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书铺按照计划正式营业,效果却比预想中差一些。  

宋玉倒也不是很急,反正店铺不是租的,租金免去后,每日开销不过是赵史青那一点工钱而已。  

他像往常一样,作息规律,早上晨跑,去沿河街下下棋。  

上午去茶楼喝茶,晌午回府上吃饭,而后午休小歇片刻,下午去书铺溜达一圈。  

晚饭后又去沿河街散步,顺道下下棋,待到夕阳西下才回府休息。  

宋玉本以为跟苏老夫人立下度约后,她会极力撮合自己与苏紫苑,起码会安排自己与苏紫苑见上一面。可几日下来苏老夫人竟毫无动作,对赌约之事她似乎并不着急。  

苏老夫人不急,宋玉自然也没着急的道理。  

围棋的推广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短短半月不到便取代了五子棋成为长安城才子佳人们茶余饭后的娱乐活动。  

不少茶楼,红楼为了赶上潮流都举办了围棋大赛,一时间人群涌动,报名参赛者就差没挤爆现场。  

围棋火了,宋时初这个名字和火了。  

沿河街上下棋郎,围棋始祖,一大堆光环笼罩在宋玉身上。  

但众人只闻其名,不见其人。认识宋玉者寥寥无几,除了沿河街上那几个熟面孔,其余诸人都未见过宋玉。  

宋玉白痴着低调与神秘,可越是这样,众人对他的好奇度便越高,不少人都开始调查其背景。  

宋玉表示压力山大。  

腊八宴上一词‘水调歌头’也在长安城掀起一股诗词热,宋玉这个名字跟着响彻长安。  

众人也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又一群人开始调查宋玉背景。  

一番调查下来得到了几个重要的信息,户部尚书私生子,苏府赘婿,关外土包子,无论怎么看,大伙都很难将宋玉与‘水调歌头’联想到一起。  

不少人觉得能作出‘水调歌头’这等诗词之人,怎么也得是四大才子之类的文人雅士,可文人雅士又怎会去入赘商贾之家。  

很快,另一则消息在长安城传开,‘水调歌头’并非出自宋玉之手,而是他剽窃而来。  

才子们向来对剽窃不耻,很快宋玉这个名字便跟剽窃之徒关联在一起,似乎这才与私生子,土包子,赘婿的名号相映衬。  

小婵这几日都很生起,心中将散步谣言之人咒了千万遍,反观宋玉虽也好奇这剽窃之名究竟是谁传出去的,却并不想去解释。  

‘水调歌头’本就不是他所作,他又不想靠此闻名长安,因此剽不剽窃对他而言并没那么重要。  

世人观点有千万,有怀疑宋玉剽窃者,自然也有拥护者。  

有人查到宋玉曾经当过讼师,并赢了公认的长安第一讼师,与长安四大才子之一的柳文杰。  

试问有这等才情能赢四大才子之人,又怎会去剽窃诗词。  

双方每每谈论此事时都争的面红耳赤,无果而终。  

猜测毕竟是猜测,只有当事人才能给出答案。  

于是一群人整日守在苏府门口,等着见一见宋玉,问清楚其中缘由。  

宋玉选择闭门谢客,每次出门都乔装着从后门而出,暂时避开了风头。  

这日他与往常一样饭后走进了常去的茶楼喝茶。  

茶楼不大,装修也不显富贵华丽,却时常客满。寻常宾客,得排很久的队才能在茶楼内觅得座位。  

宋玉却不用排队,每次去茶楼掌柜都给他留好了位置。  

宋玉也好奇过这事,自己与茶楼掌柜并不熟悉,为何从进入茶楼第一天起他便视自己为贵宾。  

经过调查才发现这间茶楼背后的大掌柜不是别人,正是那日帮其赢回家产的沈秦氏。  

茶楼掌柜是个年近五旬,却长了一张七旬来者面庞的糟老头。  

他姓张,大伙都称其为张掌柜。  

张掌柜见宋玉走进茶楼,连忙迎了上来,布满褶子的脸上挤出一丝笑容,恭敬行礼。  

“宋公子来了,我为你准备好了雅间。”  

“有劳张掌柜了。”宋玉礼貌回礼。  

张掌柜摆手道:“宋公子客气了,你先去入座,我命人给你上茶。”  

张掌柜特意为宋玉留了间二楼雅间,雅间内不仅能俯视茶楼外街道上的热闹,还能将一楼茶楼大厅内的场景尽收眼底。  

宋玉领着小婵入座,很快便有人端来茶水点心。  

宋玉轻呡了口茶后,转头将视线投向一楼大厅中央说书先生身上。  

那位先生今日所说的是唐国建国时太祖的英勇事迹。  

说书人醒木拍桌,口若悬河,配上锣鼓,二胡齐鸣,将现场的气氛调动的恰到好处。  

大厅内不时传来阵阵喝彩之声,不绝于耳。  

“姑爷,你怎么每日都要来这茶楼,这里有甚好玩的,无聊死了。”  

小禅对宋玉时常来茶楼喝茶感到费解。  

宋玉伸手指着大厅中央一张巨大的宣纸,说道:“知道那是什么吗?”  

小婵托着下巴看了眼那张宣纸,淡淡回道:“好像是万言书。”  

宋玉接着问:“那你可知道万言书是做什么的?”  

小婵摇头。  

宋玉解释道:“茶楼为了吸引顾客,在大厅处放了张万言书,提供给才子佳人门以文会友之用。比方说对对联,有人若在万言书上出上联,你若有下联便可写上去。”  

“姑爷你也在万言书上写过对联?”小婵好奇。  

宋玉神秘笑了起来。  

远处万言书上被文人墨客密密麻麻写了不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