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 谢言的小心思(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王宫。  

下了朝,用过午膳,越王同三位大学士再一次开起了小会。  

吕礼呢,还是在帘子后面做记录。  

自打见识了吕礼的能力,越王对他更多了几分认可。  

在与大学士说话的时候,越王也会时不时提一些问题,考校吕礼,有大力栽培的意思。  

“谢大学士,在朝上,我看你对文家颇有敌意,为什么?”越王有不解,就要询问。  

一般情况下,大学士有什么提议或者是建议,都会事先跟越王通个气,然后才会在朝堂上说。  

这样大家都有准备,可以避免出现尴尬的局面。  

“回王上,臣昨晚与大学士还有几位大人,一起在兵部尚书韩大人家吃酒,回来时,天色已晚,就没来得及禀报。”  

谢言把宴会的情况一五一十的都说了,吕智的玄武甲啊,遭遇刺杀啊,一样不落。  

李阳和刘康两位大学士也是点头示意,表示在这件事情上,他们的意见是一致的。  

文家的行为,实在是太过分了,杀人放火啊,这还是在天子脚下,已经引起了众怒。  

越王越听越生气,“怪不得,怪不得要急着乞骸骨了,这个文侍郎,不仅不知悔改,还变本加厉了!”  

还有更生气的,吕礼在帘子后面,把毛笔都捏断了。  

魏忠一下护在越王身前,越王伸手一扒拉,“这是干什么?去,把吕修撰叫来。”  

“是。”魏忠面露尴尬,刚才他有些走神。  

吕礼从帘子后面走出来,双目赤红,手里抓着半截毛笔,手也划破了,嘀嗒嘀嗒的滴着血。  

越王眉头微皱,长出一口气,“孤在朝上,已经同意不杀文家父子。”  

上朝的时候,越王的话虽然不是这么说的,但意思一样。  

说是让文明陪着文侍郎一起回乡,那就断然没有食言的道理,这就是所谓的金口玉言,轻易不会更改。  

吕礼盯着越王,还想说些什么,谢言赶紧一把拉住,“王上,小孩子不懂事儿,就由臣陪吕修撰去吧。”  

“臣,告退。”说着,谢言拉走了吕礼。  

越王摇摇头,也有些后悔,如此奸臣,真是该死。  

想到此处,越王先是给魏忠使了眼色,又挥了挥手,示意全部退下。  

“臣等,告退。”李阳、刘康拱拱手,也跟着一起走了。  

不多时,魏忠追上谢言几人,他手持令牌,亲率两队禁军把他们送到宫门口。  

“李大学士,刘大学士,慢走,杂家就不送了。”  

“魏公公留步。”李阳和刘康对视一眼,携手离开,他们已经预见了文家的未来。  

魏忠笑呵呵的,目送两位大学士走远,这才来到谢言身边,“谢大学士,王上的意思,想必您也知晓。”  

谢言自然明白,文侍郎和文清不能杀,得让他们活着回乡,至于其他的,大可随意处理。  

魏忠嘿嘿一笑,指了指吕礼,“您呢,以后多费心,吕修撰是个人才,但年纪太轻,办起事来,难免冲动,还需要有人时刻看管。”  

“我乃吕修撰座师,自当如此。”谢言总裁都城大考,与沈浪一样,跟吕礼同属师徒关系。  

魏忠的话点到即止,谢言也回答的比较圆滑,彼此之间算是心照不宣吧。  

“谢大学士,这个你先拿着,等事情办妥了,再还回来。”魏忠把令牌交给谢言。  

谢言接了令牌,又看看两队禁军,随后冲着王宫的方向拱拱手,“臣,定不辜负王上所托。”  

文府。  

“快,快点装,咱们连夜就走!”已经卸职的文侍郎忙着离京,把家丁指挥的满院子乱转。  

文侍郎早有预料,昨晚就开始收拾了,只是东西实在太多,光是金银细软,就装了好几大车,这才绊住了腿脚。  

“快,手脚都麻利些。”文明收到消息,也从翰林院赶回家中帮忙。  

“小心些,别摔了,那可是御赐的珠子,要是摔了,赔上命你都赔不起。”  

“还有你,那可是名贵字画,捧着,对,捧着!”  

指挥、喊叫了半个多时辰,文家父子都累了。  

文明靠在门口的,喘着粗气,“爹,用得着这么急吗?王上不是同意您乞骸骨了吗?”  

“本来是不急的,可是今天在朝上,谢大学士突然发难,为父也不知是如何得罪了他。”  

文侍郎叹息一声,“谢大学士位高权重,咱们呢,还是快些走的好,免得夜长梦多。”  

“谢言?孩儿明白了。”文明面露仇恨之色,“我这就去让他们再快些。”  

文府这边忙活的热闹,全然没有注意到,除了他们一家,附近竟然完全没有其他动静。  

就像都城大考的时候一样,附近两三条街区,一丝风声都没有,显然是被戒严了。  

距离文家不远的一处街口,一辆马车停在那里,马车里坐着谢言和吕礼。  

谢言抓过吕礼的手,握着,轻轻拍了拍,“别急,等他们装好了车,咱们就省事儿了。”  

吕礼此刻已经从暴怒的情绪里脱离出来,用力回握了谢言的手,“谢大学士,多谢了。”  

谢言没说话,只是又拍了拍他的手。  

“您有所不知,我家四弟,年幼时身患重病,不得以,父亲只能把他安置在老家守墓,幸得祖宗庇佑,这才…”  

“哎,这些都是家事,我就不说了。”短短几句话,吕礼已经数度哽咽。  

“您看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