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虎牢关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着赵子龙一声大喊,攻城的将士们直接涌入虎牢关内。  

瞭望台上的诸侯们此时也都傻了眼。  

刘凯咳嗽了两声说道。  

“诸位,别发呆了,此刻虎牢关内董卓军还是很多,派兵支援一下吧。”  

这下他们才缓过神来。  

袁绍立马安排了十万人马进入虎牢关进行巷战。  

赵云带着五千天剑军没有跟着大部队一起围杀董卓军。  

而是按照之前徐庶的布置直接冲往了虎牢关的西门。  

今日天剑军就是要直接把虎牢关的所有人全部堵死在关内。  

因为天剑军的速度非常快,并没有多少董卓军逃亡出城。  

赵云到了之后,首先清缴掉了周围的敌军,然后命人关上城门。  

而他骑在马上,手拿长枪就矗立在城门前,身后就是五千天剑军将士。  

这五千人就像是绞肉机一般,往西门逃窜的董卓军都能够被迅速清缴掉,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  

华雄、贾诩意识到虎牢关已经守不住了之后,在贾诩的指挥下,华雄组织城内守军且战且退前往西门,想要逃往洛阳。  

正当他们到达西门之时,看见赵云带着天剑军在堵着城门,华雄大喊。  

“今日,我华雄是要葬身此地么?”  

贾诩也意识到今日无法逃离,但是他也不是什么能够为董卓献上自己性命的人。  

他看了眼华雄,眼里闪过一道寒芒,抽出旁边护卫的长刀,直接就捅向了华雄的后背。  

华雄根本没有想到贾诩会对他下手,根本一丝防备都没有。  

只见华雄捂着自己被刺穿的心口处,指着贾诩。  

“你你你...好毒啊。”  

然后就倒下了。  

贾诩回头对着惊呆了的董卓军说道。  

“今日,我等围困于此,我贾诩不想跟着华雄一起丢了性命,尔等众将士也是受董卓蛊惑,不如直接投降联军,也好保住性命。”  

说完就走向在正前方看戏的赵云。  

“不知将军是那路诸侯?”  

赵云见他要投降,还杀了守将华雄作为投名状,所以就直接回答了他。  

“我可不是什么诸侯,我乃东平王殿下旗下奋武将军赵云是也。”  

贾诩听赵云说完,点了点头,虽然此刻命都在别人手里,但是他还是非常镇定。  

贾诩正准备说什么,然后好像感觉自己忘了什么,于是回头看了看。  

身后的董卓军在贾诩说完要投降后,不少人已经都放下了兵器。  

贾诩又对董卓军说道。  

“我贾诩今日就要投降于东平王殿下,殿下为汉室宗亲,也是我大汉正统,汝等可愿随我一起降了?”  

说完,所有人都放下了兵器,跪下说道。  

“我们愿意投降于东平王殿下。”  

贾诩笑了笑,像是非常满意,又扭过头来继续跟赵云攀谈。  

“赵将军,不知道能不能接受我们的投降?”  

赵云想了想,自己还是做不了主,于是说道。  

“先生,这事只能由我家殿下做主,但是今日只要你们放下兵器,我们青州军保你们无恙。”  

贾诩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赵云继续说道。  

“既然你们决定投降,那么今日战事已休,先生随我去见我家殿下可好。”  

贾诩躬身道。  

“还请将军引路。”  

贾诩带领的这几万董卓军一投降后,城内的战斗立马少了一大半。  

随后,越来越多的董卓军知道华雄已死,贾诩投降,他们为了活命也就跟着投降了。  

就这样城破还没有半个时辰,战斗就结束了。  

前来支援的十万联军都傻了眼。  

这都完事儿了喊我们来干嘛,跑步不累的么?  

他们一个个在心里呐喊着。  

赵云可没管他们心里的怨愤,带着贾诩跟天剑军在前往开路,后面跟着投降的董卓军,最后是其他青州军还有孙坚曹操的部下压阵这就出了虎牢关朝大营过去了。  

刘凯见赵云归来非常欣喜。  

旁边的诸侯看见了,也都夸赞着刘凯乃为天人。  

只有袁绍袁术还有袁遗这三人,脸色不太好看,觉得刘凯把他们的风头都给抢去了。  

刘凯也看见了他们的不对劲儿于是说道。  

“诸位,还是袁盟主领导有方,公路将军为大军提供粮草,才有今日之大胜。”  

刘凯说完,众诸侯纷纷附和。  

这才让袁家三人心里稍微舒服了一点。  

很快赵云就带着贾诩来了,其余众将士皆在营外等候,因为还要看押那几万董卓降兵。  

赵云根本不管有其他诸侯在,而是直接向前对着刘凯说道。  

“殿下,赵云以及青州军将士们不辱使命,虎牢关已经平定。”  

刘凯大声笑道。  

“寡人有子龙,何愁那董贼不死。”  

刘凯说完又看见赵云身后还跟着一个陌生人,也在拱手对他施礼,于是问赵云。  

“子龙,这位先生是?”  

没等赵云说话,贾诩直接上前对着刘凯说道。  

“殿下,罪臣乃此前虎牢关守军监军贾诩是也,罪臣深知董贼乃我大汉国贼,所以罪臣早就想脱离董贼。  

只是今日才有机会杀了那虎牢关守将华雄作为投名状来投奔殿下。  

殿下,罪臣携六万降兵投降于殿下,望殿下能够接纳我们。”  

贾诩说着说着就跪下了。  

一旁袁绍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