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原来是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苏川贝有了宋玉这座靠山,底气足了很多。  

“刘峰,今日有我妹婿在场,你还敢这般嚣张。”  

刘峰一听妹婿二字,顿时想起宋玉乃苏府赘婿,连忙嘲讽起来,“你不说我倒是忘了宋玉是你们苏府赘婿。难不成长安风气变了,像这般上不得台面之人,也敢站出来出头?”  

宋玉微微蹙眉。  

小婵气鼓鼓的很是生气,赘婿怎么了,难道就得低人一等。  

这年头赘婿还真就低人一等。  

依照常理推算,入赘者,无非几种,或是家中条件困难,为了生计不得不选择入赘,另一种则大多是是好吃懒做者,想着吃软饭才选择入赘。  

宋玉两者都不是,其父乃户部尚书,朝廷命官吃喝自然不愁。  

他也不懒,而且还很有理想,对金钱充满渴望。  

他选择入赘无非是想走出关外入世。  

只是别人不知道,他也懒得解释。  

苏川贝脸色铁青,轻声在宋玉耳边西语,“妹婿,帮我好好羞辱羞辱这厮。”  

宋玉回道:“还是算了吧,像刘峰这种人,在电视里肯定活不过第一集。还是回归正题,别忘了今日来红楼的目的。”  

苏川贝不懂宋玉口中的电视剧是什么意思,满门心思都在宋玉所言的后半句。  

今日前来红楼的目的。  

解答柳絮儿的题,获得与柳絮儿独处的机会。  

苏川贝心中甚喜,“如此说来妹婿可是有下联了?”  

宋玉点头。  

苏川贝急忙朝刘峰叫嚣道:“刘峰,今日小爷心情好,不想跟你掰扯。这次我来是来解答絮儿姑娘的下联的。”  

刘峰冷笑不已,“就你那肚中三两墨水,还想解答絮儿姑娘的下联,痴人说梦。”  

苏川贝摊手指着宋玉道:“我自然解答不出,但宋玉能。”  

宋玉配合着苏川贝往前走了一步,学着文人墨客的腔调,厉声道:“笔墨伺候。”  

架势,姿态,一套做足。  

还真像那么回事。  

刘峰等人心中隐隐生虚,看这架势莫不是真能对出柳絮儿的下联。  

不会的,四大才子所对下联都被柳絮儿拒了,就凭一个苏府赘婿还能胜了四大才子不成。  

小禅取来笔墨,开始磨墨。  

苏川贝铺开宣纸,递上毛笔。  

宋玉扎下马步,略微沉思片刻,提笔挥毫,在纸上龙飞凤舞书下五个大字。  

“座上同观未见书。”  

柳絮儿上联‘门前莫约频来客。’  

宋玉下联‘座上同观未见书。’  

对仗工整,平仄押韵。  

苏川贝念了一遍后,尽管不懂,却依旧大赞妙哉,满脸陶醉之相。  

宋玉待墨迹挥发后,将宣纸卷起,递给小婵。  

“小婵,把下联交给引事。”  

“好的姑爷。”  

小禅快速接过下联跑着将下联递到引事手中,不知为何她特别喜欢姑爷写诗打脸时叫自己帮忙时的样子。  

引事接过下联,款步走上二楼,消失在视线之中。  

刘峰等人纷纷屏住呼吸,等待着柳絮儿的决定,心中隐隐不安,却又只能强做镇定。  

苏川贝心中也有些慌乱。  

反观宋玉坐回了位置,自顾自地捡起桌上点心吃了起来,像什么都未发生一般。  

宋玉淡定,小婵也是如此。  

“妹婿,这联真能获得絮儿姑娘青睐?”  

“谁知道呢,稍后不就知道了吗。”  

“…”  

苏川贝心中暗自祈祷。  

这是一件充满书香气的闺房,房中有琴瑟作伴。  

桌前有书,是唐国诗集,柳絮儿手持诗集聚神其中,时而微蹙蛾眉,时而安然浅笑,时而轻快欢愉。  

门外传来敲门之音,柳絮儿收好诗集,躲回罗账之后方才轻声应答。  

木门被人轻轻推开,一位年约十六的丫鬟轻布走了进来,行至罗账前,朝账内倩影行礼。  

“柳大家,有人对了楹联。”  

“哦。”  

柳絮儿并无惊讶,自打她写出上联后,这几日见过无数下联,却多让人失望,正应了联中景,俗不可耐。  

“念来听听。”  

丫鬟卷开宣纸,轻声念道:“座上同观未见书。”  

罗账后方柳絮儿微微愣住,跟着轻声念了一遍,“门前莫约频来客,座上同观未见书。”  

念罢,她缓缓起身走出罗账,结果丫鬟手中下联,仔细端详起来。  

“此联何人所作?”  

丫鬟细声回道:“苏府苏川贝。”  

“他?”柳絮儿微微蹙眉。  

丫鬟接着道:“是苏府苏川贝公子带来的好友所作,他叫宋…宋…”  

“宋玉?”柳絮儿舒展着眉头,眉宇间透着一丝惊讶。  

“对的,柳大家好像就叫宋玉。”  

“果真是他。”  

柳絮儿婉儿轻笑,举着下联在房中踱步,她听过宋玉的名字,不仅仅是因为那篇惊艳长安的‘水调歌头’,还有一份关于围棋比试的告示。  

初见那份告示,柳絮儿很生气,曾令人暗中调查过其中原委,最终查到了一间名为‘图书馆’的书铺,细查之下,矛头直指宋玉。  

正是宋玉借助自己的名号推广围棋,其目的是为了推销一本名为围棋入门的书籍。  

自那刻起,柳絮儿对宋玉有了一丝好奇,也仅仅只是好奇。  

文采卓越,棋艺精湛,行商手段却又有些卑劣,还是个自愿入赘药商苏府,不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