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八章:消耗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二尸侯的两个营在城墙和街垒里消耗殆尽,杀敌三千多人,圆满的完成了牵制任务。  

第二尸侯带着两个营长,三个连长和18个班长安全撤退到大本营。只要骨架还在,补充新兵后,战斗力恢复的很快。  

林凡来到大本营,询问第二尸侯的情况。  

“南门守军全军覆没,民兵损失两千多人,另外有五百多的老百姓被误杀。我们撤退的时候,警察部队正在加紧维修工事,填补漏洞。”  

第二尸侯一口气把主要情况说完。  

“好,只要楚江南心存侥幸,不信李不言不出兵。”  

林凡高兴的说道。  

“要不要从东门开始攻击?”  

苏薇征询林凡的意见。  

“等两个小时,石油城到石门需要五个小时,演戏要慢慢来。”  

林凡胸有成竹的说道。  

一个小时后,苍鹰情报员飞到林凡身边。  

“国主,石油城的军队出城了。大约八千人,作战车辆三千余辆。我飞过来的时候,已经有飞机朝石门飞去。”  

八千人,三千辆,林凡嘴角上扬。  

“全部家当都来了,人类在关键时刻还是挺团结的。通知初晴了吗?”  

“通知了,她保证完成狙击任务。”  

海港城的军队还没有出城,石油城的军队就不能杀光。  

林凡要一次性把华北所有的军队调动到荒野决战。  

初晴既要挡住石油城的攻击,又要保存有生力量。  

既要让石油城的军队感觉到初晴抵命阻击,给林凡攻占石门争取时间,又不能让他们越过防线。  

这是一种艺术,难为她了。  

“人最痛苦的是他看到的希望不过是死亡前的回光返照,通知李定国,给楚江南留出逃跑的空间,他死了无所谓,我的情报员不能死。”  

“明白。”  

警卫员飞奔而去。  

两个小时后,东门的攻击开始了。  

一样的套路,一样的军队数量。  

只不过这次楚江南的军队没有南门那么勇猛。  

两万炮灰部队有七千多丧尸冲到城墙下。  

第五尸侯的两个营被迫撤下,只派了一个连参战。  

没办法,两个营全上去的话,东门就没了。  

丧尸一旦进城,海港城和石油城的军队就没必要支援了。  

“干嘛抓住城门楼不放,那里可是防守最坚固的地方?”  

苏薇心疼她的子民,对林凡有些不满。  

林凡安慰道:  

“直接进攻重武器缺失的城墙部分,楚江南拿命挡也挡不住啊。牺牲一下你的子民,战争过后我会好好补偿你。”  

“如何补偿?”  

苏薇立刻逼问。  

林凡挠挠头,苏薇不干了。  

“100万人类,我要进化!”  

三城的人类加起来三百多万,老弱病残伤大概100万,这么大的数量能够给林凡带来100个尸侯。  

林凡原本的打算是给初晴10万个。让她成为女王。  

他想看看初晴女王会是什么样子。  

不过,如果让苏薇进化,一个丧尸女王的进阶能带来更大的惊喜吗?  

“好。”  

林凡咬牙说道。  

多杀10万人给初晴也无妨,反正人类本就是圈养的羔羊,生育的机器。时间长短而已。  

苏薇高兴的拍拍林凡的肩膀。  

“孺子可教。”  

“切!”  

林凡白了她一眼。  

“告诉第五尸侯,战斗持续两个小时,别演砸了。”  

苏薇主动配合林凡的战略。  

100万人类这么大礼物,她没有道理不感激林凡。  

把20分钟结束的战斗拉长到两个小时。  

对第五尸侯和楚江南的军队来说都是一种煎熬。  

丧尸没有痛感,一会儿丢个胳膊,一会儿丢个腿,看起来恐怖,视觉冲击能够给拥有智慧的丧尸带来心理阴影。  

人类这种脆弱的生物更惨。  

丢根手指头都能让他们哭天嚎地,满地打滚。  

东门顿时成了修罗场,受伤的人类想逃跑,丧尸就砍掉他们的大腿。  

疼的受不了的人类大喊大叫,丧尸就割掉他们的舌头。  

硬生生把战斗拉到135分钟的时候,总算把丧尸消耗完毕。  

第五尸侯带着完整无损的五个连队撤出战斗。  

在楚江南歇斯底里的催促下,石油城的军队终于和初晴交火。  

109国道和它地下埋着的石油管道是石油城到石门的毕竟之路。  

初晴的阻击地点就在交换站和大型物流中转站旁边。  

物流中转站已经废弃,只有车队经过的时候才会提前派军队驻扎。  

石油城的军队保存的非常完好。  

这些百战之师无论是士气,装备,单兵素质都是华北最高的。  

八千人,三千辆战车面对16000丧尸,初晴即便不演戏也挡不住。  

她要做的是防止被围歼,能带回来多少丧尸就带回来多少丧尸。  

“初晴小姐,撤退吧,人类太多了。”  

蛤蟆仙人顶着呼啸的炮火,磨蹭到初晴身边说道。  

“仗还没打就撤,你不至于这么怂吧?!”  

初晴瞪了蛤蟆仙人一眼说道。  

“这不叫怂,这叫识时务者为俊杰。你看天上,呱...”  

大量飞机从丧尸头顶呼啸而过,随之而来的是燃烧弹,白磷弹和凝固汽油弹从天而降。  

丧尸也是血肉之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