉有些沉重的脑袋。这时,大将黄忠来到大殿上。  

“主公。”  

黄忠抱拳道。  

“是汉升啊,昨晚没有发生什么事吧。”  

刘表问道。  

“主公请宽心,没有生任何变故。”  

黄忠回答道。抬起头来,看到刘表那疲倦消瘦的面容,黄忠不禁有些心疼。  

“主公,请不必太过忧虑,末将相信,我们终究能够扛过去这一次。”  

这话纯粹是安慰,只怕连黄忠自己都不相信这番话。  

刘表苦笑了一下,沉默了片刻,突然问道。  

“汉升你说我们从一开始是不是就错了?”  

黄忠愣了一下,抱拳道。  

“主公,末将以为主公并没有做错什么,主公一心想要匡扶汉室,硬要说错的话,也只能说天意弄人。”  

刘表点了点头,颇有些感慨地道。  

“天意弄人,真是天意弄人啊。”  

想起背信弃义的刘璋,刘表不禁怒上心头。  

“刘璋实在可恶,如若按照约定行事,我们荆州何至于此。哼哼,就算我刘表灭亡了,他刘璋就能够有好日子过吗?鼠目寸光,迟早会为今天愚蠢的行为付出代价。”  

突然,外面传来战鼓的轰鸣声。刘表和黄忠都不禁心头一跳。两人对望了一眼,刘表皱眉道。  

“又开始了。”  

语落便要朝大殿外行去,却被黄忠给挡住了。黄忠抱拳说道。  

“主公您还是在治所休息吧,主公放心,有我等在,定然不会叫汉军攻破城防。”  

刘表重重地点了点头,一脸郑重地抱拳说道。  

“那就有劳汉升将军了。”  

黄忠朝刘表行了一礼,便退了下去。在离开前,刘表似有意似无意地看了一眼黄忠。  

刘表叹了口气,喃喃道。  

“是我没有给你一个施展抱负的平台啊。”  

汉军再一次向襄阳起猛攻,攻势比昨日更加猛烈。  

一天激烈的大战下来,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