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城主人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二日,天色渐亮,霞光初现,旭日微升,天地间,一副万物初生的景象。此时的司马君却早已经起身,洗漱完成,准备修炼!  

如今的他虽然修为已然恢复大半,身边更是有张晋林峰两位宗师,马季更是半步褪凡的武将,但是亦不敢有半分偷闲!  

古人常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  

只要自己稍微有些松懈,就有可能被别人给打败!  

比你更有实力,更有天赋的人都在努力!你又有什么借口偷懒耍滑那!  

武威城,凉州,大晋王朝,东胜神州…  

自己要走的路,还很远那,如今的春秋大陆,可以说是神将辈出,大贤立世!  

稍有不慎,怕是连自保都做不到,只能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不断的提高自己,虽然有这天书这金手指的帮助,也得小心谨慎,如履薄冰的前行,才有可能笑到最后!  

庆阳城,城主府内!  

当司马君来到庭院内时,此时的庭院,早已经有些两道身影正不断的交错来往,一人手持虎头大刀,刀声嚯嚯,虎虎声威!一人手持红樱长枪,凌空一点,繁花朵朵!  

二人你来我往,你劈我挑,转眼间,便已经十几个回个过去了。  

突然,持枪大汉,凌空一步,长刺突至,直逼咽喉,危急关头,虎头大刀亦是突现,挡住了锋锐的枪尖。一击不成,红樱长枪不为所动,抽枪转身,而后又是一击!  

回马枪!  

这是锋锐至极的一枪!  

这是意料之外的一枪!  

这是无比神速的一枪!  

这一次,那虎头大刀终究是没能跟上长枪的脚步,最终,枪尖停在对方咽喉三寸处!  

“承让!”  

见此,持枪大汉收回红樱长枪,而后抱拳,缓缓说道!  

“是我输了,不愧是马超将军麾下将领,枪术果然精湛!”  

另一大汉,亦是抱拳回礼,笑声答到!  

“好!好!好!”  

三声赞叹,道出了司马君对二位的敬佩之情。  

“两位将军果然是武艺精湛,神勇无双!有万夫不当之勇啊!”  

见到二人打完,站在一旁的司马君走上前来。出声笑道的说!  

闻此声,二人知道是司马君来了,转过身,二人齐齐抱拳对着司马军说道:  

“属下参见主公!”  

“免礼,我本想早起一会,温习一下之前的武技,没想到却有幸看到这么一场精彩的对决,当真是精彩至极!两位将军果然不负勇武之名!”  

“让主公见笑了,昨日马季将军刚至,属下便在其身上感觉到了一股熟悉的悸动,倍感亲切。  

因此早晨起来特意请求马季将军一起切磋,交流一下武技!却不想被主公看见,当真是献丑了!”张晋缓声说道!  

“早就听闻天公将军麾下士兵神威,尤以黄巾力士为最,力大无穷,刀枪不入!可惜未能交过手,实属遗憾。  

今日有幸切磋,虽胜,不过胜之不武,若非文来兄伤势未愈,怕是结果未知,今日一战,黄巾之名,果真是名不虚传,荣幸之至!”  

闻此,司马军哈哈大笑,说道:  

“你二人不必互相自谦,张晋之勇,我已见之。黄巾力士之名,名副其实!  

马季将军初至,吾虽未见其神勇之姿,但是褪凡之名,当不得虚!你等二人,皆为勇将!”  

“时辰已然不早,想必两位将军还没有吃过早饭,不如一起我们前往餐厅吃饭吧,我们边吃边聊!”  

说着便领着两位马季和张晋二人前往食堂进行就餐。  

不多时,三人亦是刚刚吃完早餐,此时,林峰大步走了过来,微微一礼,说道:  

“回禀殿下,庆阳城的县丞赵泰和县尉蒙强已经到了,正在堂前等候。”  

在春秋大陆,一座城池的最高官员被称为城主,城主一般由文武兼得的士家子弟担任,统领全城事物。城主下面则分为县丞和县尉。  

县丞的职责主要是协助城主管理城池,安排日常的工作,规划城池的发展!  

县尉的职责主要是协助城主保护本地城池,同时负责治安守城等工作!  

城主一般由外地人员进行异地担任,而县丞县尉则多由本地人员担任!这样一来,就会出现相互制衡的局面,避免城主的权利过大!  

听到林峰的话,司马君神情一顿,眉毛上扬,略作思考,便知二者的来意,便出声说道:  

“既然如此,我们便前去看看吧,这偌大的庆阳城总不能一天天的没有城主!”  

在大晋,城主多是空降而来的大族世家子弟,而县丞县尉也多是由本地世家推举产生!  

这样一来避免了三人同流合污,互相勾结,也正因为如此,一座城池的城主和县尉县丞一般并不是和睦相处的,很少有同声同气的!  

毕竟,各自代表的利益不同!道不同,不相为谋!  

但是也并非绝对,若有大族世家进行推荐,本地人也是可以担任城主的,只不过很少有人这么做而已!  

这庆阳城虽是小城,但是其地理位置优越,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本地居民更是多富裕之家,城内每年税收数以百万,也正因如此,才会值得西门瑞亲自来当城主!  

因此,司马君才会想到将庆阳城主换成自己的人,而他,也恰好就有这种权利!  

毕竟是当朝的四皇子,其母系家族又是四大世家之一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