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六章:胜利在望(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位置。  

他们可能在某个不为人知的地下隐藏着。  

也许在植人最后的阵地,也许在已经攻占的区域的某个角落。  

“命令部队原地防御,让第二尸侯派出一个旅的部队在城区搜索人类。挖地三尺也要把他们找到。”  

“是。”  

许嵩领命而去。  

“包围圈内还有多少植人?”  

初晴好奇的问道。  

“大约100万个。”  

林凡回答。  

“你想让他们当诱饵?”  

“没错。”  

林凡赞许的看着初晴。  

“我不信李无双会放弃这些高等级植人大军。只要他露面,我们立刻杀过去。”  

激烈的战斗忽然停歇。  

战场恢复了难得的平静。  

李无双似乎已经放弃这些植人手下。  

他什么也没有做,静静的等待这些植人的死亡。  

剩余的植人完全没有抵抗意识。  

无数同胞的死让他们变得麻木。  

本来打算一起去另一个世界见兄弟姐妹的,丧尸们忽然放弃攻击,转为防守了。  

植人们不知所措。  

没有高等级植人站出来告诉大家应该怎么做。  

他们把头顶的花瓣高高绽放,希望能够捕捉到李无双飘散过来的孢子。好知道接下来需要做什么。  

可惜,李无双已经把它们放弃了。  

初晴在园林城解救阳顶天后,李无双就决定放弃魔都。  

有初晴帮忙,李无双几无胜算,只能集中力量守住崇明岛这个经营了18年的堡垒。  

这里四通八达,无论北上还是南下,抑或进入大海都非常方便。  

李无双用植物之力制造了上百艘木船。  

这些木船不能够远渡重洋,沿着海岸把部队送到西贡还是还有问题的。  

温带到底不是李无双的天堂。  

他只有在热带才能完美的发挥一切战斗力。  

称霸东方的梦想已经绝望。  

大陆是林凡的帝国,李无双已经意识到这一点。  

围攻石门的100万植人大军被李定国和白狼王杀的一个不剩。  

白狼王带领帝国第一旅连同石门城内的两个旅正在南下,这个强大的军团一旦加入战斗,魔都摇摇欲坠。  

北方战场,  

牛魔王的丧尸兽在呼伦贝尔把剩余的植兽部队围歼。  

长城一线虽然种植了不少植物,隔离带正在生长。  

可惜,  

随着初晴归来,这些植物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初晴可以轻松的把它们送回老家。  

李仙儿这个废柴没有起到任何效果。  

20万植尸围攻古都,连城墙的砖都没有摸到过。  

阳炎轻松抵挡住李仙儿的攻击,顺便给前线的林凡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弹药。  

李无双撕毁了对李仙儿的承诺。  

一个废柴丧尸女王对他来说失去了利用价值。  

运气好的话,她能从苏薇的魔爪下逃脱,找个地方了此残生。  

运气差的话,苏薇会把她大卸八块。  

部署在黄河两岸的植物部队缺少高等级植人指挥,索性潜伏到土壤里,留着以后再用吧。  

一连等了三天,李无双始终没有现身。  

林凡下令部队零星的攻击剩余植人,都没有把李无双逼出来。  

倒是第二尸侯有了让林凡欣喜的发现。  

200万人类根本不在最后的据点,他们散布在魔都周围的18个定居点。  

跟园林城的残余人类相同,这些人类发育良好,影响丰富。  

李无双给了他们生长所需的一切,一个个白白胖胖。  

200万人类对林凡来说是个好消息也是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初晴终于有100万人类供她进化。  

坏消息是林凡没有供养剩余100万人类的粮食。  

跟初晴商量后,初晴决定放弃等待李无双的出现,待在园林城进化。  

苏薇的子民负责维持秩序和保护初晴安全。  

剩余100万人拿出30万人治疗受伤的丧尸战士。  

剩余70万人类跟着陆飞的30万民工一起返回金陵。  

林凡要在这里建立一个人类定居点。  

作为他攻略南方的战略支撑点。  

魔都一旦陷落,整个南方都无大战可打。  

林凡要挥师南下,进入中南半岛,兵峰直指李无双在大陆最后的据点西贡。  

指望古都和石门提供物资根本不现实。  

林凡必须在南方建立根据地。  

100万人口可以做很多工作。  

林凡命令楚江北准备工业设备,他要在金陵建立一个全新的工业城。  

这个工业城不仅要自给自足,还要能够为前线提供战斗所需的一切物资。  

至于江北城和山城的人类,林凡不打算动他们。  

圈养的人类,  

在城市独自生存的人类,  

完全在野外求生的人类,  

这三种生活状态的人类能够给林凡带来丰富的样本和多样化的基因库。  

林凡不打算动他们,他们却不这么想。  

很久没有跟林凡联络的楚江南通过茅台忽然把一份合作意向书投递到魔都前线。  

楚江南表达了江北城人类希望合作的消息。  

条件无非比当初阳炎投降的时候好一点。  

趁着林凡攻略南方,在这个特殊时期投靠林凡,能够最大限度的保全江北城的独立性。  

林凡对此嗤之以鼻。  

李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