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 仅剩三十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距离末日30天,此时已经入冬。  

自乌镇之后,李安一行人便老老实实的在避难所宅了一百天。  

除了时不时去附近省份的仓库补给一下外,基本上都不怎么出门了。  

由于人数一直没有得到增加,李安手上依旧保有15万吨钢材已做备用。  

二十一个仓库里除了五个仓库用来储存武器和弹药外,其他仓库已经被塞满了各种生活必需品。  

在这其中,铁柱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他自从和卢审两人在广州洗劫了一家大超市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每一次出门进货,他都能精准的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自然也就导致附近省份开始紧张起来,可H省过去了足足一百天,依旧不是一块安全之地。  

除非仓库方面出钱雇佣一千名枪手杀入H省,不然根本不可能找到李安。  

李安回来的那天碰见了马飞,并和他一路回到避难所。  

王平和二汪的伤也慢慢痊愈了。  

郭路依旧保持着意志消沉的样子。  

除了依旧在SC省的李成外,整个避难所可以算得上全员集结成功了。  

“哒哒哒”射完一个弹夹后,李安放下了手上的突击步枪,这一百天,他也没闲着,天天练枪,用子弹硬生生的将枪法给喂了出来。  

一旁的马飞一边点射一边说道“你那样射击,能有什么精准度?一发子弹带走一个敌人可比,射死一个敌人换一发弹夹安全的多”  

李安拨弄了一下反射瞄准镜“你用的是短程狙击镜,我用的是反射瞄准镜加轻型枪身机匣,外带圆盘弹匣和抑制器,本身就后坐力轻,不扫射,我难不成还点射?”  

马飞撇了撇嘴,他才懒得和李安争这个,这一百多天,两人就精准射击还是胡乱扫射展开了数次辩论。  

马飞忍住了,可一旁的刘叔没忍住,他是马飞爸爸的战友,之前和马飞还有一众老战友来到避难所。  

初次到这来时,刘叔直接被一仓库的枪械和弹药给吓住了。  

不过在一番忽悠之后,刘叔就开始埋怨起来了“你们这样的枪械保管实在是太粗糙了,也不怕作战的时候枪械出问题?”  

于是一群老兵找到了自己的工作,那就是每天沉浸在枪械的海洋之中。  

对此李安自然也欢迎专业人士来处理这个问题。  

反正这本书能在李安手上活过两集的枪至今都还没出现过...  

“唉,你这个小年轻啊,真是不懂枪,来刘叔教你怎么样用!”  

说着刘叔又开始手把手教李安精准射击起来。  

过了一会,推着小车的乌梅走了过来,她走到户外射击场旁然后大声招呼起来“喂你们快点过来,我给熬了鸡汤,快趁热吃了”  

“得嘞!”李安如同看到救星一般放下了枪,然后窜了过去。  

“这小子”刘叔无奈的摇了摇头。  

从乌梅身上拿过鸡汤后,李安冲她笑了笑,后者也回以一个甜甜的笑容。  

自乌镇过后,李安所展现出来的气势让乌梅彻底放弃了掌握避难所权利的打算,她在见识到李安已经开始随意杀人后,便彻底收起了自己的小心思,再加上孟琦曾和她聊过几天,乌梅也算得上是彻底改变了。  

最后还有乌镇人的选择,同样让乌梅冷了心。  

从那以后乌梅就天天做做饭,顺带着玩下枪,日子过的比以前轻松的多。  

对此,马飞一众表示非常满意。  

李安则是笑中带泪,这位大姐服气是服气了,可至今也没让他碰。  

喝完鸡汤后,李安顺便问了一句“我们现在还有多少家畜?”  

“不多了,鸡的话还会,猪就只有二十多头了”  

“行吧”李安把碗递给乌梅,然后拿起枪返回避难所。  

走了十分钟后,李安还没进门就看见一群人围在收音机旁边。  

收音机是马飞一个通信兵叔叔给弄的,他们找到了几个信号塔,在重新修复后,又派上了用场,只是得时不时去检查一下,毕竟信号塔的电是从避难所直接拉线过去的。  

“听什么呢?”李安看了一眼正在抽烟的二汪。  

二汪甩了甩他的长发“听北方人民断电的故事啊”  

“他们又断电了?”李安都感觉自己快对这件事习以为常了。  

自从最高研究院开始加大测试力度后,整个北方的电网就陷入了非常不稳定的状况,导致人群大量南下。  

可H省和G省遭遇虫灾后,YG两省也遭遇了虫灾。  

四个省份沦为废地。  

但这样的情况在全世界看来,依旧算是比较好的了。  

在北美洲,枫叶国的全体国民已经逃亡了鹰酱,但鹰酱自己的生活也不好,东海岸全部沦陷,只有一半中部地区和西海岸还在手上。  

在欧洲,40%的土地已经被虫群所占据。  

而在非洲,60%的土地已经没有任何人类活动的迹象了。  

现在整个世界已经意识到这场灾难恐怕难以解决了。  

所以净化计划和避难所计划已经被列为首要目标。  

除了各国高层外,也就只有李安这伙人能安安稳稳的坐在这听收音机。  

李安跟着听了一阵,可他打算离开时,收音机播放了一条令他吃惊不已的消息。  

“根据警方多方探查,我们已经确定了G省虫灾事件是由李安引发的,现在我们介绍一下李安的情况......”  

这一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