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各方备战(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赛;虽然拳手们的收入不高,但是他们在古巴受到人们由衷的尊敬和热爱。  

就想是美国作家普莱斯所说的,“没有豪华包厢、没有专属停车位、没有赞助商、没有走来走去的团队成员、没有以相当于一辆汽车的价格出售的门票…在古巴可以欣赏到很纯粹的拳击比赛,作为一个拳迷,我觉得这才是拳击应该有的样子,曾经它也就是这样一种运动。在古巴很多拳手都是因为喜爱拳击才参与这项运动的,像这样的情况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已经不多见了。”  

这个时候,在拉斐尔·特雷乔训练营的一个低矮的房间里,一个精神矍铄的拳击手正在看着面前一台黑白电视机里的拳击录像,这盘录像是他专门找的,录像里是上一届世界拳击锦标赛六十四公斤级的决赛,中国拳手王皓和保加利亚拳手伊奇科夫的比赛。  

而把身体深埋在黑白电视机前的沙发里,正在仔细分析这场拳击比赛的拳手,正是古巴拳击六十四公斤级的领军人物,当今国际拳联六十四公斤级排名第一的顶级拳手,赫尔南德兹!  

作为一位多次获得世锦赛和奥运会拳击冠军,职业生涯两百多场比赛,仅在早期输过两场,在六十四公斤级具有统治力的拳手,赫尔南德兹能够取得辉煌成绩也是有原因的。  

他技术娴熟,心思缜密,训练刻苦,而且从不轻视任何一个对手,所以他能够在过去的六年的时间里,横扫同级别的所有拳手,没有丢过一场比赛。  

这一次的奥运会的备战,赫尔南德兹也像之前所有的比赛一样重视,一样精心准备,而且赫尔南德兹所准备的对象也是有重点的。  

在去年的世锦赛上异军突起,勇夺冠军的王皓,就是赫尔南德兹比赛准备的重点,赫尔南德兹正在看的比赛录像,就是他委托古巴拳击队的教练收集的。  

赫尔南德兹仔细地看着比赛录像,他发现王皓的技术全面、速度很快,力量也是非同一般的强悍,赫尔南德兹知道自己需要很认真地准备和王皓的比赛,才能够在奥运会遇到王皓的时候,顺利拿下比赛。  

好在古巴拳击队六十四公斤级有两次和王皓交手的拉提兹,可以给赫尔南德兹做陪练。  

吱呀!  

这个时候,房间本来关闭的陈旧木门开了,一个额头满是皱纹,穿着运动装的黑人老人走了进来。  

赫尔南德兹回头看了下来人,道:“塔卡教练!”  

名叫塔卡的穿运动装的黑人老人点了点头,看了一眼电视道:“这盘录像我也已经看了五六遍了,这个叫做王皓的中国拳手很不简单,他对你在本届奥运会上的威胁,甚至要比卡门列夫、伊奇科夫,还有美国的大卫·迪亚兹、吉尔·瓦杰斯还有尤达赫都要大。  

赫尔南德兹点了点头,道:“我也看出来了,他比起其他几位拳手有一些独到的地方,我正在研究!“  

塔卡点点头,赫尔南德兹是他手下的拳手,塔卡对赫尔南德兹非常了解,大部分人认为赫尔南德兹能够统治六十四公斤级这么长时间,是因为拳击天赋好,但是塔卡知道,天赋对于赫尔南德兹起到得只是一种井上添花的作用,赫尔南德兹之所以走得这么远,刻苦训练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才是最大的依仗。  

塔卡相信,虽然王皓实力不错,对于赫尔南德兹来说又是一个全新的年轻对手,但是只要赫尔南德兹认真应对,再加上塔卡本人的拳击经验,王皓对赫尔南德兹形不成实质性的挑战。  

俄罗斯!莫斯科!  

前苏联作为一个可以和美国、古巴并驾齐驱的拳击强国,在解体之后也是留下了两大拳击遗产,一个是俄罗斯拳击,一个就是乌克兰拳击。  

这两者培养出的拳手,在未来,无论是在业余拳击还是职业拳击领域都将有割地封侯,雄霸一方的实力。  

俄罗斯的一个拳馆内,前苏联国家青少年拳击冠军,前世界青少年拳击锦标赛亚军,前世锦赛拳击亚军,卡门列夫正在拳馆里刻苦训练,他的教练正在旁边一边喝着伏特加,一边给卡门列夫指导技术上需要改善的地方。  

卡门列夫对于奥运会的备战十分刻苦,大半年的时间,每天都在拳馆训练十几个小时。  

卡门列夫的目标也很明确,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获得六十四公斤级的拳击金牌,弥补自己国际大赛世锦赛、奥运会金牌缺失的遗憾。  

现在的卡门列夫依靠自己进入成人业余拳击领域后的良好表现,获得了再前一届拳击世锦赛的银牌,并且在到目前的成人业余拳击比赛中,只输给过赫尔南德兹,所以他在国际拳联六十四公斤级这个级别目前可以排在第二位。  

为了准备奥运会,卡门列夫甚至放弃了上一届拳击世锦赛的参赛,也就是在卡门列夫放弃参赛的这届世锦赛上,王皓获得了冠军。  

卡门列夫也很快得知王皓获得世锦赛冠军的消息,第一次参加世锦赛就能获得金牌的王皓,让到目前还没有获得过成人世锦赛或者奥运会金牌的卡门列夫非常羡慕和嫉妒。  

而且卡门列夫还想起了自己在世界青少年拳击锦标赛决赛上被王皓击倒的失利,这让卡门列夫更加奋发备战,准备奥运会。  

卡门列夫发誓一定要在赫尔南德兹和王皓等强手中,拿下这枚奥运会金牌。  

古巴的赫尔南德兹、俄罗斯的卡门列夫、中国的王皓还有保加利亚的伊奇科夫,都有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