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朝会风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大晋王朝的皇帝,司马迁,高坐于大殿皇位之上,目光漠然,不知其在想什么,突然出声道:  

“让老四进来。”  

“诺!”  

司马迁旁边的一名小太监,尊声答道,而后对着殿门外大声喊道。  

“宣,四皇子司马君觐见!”  

片刻之后,司马君身穿紫色华服,头戴高冠,手抬一个棺材,在众人的瞩目之中,踏步走进大殿之内。  

走进大殿,司马君面色淡然,从文武两列大臣的中间,缓步走进,一直走到大殿的前方,这才停住脚步。  

一声震动,浩大轰鸣,那沉重的棺椁重重的砸在了地上,宛若雷鸣般的声音更是传到每一个人的耳朵之中。  

“司马君,你放肆!”  

还未等司马君跪拜行礼,一旁的司马昭早已急不可耐,面露怒色,大声斥道。  

“朝堂威严之地,岂是你放肆的地方!”  

看到昔日的阶下之囚竟然翻了身,还闯出了如此大的威名,司马昭内心产生了极大的嫉妒之情。  

这一切都应该是他的,如今看到司马君竟然如此嚣张行事,不等司马迁说话,便急忙出声质问。  

仿佛想将司马君置之死地。  

司马君仿佛没听到一般,对着上方的司马迁,双手作揖,恭敬的行礼道:  

“儿臣司马君,见过父皇。”  

“免礼吧,你今日为何抬棺上殿?棺椁之中,又是放着何人的尸首?”  

大殿上方,司马迁出声问道。  

“回父皇,棺椁内是大内总管李无极,李公公的尸体。”  

“给朕一个解释!”  

此时,大殿之上的司马迁面无表情,但是从语气之中早已听出其已经在暴怒的边缘。  

若是司马君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即便他是皇子,怕也难活过今日。  

“李公公奉旨召我入京,却在路过凉州边境之时欲杀我,后被儿臣的属下穆冰击杀。”  

“儿臣辗转反思,但是任不得其解,最后念及李公公为我大晋劳苦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故而抬棺入朝,望予以厚葬!”  

“怎么可能,李无极确实是奉圣旨召你入京,可是朕从未下过旨意让他杀你。”  

“儿臣只是说,李无极奉旨召我入京,并在半路欲杀我,可却从未说过是父皇想要杀儿臣。”  

司马君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当了几十年皇帝的司马迁又怎么会不明白他的意思。  

“你可有证据?”  

司马迁面色漠然,看不出内心在想些什么,继续追问道:  

“李公公在杀我之前提到过,说是早些年前欠下的一个恩情,不得不还罢了。”  

说完,司马君便对着司马迁低下头颅,身躯微躬,静静的站在哪里,一言不发。  

旁边的各位大臣,亦是一个个头颅低垂,面露精光,不发一言。  

一边等候着司马迁的旨意,一边在慢慢消化司马君带来的消息。  

大晋王朝的大内总管,李无极,当朝十大化婴真君之一,竟然死了,还是被四皇子司马君所杀。  

这个消息就像一枚炸弹一般,轰然掉进了人群之中,引发巨大的震响,掀起了层层风浪。  

这个司马君,真不是省油的人物,怎么去了一趟凉州,就跟变了一个人一样。  

不仅忽然冒出一堆武力强劲的属下,竟然敢杀进大漠胡人王庭所在之地。  

就连做事风格,也变化这么大,堂堂的大内总管,化婴真君,说杀就杀。  

看今日这个情况,司马君来势汹汹,竟然还抬棺入殿,如此高调行事,怕是来讨一个说法来了。  

要说当今皇帝司马迁要杀司马君,场下的众人都不会相信的。  

如今的司马君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司马迁正为此感到高兴那,怎么会杀他那。  

要说有这个意图的,而且还有这个能力的,怕是只有那几位了,那几位位极人臣的世家之主和几位皇子。  

毕竟,当初陷害司马君的,可是有好几位都下足了力气,落井下石的更是不在少数。  

而今司马君东山再起,更是立下了显赫功劳,即便是普通人,都足以封侯拜相,更不要说是身为皇子的司马君了。  

若是让司马君活着回来,整个大晋王朝的太子之位,怕是非其莫属,那还有其他人什么事情。  

等到司马君当上了皇帝,迟早会对那些人进行报复,他们又怎么会束手就擒呢。  

只是,具体是哪一位干的,怕是不清楚了。  

毕竟,司马君此次回来,挡了太多人的道,想让他死在凉州的,怕是不在少数。  

就在这时,大殿之上的司马迁突然出声,语气冰冷,寒气逼人,让在场的众人如临冰渊。  

“朕知道了,将李无极以公侯之礼厚葬,今日之事,到此为止。”  

说完,司马迁便站了起来,身形威严,朝着后面的御书房走去。  

“退朝!”  

随着小太监一声尖锐之声传来,大晋王朝的早朝因为司马君的突然闯入,到此结束。  

一个个文武百官依次走出殿门,每个人的表情各议,有人目光凝重,有人面露微笑,神情百态。  

但是他们都知道,这只是个开始,大晋王朝的天,马上就要变了。  

但是有几人只是走出大殿门外,而后便停住了脚步,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果然,没过多久,刚刚出声的那名小太监迈这小碎步走了过来,出声道:  

“皇上有旨,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