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布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二位怎么不说话了都,难道你们一开始真的是打算让我青州大军在前面拼命,然后你们趁着袁绍还有袁术不注意,在后面躲着捡好处么?”  

田楷跟孙静直接就慌了,连忙解释道。  

“殿下,您可不要误会了,我们怎么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呢。”  

“呵呵,如果不是那自然就是最好了。  

但是如果是的话,刚才寡人也说过了,寡人会立刻撤军,你们觉得袁绍还有袁术是会对付你们还是来对付寡人呢。”  

孙静也不想再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缠下去了,不管刘凯是抱有什么目的,只要他能够出兵,就能缓解孙坚的压力。  

“殿下,那么您打算派出多少大军呢?”  

田楷也在一边附和道。  

“对啊,殿下,如果人太少了,袁绍的实力又那么强,这仗可不好打。”  

“袁绍的实力强,袁术就不强了?”  

孙静看田楷这意思是想让刘凯多往北面支援,直接就脱口而出怼了田楷一句。  

“好了、好了,二位就不要再争了。  

你们听寡人说,现在青兖徐三州能够对外作战的军团有五十万,但是寡人必须要留下十万大军来应对其他人的威胁。  

这样子就还能够剩下四十万大军,按道理说都可以派出去的,但是你们也知道,寡人的负担重啊。  

青兖徐三州的库房里不仅是没了钱,更是找不到一粒粮。  

只要你们能够负担的起大军征战所需要的粮草军饷,那么寡人就可以将这四十万大军全都派出去。”  

田楷这下傻了,公孙瓒那里来的粮草,幽州大部分主要以放牧为主,公孙瓒自己的粮草都不够了怎么能拿出来多的给刘凯用。  

田楷为难了,可是孙静却没有丝毫的担心。  

孙坚这么多年来,有不少的世家大族支持他,所以孙坚根本就不缺粮草。  

“殿下,臣能够替兄长做主承担十万大军所需的粮草军饷,再多的话就需要回去与兄长商量了。”  

“那行,寡人发兵十五万,你回去跟文台说清楚了。  

寡人可以先发兵,但是在半个月之内,粮草军饷必须要到位。”  

孙静点了点头。  

“可以,只是粮草军饷到底该怎么运到您手中呢?”  

刘凯不慌不忙的铺开了地图,指着扬州吴郡说道。  

“幼台,你看,你回去了告诉文台,就说我们两家全力攻打吴郡,这样两家的军队不就能够接上了么。”  

“那行,臣这就回去与兄长商议,不知殿下何时进军。”  

“你先等上两日,寡人会集结十五万大军与你一同随行。  

等到了广陵郡之时,你暂且回去与文台商议,双方可在长江入海口商议进攻时机。”  

刘凯一边说,一边指向了广陵郡南边的长江入海口。  

“好,那臣就先行告退,静待殿下的消息了。”  

“去吧。”  

等孙静走后,刘凯才转身看向了田楷。  

“田大人,你怎么不说话了,难道是觉得寡人之前的条件太过于苛刻了么?”  

“殿下,臣没有那么觉得,可是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幽州苦寒之地,怎么能够拿得出来这么多的粮草还有军饷。  

要是牛羊之类的,臣可以做主进献给殿下万头。”  

“不够,这么点东西就像让寡人去打袁绍?  

袁绍的兵力跟寡人相比只强不弱。”  

“那殿下您说怎么办,多的幽州肯定是拿不出的啊。”  

刘凯抬起手,然后将两只手掌全部打开对向田楷。  

“五万匹战马,加上五万头牛羊。”  

因为原本的天剑军只有一万骑兵,这下子更名为大汉第一军团,一下子多了四万人,而且近卫军团也是人人配备战马的,所以直接就导致要补足六万匹战马。  

之前的一万天剑军基本让每个人都是两匹战马,以保证追击敌人的时候能够保证速度,这下子直接就全腾出来给新兵了。  

刘凯将青兖两州所有的战马都弄出来了,最后还是差了将近一万匹。  

所以现在还有一万多的近卫军团士卒没有战马。  

如果后面还要进行战争,战马的损失刘凯可就实在是负担不起了。  

身处中间地带真的是搞不到战马啊,这次好不容易逮到公孙瓒这个大户,刘凯还不得勒索一下他。  

田楷一听到这个数字直接就跪下了。  

“殿下,这实在是太多了,臣无能为力。”  

“田大人别急,你先听寡人说完。  

作为回报,我大汉官军会先行拿下渤海郡交由公孙瓒管理。  

你看如何?”  

刘凯这个条件可就比较诱人了,要知道渤海郡一直就是袁绍的老巢,更是他的发家之地。  

这个地方人多地形平坦,非常适合发展农业,如果公孙瓒能够占下渤海郡,就能够发展农业,从而继续扩充大军了。  

但是田楷却依然觉得有些亏了。  

“殿下,您之前找孙静要的可是比找我要的要少上很多啊。”  

刘凯邪魅的笑了一笑。  

“田大人,你错了,之前寡人只是答应孙静两家联下来吴郡,可是寡人答应说将吴郡给孙坚了么?”  

阴货。  

田楷心里直接就蹦出来了这两个字。  

“那好,臣直接回去与我家主公商议,殿下臣告退了。”  

“慢着,公孙瓒那幽州牧是自己自封的吧,你先等等,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