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生而平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苏紫苑托着下巴趴在窗台上,双目盯在院中那一株株花开正盛的梅花之上。  

身后小禅滔滔不绝地说着宋玉近日的举动,苏紫苑却只听进了几句话。  

她锁着眉头有些犯愁。  

宋玉又要打官司了,这次的官司与前两次不同,涉及到皇权官威。  

因此这场官司无论输赢,宋玉以至苏府都是费力不讨好的。轻则得罪权贵影响药铺生意,重则可能被暗中报复,有无妄之灾。  

府上近日得知宋玉涉及武吉侯周兴成案子后,也是议论纷纷,生怕会受到牵连。  

可苏府老夫人未发话,众人都敢怒不敢言,谁也不敢跑去西院找麻烦。  

苏紫苑还有一事觉得奇怪,宋玉在明知这场讼状毫无胜算的情况下,却依旧以舆论造势,漫天飞舞的传单搅得长安城有些乱。  

她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以传单的方式宣传某样东西,或许这些传单也能用在商业上吧。  

“小姐,不然你去劝劝姑爷吧,既然官司打不赢,我们何必趟这趟浑水呢。”  

小禅也很担心姑爷此举会连累自己与苏府。  

苏紫苑抿嘴,“他身边有长安第一才女柳絮儿做军师,何须我去劝解呢。”  

小禅急忙解释道:“小姐,那日柳大家来府上找姑爷,真不是外界传的那般。姑爷跟柳大家才只见过两次面哩,没那般亲近。”  

“见两次了?”苏紫苑微微愣住,她记得小禅并未告诉过自己,宋玉何时还见过柳絮儿。  

她有些生气,“他与我,不过见面三次而已。”  

小婵见说漏了嘴,急忙闭嘴,恨不得伸手抽自己两个嘴巴子。  

“小姐,你该不会是吃柳大家的醋了吧。”  

“谁…谁说的,哪有?”苏紫苑白了小婵一眼,连连解释,“宋玉是我何人,他在外面见谁,欢喜谁,与我何干。”  

“怎么没有关系,他可是小姐夫君,苏府姑爷。”  

“是…吗?”  

苏紫苑愣了愣,发现往日嘴巴笨笨不会说话的小禅,自打跟了宋玉月余时间后,竟这般能说会道,时常顶的自己还不了嘴。  

“小姐,姑爷说这场讼状是什么皇权与民意之间的争斗。可小禅觉得吧,这天下都是皇帝的,百姓与他争什么哩,哪争得过。”小禅吐舌,为了不让小姐难堪,她急忙换了个话题。  

苏紫苑努着嘴并未回话。  

小婵接着说:“朱夫人要休夫,可那个武吉侯又不是赘婿身份。听徐管事说,唐国律法中可没说妻能休夫。真不知姑爷这次为何要帮朱夫人打这场不讨好的官司。”  

苏紫苑眨着眼睛,并未直接回答她的问题,而是轻声细语讲了个奇怪的故事。  

故事源自苏老夫人之口。  

“奶奶说他在后周国有位朋友。她这位朋友来自一个很远的国度,在那个国家,文明是他们的精神食粮,那里众生平等,人人无畏。”  

“众生平等?”小婵眼中闪现一丝眸亮。  

苏紫苑点头,“那里没有男尊女卑,没有女子无才便是德,他们生而平等,渺小却很伟大。”  

小禅还是不懂,这世上岂有生而平等的地方?  

女子不用裹足?  

女子可以上学堂,拜夫子,穿堂入市,穿衣不用避体?  

三月可以光着脚丫去城外踏青?  

六月可以挽起裤脚去池子里采莲?  

九月…  

想着想着她又有些懂了,她想起姑爷也说过他来自一个遥远的地方。  

小禅猛然惊醒:“小姐,姑爷也说过他来自一个遥远的地方。”  

苏紫苑微楞,“关外…确实挺远的。”  

小婵连连摇头:“我的意思是,姑爷会不会跟老夫人那位故人一样,来自那个人人生而平等的国度。此次帮朱夫人打官司,就是为了追求这种生而平等。”  

苏紫苑忽然晃了晃神,从窗台前站了起来。  

小婵这番话,似乎点醒了她。  

奶奶坚持让宋玉入赘,并认定他并非常人,难道真像小婵所说,宋玉与奶奶那位故人来自一个地方。  

奶奶的故人是谁?  

苏紫苑记得儿时在奶奶房中见过一副奇怪的画像,画像很想,却很清晰,作画者连画中人的神情体态都描绘的如栩如生,像个真人般。  

画像上那人…便是奶奶口中的故人吗?  

他与宋玉之间是否有着某种关联。  

苏紫苑想着想着又觉得自己多想了。宋玉与自己不过萍水相逢,婚约仅剩半月,他做何事,与自己有何干系。  

“小婵,我饿了,你去煮面给我吃吧。”  

“小姐为何突然想吃面食了?”  

“没什么,就是突然饿了,吃了面我得去药铺看看。”  

翌日,晴。  

初晨的第一道光照在府衙门前那对铜狮之上,闪着刺眼的光。  

宋玉站在府衙门前,左右各站了几人,宋怜,小禅,柳絮儿,朱思思,赵史青。  

宋玉身边能来府衙助威的都来了,一群人井然有序地站成一排,几乎用同样的神情抬头盯着府衙门前那块写着‘明镜高悬’的牌匾瞧。  

“哥,待会你尽管上堂。不论输赢,怜儿陪你一起抗。”  

“姑爷还有我。”  

“掌柜算我一个。”  

“宋公子,絮儿也算一个。”  

朱思思左顾右盼了一阵,跟着说道:“输了,大不了回关外小村去混吃混喝呗。宋玉,我挺你。”  

宋玉苦笑不已,“你们这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