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召唤武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多时,司马君便微微调息了一番,停止了修炼。而后神魂一转,再度来天书世界里。  

经过了数次的大战,司马君的手里,已经积攒了很多的魂魄之灵。  

望着眼前古朴无华,充满沧桑的古书,司马君冷声喝道:  

“书灵,帮我查一下,吾目前有多少的魂魄之灵?”  

仅仅过了片刻,天书之内便传来一道空荡飘渺的声音。  

“回少主,目前魂魄之灵的数量为7865。  

之前便就提到过,一千到1万的魂魄之灵可以召唤褪凡境界修为的武将。  

当然,消耗的魂魄之灵越多,召唤而来的武将修为也就越高,但不是成正比的,中间可能稍微有些差错,但是不会太大。  

司马君接着说道:  

“书灵,消耗五千道魂魄之灵,用于召唤一名新的武将。”  

那道空灵飘渺的声音再度传来。  

“谨遵少主之令,武将已经召唤,正在赶赴的路上。”  

司马君听到后,微微点头,表示了解。  

看着剩余的两千多道魂魄之灵,司马君又陷入了沉思之中。  

钱只有花出去了,才叫钱。放在手里,只能是一堆废纸。  

同样的道理,魂魄之灵也只有消耗掉,才会有价值。  

司马君脸色坚定,对着天书说道:  

“消耗两千道魂魄之灵,召唤5五百名后天四重的士兵。  

随着司马君的修为不断提高,天书的功能亦在逐渐的恢复,现在天书已经恢复了指定召唤的功能,但是对象只能是修为比司马君要低的人。  

如此一来,这项功能虽然不能用在召唤武将身上,但是可以用来召唤指定的士兵。  

“如您所愿,士兵已跟随武将,已经在来的路上,一天之内到达。”  

而后司马君又出声道,将剩下所有的魂魄之灵,用于修炼空间,给我开启修炼空间,我要进行修炼。”  

那修炼空间内,灵气充裕,时光静缓,修炼起来,不知岁月。  

此次的修炼成果,虽然没有上次的效果好,但是亦是可以接受。  

一方面是因为司马君的修为高了,如今已经是先天四重,另一方面,此次想俺的魂魄之灵数量太少,作用不大。  

简单点说,就是钱没花到位,只能享受次级服务。  

司马君对此,不以为然,有总比没有的好。  

日升月落,一夜时光。很快过去,但是这一夜发生了很多不平静的事情,接下来的几天,怕是有些不平静,山雨欲来风满楼。  

此时窗外,已是旭日初升,薄雾朦胧,庭院的树叶上满载着一颗颗珍珠,一阵微风拂过,摇摇欲坠。  

城主府的书房内,司马君于卧榻上双眼紧闭,盘膝而坐,似一尊古佛立于庙堂。  

晨光中,司马君睁开双目,眼神炯炯有神,神光内敛,一身修为,更是突破到了先天七重,进步之快,惊人嗔目结舌。  

口中更是吐出一口浊气,化为一道气剑,喷射而出,消失于虚空之中,而后司马君微微运转功法,以平复气息。  

如今的大晋王朝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哪怕是小小的武威城亦是不得安生。  

竟然还有三大世家!  

真是虎落平原被犬欺!  

虽然偶得天书,但是自身的实力才是很重要的,所以,司马君明白,必须抓紧一切的时间提升自己的修为。  

寒冬将至,风雨欲来!  

穿越在这个动荡不安,战火纷飞的世界里,好好的活着其实才是最大的理想。  

有些事情是躲不掉的,也逃避不了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事情来临之前,好好的提升自己,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未知。  

思绪至此,司马君神情一定,不在想无意义之事,骤然起身而立,准备前往食堂就餐。  

今日可以说是他来到武威城的第一天,还有很多事情还等着他前去处理。  

司马君刚刚放下碗筷,便有士兵前来通报,副统领段青云在门外求见。  

司马君不假思索,而后说道:  

“请!”  

接着,段青云便身披黑甲,腰佩宝刀,大步走来!  

而后恭敬行礼,说道:  

“属下段青云,见过城主大人!”  

“青云,你来的正好,我正要派人去找你,我今日打算去校场查看一番,想来你应该比较熟悉,索性今日你就陪我去校场转一转!”  

司马君初至,公事先不着急处理,如今孙家还没有动静,怕是不甘心将孙海涛押送过来。  

如此,其态度已然明显!  

那就是决定和司马君抗争到底了!  

所以司马君现在,便准备去校场,去看一下武威城的士兵,是否能为自己所用。  

武威城靠近胡人,因此守城士兵亦是比平常要多,足有五千人之多。  

这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若是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怕是会让自己的势力突飞猛进。  

段青云听此,回答道:  

“属下遵命!”  

说完,便率先起身,为司马君引路,准备前往武威城的校场,身后,张晋和马季亦紧紧跟随。  

武威城的校场并不在城内,而是位于城外十里的一座山谷里,五千人的大营,已不是小数,在城内,怕是伸展不开。  

司马君此行,只带了十个护卫,轻装简从,没过多久,便来到了大营门口。  

见到一行人来到大营门口,守门士兵瞬间抽出佩剑,严阵以待!  

当看到身前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