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曹操撤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因为经过大量战斗,太守府已经不能够再使用了。  

青州军只能留下一万士卒留守陈留城,其他大军押着投降的三万陈留守军撤回了青州军大营。  

天亮之后,徐庶叫来张飞于禁臧霸等人来到他的军帐。  

众人知道,徐庶这是要总结陈留之战了。  

没等徐庶张口,张飞直接就跪下了。  

“罪将昨夜擅自更改大人的命令,导致一万大军被围,损失惨重,还请大人严惩末将。”  

张飞这个人就是这样的,平时没事情的时候大大咧咧,但是只要遇到正经的事情,他就立马端正起态度来了。  

徐庶看着张飞说道。  

“翼德将军有功与过,陈留郡现在已经被我们占领,那么现在就不属于战时,你的事情我自然会原原本本呈到殿下面前,让殿下评判,将军还是先起身吧。”  

张飞看徐庶这么说,也不做作,直接就站起来退到了一旁。  

徐庶这才接着说道。  

“诸位,我找你们来,是为了这几万降兵之事,还有防御陈留郡之事。  

那刘翊昨夜跟我交代说是张邈派使者去找曹操,说举陈留一郡之地投靠曹操。  

我觉得曹操有可能派兵来援。”  

于禁上前说道。  

“降兵怎么处理,我们不该僭越,还是看殿下最后,如何处理,既然大人说曹操有可能派兵来,我们应该先把降兵迁到其他地方,避免到时候他们在我们后方作乱。”  

徐庶点点头说道。  

“于禁将军所言不错,既然如此我这就遣人回剧县,将陈留郡所有的事情告诉殿下,由殿下定夺。  

至于防御陈留,我看目前我们这些大军不动,等待殿下的指令。”  

底下众人都对徐庶的说法表示没有异议。  

徐庶立马就下令派人快马加鞭将信息传到剧县。  

五日后,青州剧县东平王府。  

刘凯看着徐庶送回来的信件,皱了下眉头。  

看完之后,他将信递给了一旁站立的贾诩。  

“文和,你看看吧。”  

贾诩接过信,认真地看了起来。  

不久后,他将信件放下,对着刘凯说道。  

“殿下,火药果然不能起到什么奇效了。”  

刘凯点点头。  

“不过这件事,寡人和你早有预料,算不得什么,寡人愁的是徐庶指挥上的失误。  

他太小看张邈了,张飞虽然也有些过错,但他好歹成功击杀掉了张邈,这才不至于让大军进一步加剧损失。”  

“殿下,所言不错,不过既然事情已经过去,再去纠结这些事情,也都没有什么必要了。  

如今陈留已经到手了,殿下您看我们是不是该进行下一步安排了。”  

刘凯抬头看了眼贾诩,舒缓了眉头说道。  

“是该为下一步路做准备了。  

传寡人的命令,征调兖州各郡城防军补充徐庶部损失,陈留降兵打散分配到青兖两州各郡国城防军。  

天剑军调往陈留,令赵云先前来剧县见寡人,再前往陈留。”  

贾诩点头应诺,转身下去传达刘凯的命令去了。  

在门外等了有一会儿的蔡文姬,见贾诩出去了,端着一碗粥走了进来。  

“殿下,琰儿给您煮了粥,您吃些。”  

刘凯见蔡文姬来了,笑着说。  

“那寡人就尝尝琰儿的手艺。”  

......  

徐州郯县城下。  

曹操重新对刘凯的实力作了认知之后,这才跟郭嘉商议起回援陈留之事。  

“奉孝,你看我该不该回头去救援张邈?”  

郭嘉想了下,对着曹操说道。  

“主公,陶谦如今依仗郯县防守,我们一时半会儿肯定是拿他没有办法的。  

刘凯也不会坐视陶谦被您灭掉,他不会让您成长为堪比袁绍的一方诸侯的。  

而且徐州现在也已经没有了什么油水,继续攻打下去,指挥平添我们的损失。  

特别是因为投降的徐州大军,已经导致我军的粮草不足让我们继续远征了。”  

曹操对于郭嘉所说的一切都了解的清清楚楚,只不过这时候撤军的话,会让他在下面将士们心中的形象造成一定的冲击。  

想到这里,曹操对着郭嘉说道。  

“奉孝,这次我是打着为父报仇的名义征讨陶谦,如今陶谦仍然存活,在将士们心里,我曹操就是大仇未报。  

若是现在撤军,将士们会如何看待我曹操?”  

郭嘉看曹操依旧执着于这个,叹了口气说道。  

“主公,您还是想的太多了,如果您真的担心,属下有个办法可以疏散将士们心中的怨气仇恨,就看主公您狠不狠得下心了。”  

曹操见郭嘉有办法,立马问道。  

“奉孝快说,至于心狠?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郭嘉眼里闪过一道凶光。  

“主公您可挑选几座小的城池攻击,承诺将士们破城之时,允许他们不用顾忌军纪,野兽被缰绳困久了,也是该松一下,要不然他们的凶性就要被磨灭了。”  

曹操听得郭嘉的办法,心脏也是跳了一下。  

不过很快便坚定了想法。  

随后他下令召集起所有的士卒,他要宣布这一命令。  

等士卒们都出了营账被召集了在一起后,曹操登上高台说道。  

“将士们,我们征讨徐州十日有余,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眼前我们已经到了郯县城下。  

陶谦老贼杀害我父,我恨不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