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演技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廖芳贵得知宋玉被抓到地牢后,心中甚是惋惜,第一时间赶到地牢,生怕会有不识像的衙差收了钱师爷好处会折磨宋玉。  

还未进到地牢,他便闻到酒肉香味传开。  

转眼又见到衙差朱思思跟宋玉举着大碗,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好不惬意,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哪家小酒馆呢。  

“咳咳。”  

廖芳贵轻咳一声,朱思思回头吓了一跳,连忙起身,红着脸不知该如何解释追上的酒与肉。  

地牢衙差终日不见天日,自备些酒肉也是常有的事,就算这是知府廖芳贵并不怪罪,可衙差跟关入大牢的囚犯喝酒,这可是大事。  

廖芳贵瞥了朱思思一眼,出乎意料地并未责备,而是迈着官步走到酒桌前,盯着桌上所剩不多的酒微微摇头。  

宋玉缓缓放下酒碗,起身行礼,“草民宋玉见过青天大老爷。”  

廖芳贵抬手示意免礼,而后在一旁入座,像个老熟人般捡起桌上一块牛肉丢在口中,边吃边说道:“宋玉,本官这次前来就是想问问昨夜你可去过红楼。”  

宋玉摇头:“没去过。”  

廖芳贵蹙眉道:“既没去过,怎地你的入关令牌会在红楼门外被人捡到。”  

宋玉顾故作惊讶地在腰间一阵摸索,大惊道:“不应该啊,我那腰牌每日都随身携带,怎地掉在红楼。”  

廖芳贵哼了声,“那得问你自己。”  

见宋玉并未答话,他接着问道:“柳文杰状告你昨夜偷袭殴打了他,可有此事?”  

宋玉回:“并无此事。”  

廖芳贵接着问:“可有人证?”  

“府上丫鬟小蝶可以为证。”  

“那腰牌如何解释?”  

宋玉依旧沉默。  

廖芳贵想了会后,轻叹道:“你是个人才,可惜为了沈秦氏一案得罪了不少人。”  

宋玉淡淡道:“大人不也得罪了不少人吗?”  

廖芳贵点头,却又摇头。  

点头是承认近日他秉承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判案,确如宋玉所言,得罪了不少人。  

摇头是因为他与宋玉身份不同。  

一个朝廷命官,长安城知府。  

一个寻常百姓,虽是户部尚书府私生子,却入赘商贾之家,丢了宋姓。  

“本官明日便会升堂,你最好在升堂前想好应对之策,不然就算是本官想秉公处理,怕是也无可奈何。”  

廖芳贵善意提醒,说出了他此行的目的。  

宋玉感激道:“谢大人提醒,有大人这句秉公处理,草民便无所惧了。”  

“嗯,希望如此吧。”  

廖芳贵说完起身就要离去,丝毫没提及朱思思在地牢开私灶请囚犯喝酒之事。  

眼看着知府廖芳贵就要走出地牢,朱思思一颗提着的心总算放下几分廖芳贵却突然停下脚步,转身扫了眼朱思思,脸色微沉,厉声道:“好歹也是朋友,怎地用这般劣等之酒招待。”  

“大人的意思是?”朱思思楞在当场。  

廖芳贵径直离去,并未答话。  

他默许了朱思思的行为,还怪责他用来招待宋玉的酒有些低劣。  

风向不对啊,朱思思如此想着。  

“听到每天思思,连知府大人都说你小气,快去给我换壶好酒来。”  

“做你的春秋美梦去吧,爱喝不喝,不喝拉倒。”  

半天时间便有三拨批人来到地牢看望宋玉。  

知府廖芳贵没走多久,小婵便来了,还带来了五百两银子,并绘声绘色地向宋玉描述了苏紫苑知道他被抓之后的慌张与不安。  

演技有些拙劣,却胜在投入。  

宋玉看穿却不说穿,只是静静地看着小禅表演。  

小禅还未走,赵史青又来了,提了不少好酒好菜。  

为此宋玉又骂了朱思思一遍,才认识不到一月的赵史青都舍得好酒好肉来探监,朱思思这个认识了十几年的老兄弟却买了最劣等的酒来招待兄弟。  

朱思思也懒得解释,索性更加厚颜无耻地坐下一起喝赵史青送来的美酒。  

一壶酒下肚宋玉却得知了一个坏消息,赵史青买酒买肉的钱是从书铺账上划的。  

宋玉心疼的紧,急忙将剩下的酒抱在怀中不肯松手。  

小禅与赵史青结伴离去后,宋怜又怒气腾腾地冲进了地府。  

“哥哥,我来劫狱。”  

“怜儿,这可是白天,劫狱不太好吧。”  

“怜儿不管,府衙若是敢欺负哥哥,我非把府衙掀翻了不可。”  

“那你的先掀翻他。”宋玉指着一旁毫无存在感的朱思思说道。  

朱思思见宋怜正盯着自己,急忙大口喝了口烧刀子,而后噗通一声倒地,倒地前还大喊了句:“哎呀不行了,我醉了。”  

宋玉觉得自己身边这群人演技都很拙劣,这种角色放到横店顶多也就三十块钱一天,连演尸体都会被人嫌弃。  

朱思思‘醉酒’后。  

宋怜稍许平静了下来,正色道:“哥哥,我这就去让二哥去刑部找些关系放了哥哥。”  

宋玉苦笑道:“这是府衙地牢,刑部并无权干涉。”  

宋怜又道:“那我就去让大哥从兵部调些兵马过来,把哥哥救出去。”  

“那是造反。”  

“那我去找父亲,他出面的话,廖芳贵不可能不卖这个人情。”  

“他会出面吗?”宋玉冷笑。  

宋怜目光坚毅道:“父亲若不救哥哥,怜儿便离家出走,再也不见父亲了。”  

“傻瓜。”宋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