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铁憨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张飞已经飞驰长达两天了,终于是要快到兖州了。  

不过这一路上他都没有发现有青州军的踪迹。  

难道殿下根本没有派人接应他们么,张飞心里不禁这样想到。  

虽然有所怀疑,但他想到赵云关羽现在仍然处于危机之中,依旧没有放缓战马的速度。  

张飞不知道他已经跟徐庶等人擦肩而过。  

徐庶现在已经带着于禁太史慈还有程昱驻扎在荥阳城外。  

其实这也怪不得张飞。  

张飞了为了避人眼线,故意挑选了一些隐蔽的小路行进。  

他也没想到刘凯已经跟袁绍达成了协议,所以青州大军都是正大光明的从官道上走得。  

张飞在跟随赵云去长安之前,徐庶仍然率领十万大军留在陈留。  

所以张飞的首选目标就是陈留城,经过了半天左右的奔袭。  

张飞总算是看到了陈留城。  

也顾不得跟守门的士卒打招呼,拿出令牌就骑着战马进了城。  

此刻的陈留太守府早已经被徐庶给修缮好了,刘凯目前就在太守府坐镇。  

张飞急急忙忙的进了陈留太守府后,才知道刘凯现在就在这里。  

立马跟着随从进了太守府内的书房,刘凯现在正在那里看着各地送往陈留的奏章。  

张飞一进书房,就跪倒在地,对着刘凯喊道。  

“殿下,您得赶紧派兵去救赵云将军啊。”  

刘凯被张飞这一下给吓得不轻,但很快就缓了过来,他一听张飞让他去救赵云,难道赵云出事了?  

刘凯这才着急的问张飞,丝毫也没注意到张飞对他称呼的转变。  

“翼德,子龙他出事了?”  

张飞一脸担忧的说道。  

“对啊,殿下,赵将军他现在正在被曹军围攻,你可得赶紧派大军去巩县啊。”  

刘凯听完张飞的话后迅速在脑海里过了一边,然后继续对张飞问道。  

“曹军有多少人马,翼德你又用了多少天赶来陈留。”  

张飞回答道。  

“殿下,曹军有三万骑兵,我们这边加上张济的西凉大军也有近四万人马,可是据说曹军有数万步卒正在支援而来。  

末将担心赵云将军还有我二兄会出事啊。”  

张飞解释完了之后,刘凯才略微放下了心,他对于赵云的能力十分自信,而且旁边还有贾诩在出谋划策,相必再不济撑上一段时间也是可以的。  

“翼德,你放心好了,子龙跟云长一定不会有事的。  

至于你在来时的路上没有碰到徐庶他们么?  

他们可是带了十万大军进了司隶。”  

张飞跟晃荡拨浪鼓样的摇了摇头。  

刘凯没忍住嗤笑了一声。  

这个铁憨憨。  

“这样吧,我跟徐庶写封信,让传令兵带去,以解子龙之围。”  

张飞又飞快的点了两下头。  

“既然事情能够解决了,你还跪在地上做什么。”  

张飞憨憨的笑了笑。  

“嘿嘿,殿下,末将高心的忘了。”  

刘凯没有跟张飞多聊,赶紧写了封信交由传令兵带给徐庶。  

而张飞则被他留在了陈留,这几日他一直赶路,相必身体也是很疲累了。  

豫州平舆。  

曹操将手上的军报揉成一团扔了之后,又将桌子上的杯子给摔倒了地上。  

荀彧自从跟随曹操以来,还从未见过曹操有如此失态的时候。  

即便是戏志才跟曹嵩去世的时候,曹操也只是在口头上说一些悲愤的话。  

他作为一个主公,对于自己情绪的把控已经是十分的纯属。  

但是现在,不仅是荀彧,四周所有的人都意识到曹操已经有些失去了理智。  

空气异常的沉默。  

想了许久,荀彧还是率先打破了沉默,谨慎的对曹操问道。  

“主公,可是夏侯惇将军发生了什么事情?”  

曹操狠狠地拍了下桌子,吼道。  

“元让辜负我的厚望啊。”  

这话一说出口,荀彧郭嘉等人就猜到发生什么事情。  

郭嘉一改平日里的松散状态,严谨的说道。  

“主公,还请详细说明下到底事情恶化到什么地步了,我等分析之后说不定会有转机。”  

曹操也不说话,指了指地上的纸团。  

郭嘉弯身上前捡起纸团,铺开来看了看,看完之后又传阅给了荀彧等人。  

众人看完之后,脸色都不太好看。  

夏侯惇这根本不是寻常的战败,不仅是被赵云以劣势兵力给击溃,他跟典韦二将更是被活捉了。  

就连现在夏侯渊率领的五万将士的军心都已经不稳了。  

现在这种情况,还让曹操拿什么去跟刘凯争夺汉帝的控制权。  

曹操看所有人都看完了夏侯渊传来的信报后,缓和了自己的情绪张口问道。  

“诸位,你们觉得我们还有机会么?”  

郭嘉此时眼珠里灵光一闪,嘴角上浮起一抹微笑,对着曹操说道。  

“主公,这赵云倒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办法。”  

“奉孝,快快说来。”  

“主公,您可知道东平王刘凯现在身在陈留的消息。”  

曹操点点头问道。  

“知道,那又如何?”  

“夏侯渊信报所说,我军骑兵在跟赵云交战之际,赵云曾派人前往陈留求援。  

属下估计,陈留此时必定已经派出大军支援赵云。  

同时刘凯为了保证,能够以优势兵力抵抗我军,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