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0 东海海啸(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翌日,早朝,文武百官站在下面,三五成群的小声议论着。  

“哎,你们说神武王一会儿会说些什么?”“还能说什么?感谢皇恩浩荡呗。”  

“就是,你这问题都多余,要我说啊,还是琢磨一下神武王的第一道正式奏折比较有意义。”  

“言之有理。”有几位大臣当即表示认可。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吕智身为摄政王的第一道奏折,那可是足以影响当前朝廷格局以及后续国策的,必须十二分的重视。  

“福王,神武王!”刚才议论的官员安静下来,一个个拱手行礼,欢迎二位摄政王。  

福王和吕智就位,新进登基的政王子也在大太监的陪同下坐上龙椅,早朝这就开始了。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这位大太监也是新人,毕竟魏忠还得伺候太上皇呢。  

“臣有本奏。”不出意外的,神武王吕智第一个站出来上奏,奏折内容也不出意外,正经的谢恩折子。  

政王子接过奏疏挺高兴的,笑呵呵的勉励了几句,文武百官又是一通祝贺,这事儿也就算是过去了。  

接下来进入正常流程,但是吧,一众官员还是盯着吕智看,因为他并没有回归队列,显然是还有话没说完。  

果然,吕智又发话了,“陛下,臣还有本奏。”  

来了,来了,终于来了!…一众官员下意识正了正衣冠,两只耳朵竖的直直的,政王子也是正襟危坐。  

哒哒哒新人大太监学着魏忠的样子,熟练的当起快递员。  

政王子装模作样的翻了翻,其实内容他早已知晓,正是那天提到的“假想敌”计划,其内容就是假设敌人是银甲,常规部队应该如何应对。  

哎,实际就是为了模拟如何对抗三仙岛势力,以增强部队实力。  

“拿下去,给诸位爱卿传阅一下。”  

皇帝有命,大太监自然领命,很快的,一众大臣就看完了。  

“神武王所思高远,实非我等能及。”“是啊,是啊,真是高明。”  

朝堂上议论纷纷,都在高喊神武王英明,实则就是摸不清吕智的意思,不知道他此举究竟为何。  

这时候,韩知兵就猜测了,“连年征战,我大越罕逢一败,这就导致士兵个个目中无人,十分膨胀,神武王此举应该是想打击一下这些骄兵悍将。”  

兵部尚书说兵事,自然是有些道理,一众官员一听,纷纷觉得应该就是如此了。  

“我没意见。”福王率先发话,而后一阵附和之声,“臣附议。”“臣也附议。”  

政王子点点头,“既然众位爱卿都没有意见,那就让威武大将军和安南将军去处理这件事儿吧。”  

威武大将军是吕义,而这位安南将军则是张越,因为稳定南方有功,当时监国的政王子亲封的。  

“呃…”很多大臣下意识就想说些什么,这两位挂帅是不是有些浪费人才?犯不上吧?  

只是发话的是皇帝,他们犹豫了一下,再看几位权臣,福王不管事儿,三位大学士也是一言不发,于是,没人出言反对。  

“臣也有本要奏,都是老生常谈了,这是最新拟定的各地知府人选。”  

按说韩知兵应该对这事儿最敏感,但他的心思显然不在这里,这胖乎乎的老头还急着进行变法最后一步呢。  

身为变法的提出者,韩知兵对此期待已久。  

只是随着他这话一出口,朝堂上一片寂静,很明显,很多人都不支持。  

当然了,因为各种利益纠葛,朝中有一批人一直就不支持变法。  

政王子拿着长长的奏折看了一遍,很多人的名字都看着眼熟,特别是一些姓氏,明显就是老牌势力的中青年一代。  

当然了,更多的是通过科举考上来的寒门学子,这也是变法的主要目的之一。  

往下方看了一眼,文武百官都很冷静,冷静的有些冷漠,一时间,政王子觉得压力不小。  

“陛下,既然是知府名单,那何不让我等讨论一下?”吕智适时站出,开玩笑,他可是摄政王啊,就是干这个的。  

再说了,一班大臣最小的都已经为人父了,欺负小孩子算什么本事?  

“对啊,派遣地方官可不是小事儿,韩尚书一个人说了可不算。”谢言嘴快,接着就是其他两位大学士。  

哎,说来也都是利益相关,三位大学士都总裁过科举,这些人上位对他们也有利。  

很快的,一些大臣也跟风应和,亲近吕智的,亲近三位大学士的,亲近大越皇室的…再就是一些大脑清醒,转变比较快的。  

变法嘛,说白了就是一场全国势力的大洗牌,谁能得利,谁又折戟,实属平常。  

不过嘛,不管朝堂上如何争议,这变法的结果是不可改变的,因为全国的善战之兵都在支持变法一派的手中。  

嘿嘿,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是放诸四海皆准的真理。  

接下来的日子,朝上也没有别的事情,就是针对外派官员的讨论,文武百官一个个争的是面红耳赤,纷杂得很。  

这时候最悠闲的是谁啊?当然是咱们的太上皇了。  

摘星楼楼顶不是有停机坪嘛,越王就从那里登机然后乘坐朱雀号各处闲逛。  

哎,不仅弥补了他多年的遗憾,还时不时上演太上皇微服私访记,惩治一下不法官员啥的。  

当然了,妃子之类的,以他现在的年纪肯定是无能为力了。  

不过说来也是奇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