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大天尊陨落(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嘭——”  

一声炸响,仿佛是天地初开的轰鸣。  

当九仪天尊剑斩过盘古之形时,空间层层衍生,一念三千界,简直要将姜离所化的盘古之形分割成无数块,送入不同的空间。  

这一击碰撞,是两败俱伤之局。  

大天尊受到天极圣光重创,姜离也受了大天尊一剑,需要镇压体内空间。  

与此同时,大天尊以封神榜和打神鞭赦封伏羲真灵,将自身的神位给封在伏羲头上,将二者混同。  

封神榜本就是用来赦封真灵的神道之物,赦封伏羲真灵算是专业对口了,加上大天尊自身的推动,此举可谓是直接功成。  

而当封神榜的神位落到伏羲真灵头上之时,打神鞭便能够发挥作用,进行压制。  

并且,二者混同,大天尊所受之冲击,也将共享在伏羲真灵之上。  

尽管如此一来,大天尊会面临失控的风险,甚至还造成神道根基破损,但事已至此,他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到了这一步,大天尊早就没有退路了,他剩下的底牌也都只有一个目标,那便是压过伏羲真灵,完成一品道果的承载。  

“一念三千界。”  

大天尊再度施展宇空之法,在体内开辟三千空间,引得天极圣光导入其中,随后强行驱动身躯,运剑再斩。  

姜离有一尺之捶、养生主、青帝长生等神通,又将三元熔炼为一体,随意转换,自身已然近乎不死,呼吸都能够直接回血。  

任何伤势,只要不伤到他的根本,都能够快速恢复,还有自身元炁也是源源不绝。  

这一点,大天尊也是知道,所以他这一剑开辟三千空间,让姜离分出力量镇压,再行斩杀。  

然而,姜离此刻凝三宝玉如意在手,一心两分,直接以三宝玉如意镇住体内空间,轩辕剑横挡,金铁交鸣之声震荡天地。  

“锵——”  

空间在震颤,波动扩散,直至千里万里之外,令得穹苍都出现破裂之相。  

得益于人定胜天的神通,姜离再度挡下这一剑。  

盘古之形的手臂隐隐震荡,内中呈现出崩溃之状,但姜离却是无悲无喜,只将太阳星的力量催谷。  

“轰——”  

无尽的光和热爆发,遮耀所有的感知。  

而姜离自身的身躯崩塌,所有的感知都化为无,太阳星的力量贯注体内,首先就是将自身以及那三千空间一并崩灭。  

肉身和元神皆是不存,化为纯粹的太始之形,只以意志主掌身躯。  

这一刻,姜离自身只留其形,也正是因此,能够承载太阳星的伟力。  

千里长的裂缝进一步撕扯开来,原来只露出冰山一角的太阳星更多地进入尘世。  

天穹和大海在燃烧,连无形的空间都被烧得呈现出殷红琉璃般的表象。  

姜离的盘古之形疯狂扩张,仿佛要去到天穹之极,已然是高于大天尊的无上法身。  

‘不好!’  

恐怖的气息令得大天尊心神一震,随即就见开辟的大势当空劈落。  

姜离,再一次取出了盘古幡。  

且这一次,他的力量比之先前还要强悍,太阳星降世,盘古左眼的威能已然是极致发挥了出来。  

“休想!”  

大天尊再度变动空间,再现海天一线,九仪天尊剑以极为体悟的形势架在身前,同时另一只手伸指在剑身上抹过,生生抹出一道血痕来。  

“一画开天!”  

这一画,便如开出一方天地,八卦之首乾卦呈现,一剑生天地,挡架盘古幡之开辟。  

两者碰撞,无声无息的出现湮灭之景,吞噬一切的黑呈现,随后——  

姜离之身再度进行逆转,最后剩下的盘古之形,也要被抹去。  

他的身形这一刻,直接从世间消失,从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之中隐去,就连盘古幡和轩辕剑,也似是随他一同化于无,消失不见,只留下一只巨大的眼睛。  

——盘古的左眼。  

“太初。”  

冥冥之中的声音在回响,而开辟的大势则是再度降临。  

这一次,大天尊露出震惊之色。  

因为他感知不到姜离的存在,只感知到那开辟的大势无处不在,又始终为一,仿佛从十方击来,只有一体存在。  

极端的矛盾感让大天尊变动空间,重现出那恍如黄帝四面一般的奇迹,所有的空间都重叠在正面,九仪天尊剑顺着冥冥之中的感应,轰然挥斩。  

“咚——”  

剑锋和开辟大势碰撞,剧烈的震动令得无上法身波动。  

九仪天尊剑在变化的空间之下,分化出千重剑光,挡下开辟大势的同时,剑光纵横在周身每一寸空间。  

与开辟的大势交锋,和轩辕剑交击,姜离仿佛处于另一层维度一般,始终不见人影,唯独攻势一直存在。  

“轰轰轰轰······”  

接连的对抗之中,无上法身已是出现了一道道裂缝,显然是大天尊终于有些支撑不住了。  

又要镇压伏羲真灵,又要对抗姜离,两面受敌,显然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是以——  

大天尊陡然运剑,一脚踏出,开辟出的空间被破碎的同时,他瞬间欺近那巨大的左眼。  

裂缝还在不断地扩张,太阳星在持续挤入这个世界。  

若是在末法之前,即便太阳星落到大地,也不足以毁灭整个天地。可在当今之世,天地早就破损,太阳星还未降世,就已经带来了最极端的压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