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三章:关岛(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济州岛东南方,就是东瀛的土地。  

东瀛作为大国,丧尸爆发后就是世界舆论的中心。  

这一点不需要陆飞做汇报,林凡自己就清楚。  

他没有变成丧尸之前,从铺天盖地的新闻上已经知道东瀛完了。  

东瀛一亿两千万人口,资源匮乏。  

这里说的资源匮乏有两个意思。  

第一:  

东瀛的确资源匮乏。本土没有像样的矿产。现代化战争的胜利是靠海量的资源堆出来的。  

战略战术的确重要,名将名相也很重要。  

他们成名的前提是手里有资源,有对抗下去的物资。  

东瀛恰恰死在这上面。  

丧尸爆发前两年,东瀛还能勉强维持人类定居点,等物资消耗光,四面朝海的东瀛只能靠海路维持资源补给。  

这个时候,货币已经成为废纸。  

黄金,白银等贵重金属只是不能吃的铁疙瘩。  

粮食才是硬通货。  

东瀛恰恰自己都养不活,粮食常年需要大量进口。  

靠着牺牲老弱病残挤出来的粮食拿来换保命的物资。  

货轮出海却找不到地方靠岸。  

答案很简单,有资源的地方也在爆发丧尸。  

无数的矿场废弃,无数的油田被破坏,大量的基础设备荒废,到处都被嗜血的丧尸包围。  

有限的资源掌握在当地仅存的人类手里。他们自己都自顾不暇,东瀛只能仰天长叹,欲哭无泪。  

好不容易碰到手里有资源却嗷嗷待补的人类,用粮食交换来物资,欢天喜地的朝家里开回去。  

舰船一个个神秘的消失,沉没在汪洋大海。  

跟林国的海港城一样,能够出海的军舰全部完蛋,一艘也没有回来。  

只有不足100吨的小渔船在近海晃悠。  

弹药告罄,物资告罄,局面实在无法维持。  

只能成为丧尸的饲料。  

第二:  

东瀛不是一个理论意义上的完全国家。更不是一个现实意义上的独立国家。  

东瀛没有军队,自卫队全部加起来只有25万人。  

没有军队的后果就是没有完备的军工产业。  

东瀛最强的是造船,其次是航空,恰恰这两个强项对抗不了蝗虫般的地面丧尸。  

东瀛的陆地装备制造业是短板,不能最低成本,最大规模的制造武器弹药。  

种花制造一辆坦克需要3.5天,东瀛需要17天。  

种花制造一亿颗步枪子弹需要半个月,东瀛需要9个月。  

别看他平时耀武扬威,真打起来,他的物资只够消耗一个月。  

一个月后,新制造出来的武器弹药赶不上前线的损耗。制造业基地一个接一个被丧尸占领。  

重新协调,组织下,  

制造一辆坦克变成了25天,制造一亿子弹需要两年。  

土地接着沦丧,最后连巡逻车都造不出来了。  

种花有全世界仅有的两套全工业制造能力(大三线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功劳,即便东南沿海团灭,种花依然能够高效的生产任何武器装备)。  

而且区域化明显,任何临近的四个或者五个省加起来都能够独立运作。  

东南丢了,剩下的地方不受影响。  

西南丢了,剩下的地方还能接着打。  

当然,东瀛不能跟种花比,他还是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强的。  

问题是造坦克大炮需要钢铁,造炮弹需要化工,钢铁,东瀛没有这些物资,外面又换不来。  

自卫队数量只有25万,导致一开始就没有能力堵住丧尸。  

政府临时抓壮丁,没有经过系统训练就送上前线,结果全成了丧尸的饲料。  

滚雪球的悲惨经历开始发生。  

没有军队,自发组织的游击队顶上。  

被丧尸咬掉成为新的丧尸。  

被丧尸吃掉,丧尸进化成高等级丧尸。  

这些丧尸向下一个目标进发,  

又一波人头送上,丧尸数量接着增加,高等级丧尸继续进化。  

越打越废,越废越绝望。  

到最后,高层带着亲眷和物资开溜去了米帝。  

眼睁睁看着一亿多人口被屠杀殆尽。  

岛国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没有丧尸兽。  

不能说没有,确切的说是没有大型丧尸兽。  

因为本来就没有大型食肉动物和大型食草动物,无法进化。  

顶多有个把中型丧尸兽称王称霸。  

在海量的丧尸面前,这些丧尸兽只能躲在大山里祈求上天给个活命的机会。  

丧尸吃肉才能活下去,东瀛没有这么多动物供他们吃,只能蛰伏,也就是冬眠。  

林凡对东瀛没有半点兴趣。  

让他们接着冬眠好了,永远冬眠下去。  

在东瀛上空绕了一圈,没有实质性发现。  

预警机油料不足,无奈回家。  

加满燃料,修补舱门。  

陆飞准备的100吨物资也装机待发。  

林凡坐预警机提前去济州岛。  

苏薇护航五架运输机拉着100吨物资随后降落夏围裕机场。  

油料充足的预警机这次的目标是关岛,这个让林凡睡觉都梦到的地方。  

关岛并不大,全岛面积540平方公里,自给自足养活20万人没有问题。  

它距离东京2100公里,距离弯弯2500公里。  

林凡之所以关注它,是因为岛上的军事设施。  

这个岛是米帝在亚太的前沿阵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