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嘴炮(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一会儿,东面的曹军就都撤了。  

北面的袁军分出了三分之二前往东面的城墙。  

东面的袁军也分出了一部分兵力前往北面。  

这是咋了?  

刘凯心中想到。  

刘协突然冒出一句。  

“东平王,看来你不用再担心这陈留城会破了。”  

“陛下这是何意?”  

“东平王你没看出来,撤下的曹军去哪了么?”  

“东边?”  

“对啊,朕估计他们肯定是去阻拦前来支援的大军了。”  

刘凯这才想起,前些日子他派往各地的传令兵。  

这下子,再撑上两天,陈留城的困境就要迎刃而解了。  

虽然现在少了一部分攻城的兵力,但是袁曹联军的攻势更加凶猛了。  

袁绍跟曹操知道留给他们彼此的时间都不多了,于是跟手下的士卒们许诺了各种好处。  

让他们加紧攻城。  

曹操更是许诺了跟在徐州时一样的话。  

“下令诸军,城破之时,三日内无军规。”  

袁军跟曹军都疯狂了起来。  

城墙上的麒麟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可他们不能后退一步。  

特别是南面的城墙的士卒,更是拿出了浑身的力气,不停地射箭,往城下扔巨石檑木,还得清剿那些攻上城墙的敌军。  

不为别的,只因刘凯就在他们十步之外的城门楼坐着。  

关羽现在也不能再悠闲地站在刘凯身后了,直接就下场开始战斗了起来。  

刘凯看麒麟军的压力如此之大,回头跟刘协说了一句。  

“陛下,你可曾杀过人?”  

刘协惊惧的摇摇头。  

“陛下,要想服众,首先就得立威。  

不是拿那些手无寸铁之人立威,而是拿这些危及自己人性命的敌人的人头立威。  

去,将我的兵刃拿来,再多拿一把环首刀。”  

一边的传令兵低头应诺,然后就去拿武器了。  

不一会儿就拿了一把剑,还有一把刀。  

刘凯接过武器,然后将环首刀递给刘协。  

“陛下,暂时还是用刀吧,难度比较低,杀起人来也比较畅快。”  

说完,刘凯就从剑鞘当中抽出一把长剑,翻身走下城门楼,去找那些上了城墙的曹军战斗。  

刘协看了看自己手中的环首刀,久久都提不起勇气跟刘凯一样下去战斗。  

默默地站在那里,看向正在与曹军拼杀的刘凯,心里想到。  

朕不如他啊。  

城墙上的守军,看见刘凯都下场战斗了,士气陡然提升了一大截。  

直接将那些拼了命才爬上城墙的袁军还有曹军给压了下去。  

战斗再次陷入到了僵持之中。  

陈留城外,贾思带着两万多兖州的城防军,正装着样子朝陈留奔来的时候,看见东面的曹军全都撤了下来。  

心里暗道,果然有用。  

贾思立马下令,全军开始慢慢后撤,跟曹军保持一个安全距离。  

领兵前来的曹将,正是曹仁。  

他看见这支大军开始后撤,心中生疑,但是这是一道计谋。  

于是每一步前进都要无比小心。  

就这样,双方始终保持着一里以上的距离。  

贾思往后撤,曹仁就跟上,曹仁不想追了,贾思又再找回去。  

这都把曹仁给弄糊涂了。  

气的单枪匹马直接冲了过去,对着贾思大喊。  

“你们到底打不打,磨磨蹭蹭一点战士的样子都没有。”  

贾思笑了笑,也大喊道。  

“你说你是不是蠢,你看我想个战士么?  

有本事,你就带着大军跟过来,没有那个胆子就别在这里叫嚣。”  

曹仁看见一个区区文人都敢对他这么说话,心中的疑虑更重了。  

莫非他们真的还有什么后手?  

我一定得谨慎,不能在这里老马失蹄,不然就对不起主公了。  

“你不是来支援的么?  

陈留城马上都要破了,你不怕刘凯那厮人头落地?”  

贾思冷哼一声。  

“就你一介武夫,你有脑子没有?  

你觉得我家殿下会守不住陈留城?  

要真守不住,你们都来这里七天了,怎么现在还在城外带着。  

无能,嘴硬。”  

本来应该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结果现在完全反了过来。  

曹仁又不敢追击,站在这想嘲讽贾思几句,结果到头来把自己给气个不行。  

“好,那你就等着给刘凯收尸吧。”  

说完,曹仁就调转马头,回到自己的阵营去了。  

贾思虽然嘴上是这么说的,可实际上确是十分担心。  

心里默默念到。  

殿下,您一定得再坚持两天啊。  

现在源源不断的有各地的城防军赶来支援。  

贾思打算只要等到人数凑够五万,就选择一处城门强攻,突破袁曹二军的战线,无论如何也要进城。  

只要陈留城能够有新生的力量,刘凯就一定能够支撑的更久。  

毕竟留守青州的另外两支军团,此刻也正在赶来。  

特别是青龙军的五万骑兵,估计在这两天就会到了。  

到那时,局面可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刘凯可不知道贾思心中所想,他现在可是在城墙上杀得尽兴了。  

要知道当初每逢有战事,刘凯那可都是身先士卒的。  

可如今随着地盘的扩大,手下人马的增多,刘凯渐渐不能够掌控自己的行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